2017年,我长了10斤肉,这是我最明显的变化。久坐写稿总是容易堆积脂肪,身在体育媒体,这有点不应该。值得欣慰的是,在长肉的过程中,我憋出了一篇10万+。这是我的第一篇10万+,我怕这会是我记者生涯里的唯一一篇10万+。
▲作者在斯坦福桥球场
这篇稿子写的是晋江。数了数,2017年,我一共去了4次晋江,这个频率仅次于回家乡温州。
记得第一次去晋江是3月。看着那儿的街道、市场、工厂、街边的招牌,如果把运动鞋换成皮鞋,我甚至会错觉这里就是温州。
去年采访一位晋江老板之前,对方公关善意提醒我,“我们X总不像你平时接触的那些精英,你说话可能要接地气一点。”我说我是温州人,从小就接触这种环境下的民营老板。
晋江,就带给我这样的熟悉感,熟悉到让我充满好奇心去了解它。
中国经济就是从晋江、温州这些城市的制造业起步。在北京所谓的创投圈呆久了,再去看看扎根在土地上的民营经济,虽然有时画风清奇,但总是让我有一种莫名的触动。
有一回,同事去参加一个健身产业大会,一位宁波健身房老板在会上说,时至今日,他仍然在用纸笔记账。我一点都不惊讶,去我的家乡温州永嘉桥头的大街上数数,我相信几乎每个老板都还按着数字键硕大、能发出声音的计算机,用圆珠笔和白色账本记账,尽管樱桃色的Roadster已经上天,世界已经迈入区块链时代。
但这并不违和,有时候,土办法甚至更有效。
不管商业发展到多么眼花缭乱的地步,商业模式听起来多么天花乱坠,我们仍要敬畏商业的根源。无论何时,社会都需要坚实的制造业或实业作为根基,这也是为什么体育用品今天仍占了体育产业规模六成以上,无数线上起家、比拼流量的创业公司开始思考变现、转移到线下。商人和商业,总归是要务实的,不像有些圈钱走人的投资人和创业者。
尽管才在北京工作不到两年,但接触创投行业越久,越是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心生敬畏。
由于采访的缘故,我从上海直接飞到温州过年。这趟航班绝大部分乘客都是从罗马、米兰、马德里到上海转机再回温州的华侨,回家过年,携老带幼,飞机差点因为满员、行李过重而无法起飞,不少人的行李只能跟随下趟飞机到达。
他们中间有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八成是儿女在欧洲立足后,接父母长住或者旅行。小孩也有几十个,许多人被父母用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名字叫唤着,他们应该都不会说温州话。
几乎不用问,我也能猜中他们的故事。从80、90年代开始,因为穷困,他们在同乡或者亲戚的号召下来到欧洲淘金,他们从事的行业或是餐饮,或是和鞋服业相关的外贸生意,从摆地摊、刷盘子开始,打破语言、文化的隔阂,艰难地在他乡生根落地。幸运的,或能飞黄腾达衣锦还乡,但大多数人,只是做点小买卖,过着平淡的日子。
他们在候机室大声喧哗,登机时你推我攘,以前的我会感到愤怒和不屑。但现在,我心中竟然有一丝小小的感动。
那是一股来自草根的生命力。我无法想象,这些老乡们在初到异国时经历过怎样的艰辛,但至少回乡时,他们都充满喜悦和期盼。
商业和生意,于他们而言,没有太多大道理,无非就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一点的工具。接触所谓的精英越多,越是感觉到这种草根力量的可爱。
都说商业的本质是人性,这一点,我还需要几十年去慢慢体会。但作为商业记者,我想我是幸运的,可以从温州人的视角,去看相似的晋江,去看截然不同的北京。身处变革的时代,我们也都是幸运的,看着共享单车变成彩虹,目睹“生态化反”溃败,见证了那么多或好或坏的新鲜事物。
新的一年,我会继续写晋江,希望大家多捧场。我也会继续体验我报道的运动项目和体育品牌,争取不长肉。
懒熊体育作者 吴晨飘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