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超过400场的越野跑赛事,马拉松的盲目跟风or消费升级?

2017-10-15观点谢盛

trail-running.jpg


作为户外品牌哥伦比亚的赞助运动员,于雷在今年连续第四年完赛UTMB,34小时4分的成绩在该组别2600名参赛选手中排名301位。


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法国小镇霞慕尼出发,途经意大利、瑞士,最后再回到霞慕尼,环绕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整整一周。这项总长度约168公里,累计爬升约9500米的赛事名为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是全球最知名的越野跑赛事之一,获得其参赛名额不但需要先通过完赛其他具备UTMB积分资格的赛事获取足够的积分,此后还要在抽签中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


像于雷一样对这项越野跑标杆赛事发起挑战的中国跑者如今已不是少数,查阅2017年UTMB五个组别(PTL,OCC,CCC,TDS,UTMB)的参赛名单,中国选手报名人数接近300,与2016年相近,而这个数字在2014年还不到20。


越野跑近几年在国内的数量剧增,但如果放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据户外运动网站8264的统计,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的越野跑赛事超过330场,而2015年是近100场,其中百公里以上级别的赛事有39场,约为2015年的二倍。懒熊体育仅通过爱燃烧和最酷等提供跑步赛事报名的平台查询,2017年有记录的各级别越野跑赛事现已超过400场。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年马拉松赛事数量激增的情况。自2014年46号文发布以来,马拉松在国内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有别于大型赛事公司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马拉松,许多越野跑赛事最初都是由这项运动的爱好者成立的初创公司发起组织的。


于雷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他创办了雷越野赛事品牌,同年即推出了大连100和大理100两项赛事,现已在跑圈内积累了一定口碑。这两项赛事都引入了UTMB积分,并获得了ITRA(国际越野跑协会)认证,对于国内想要挑战UTMB的跑者来说,这是值得珍惜的积分机会,因为符合这一条件的赛事并不多。


“通过5年的沉淀,线路设计和赛事组织不是问题,而且我们是一个体育+旅游的行业,所以宣传也可以,其实最大难度还是商业开发方面,我想这是所有赛事都是比较头疼的。”于雷对懒熊体育说。


微信图片_20171014172230.jpg

▲于雷在大理100赛事的线路检查中。


越野跑赛事的收入主要来自报名费和赞助,部分赛事能够拿到一些政府补贴——事实上,政府的支持力度往往是一项赛事能否盈利乃至生存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国内百公里级别的越野跑赛事参与人数在500人以内,部分知名赛事可以超过这个数字,而报名费用普遍达到大几百近千元,如果有开设其他级别的赛事,整体报名费收入可达到几十万元。


而在成本方面,除了参赛选手的物资和补给等投入,在安全保障、医疗急救方面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越野跑赛事大部分的路段设在山地、泥路、丘陵等自然环境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是赔偿,赛事的口碑会一落千丈,选手也无法对赛事产生认同感。


“我们的目标是为跑者服务,不会先考虑赚钱,给我50万能办,100万也能办,赛事的层次不一样,我们现在赛事的成本至少在100万以上。”于雷说,虽然目前雷越野旗下大连100和三峡超级越野赛分别由阿迪达斯和哥伦比亚冠名,营收得到了改善,但赛事创立初期是亏损的。


一位业内人士向懒熊体育分析,越野跑赛事整体的商业开发能力相比马拉松要弱,原因是越野跑在国内相对小众,参赛人数也有限,赛事的路况又决定了很难获得电视转播,因此品牌曝光度有限,受众少导致商业赞助不多,如果拿不到政府补贴,仅靠报名费很难持续。


“越野跑赛事最大的赞助商一般是运动品牌,这在马拉松里是很难想象的,马拉松都是银行、汽车这些,说明越野跑商业价值有限。”上述业内人士说。


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赛事组织方一开始就急于寻求商业回报或许比较困难,品牌知名度的建设需要时间,让跑者选择到一个偏远地区参加一个他们从未听过的赛事是不现实的。但即便早期投入很难马上获得回报,还是有很多从业者期待,等到越野跑人群和商业价值达到一定水准后,能找到盈利的机会。


这种坚持并不是没有理由。


作为路跑的“消费升级”,越野跑者的消费能力要比一般的马拉松参与者更强,这一点从报名费开始,到整个参赛过程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D7E7768E-5BD1-4FF7-A3E0-6A09099FB46C-640x787.jpg

▲国内知名越野跑赛事TNF100官网公布的一份强制及建议装备清单,专业和细致程度远高于一般路跑赛事。


北京马拉松的报名费常年保持在200元人民币,而同样在北京进行的TNF100(北京国际越野跑挑战赛)赛事,100公里组的报名费为999元,即使是25公里组的报名费,也要399元。而2017年UTMB168公里组别的报名费更是高达235欧元。


“海外的越野跑产品卖得非常好,确实是中高端的客户。”知行合逸CEO杜明芮告诉懒熊体育,该公司向跑者提供各式服务,其中包括海外赛事旅游产品。


此外,对于参赛者本人来说,参与一项越野赛绝对不会是一件像参与自己所在城市的马拉松那样,在比赛当天起个早再跑上半天就能完成的事情。除了前往目的地的交通、食宿费用,很多赛事对于参赛者来讲还要专门安排假期,一些安排在风景名胜地区的越野赛往往会跟旅游结合在一起,伴随而来的就是方方面面的旅游消费,这也是很多地方景区愿意支持举办越野赛的一项重要原因。


此外,越野赛也对参赛者有更高的要求,越野跑的难度与强度都远大于等距离的城市马拉松,服装、跑鞋、补给品都需要更加专业,50公里以上的山地赛事通常都只有那些全程马拉松已经构不成挑战的发烧友才会中意,普通爱好者很难坚持完赛。而这些人对于跑步的专业追求和消费能力,同样远非普通爱好者可比。


QQ截图20171014183157.png

▲赛程及关门时间对比可反映越野赛和马拉松的难度差距


在此背景下,一些拥有跨界资源的公司也在从中寻找机会,比如拥有中国移动背景的咪咕善跑。从去年开始,咪咕善跑在四川稻城亚丁和甘肃玉门魔山两地组织越野跑赛事,并获得了Skyrunner®World Series的认证。


龙腾亚丁越野赛今年设有7公里、10公里、29公里和46公里四个级别的项目。咪咕善跑赛事总监张宇对懒熊体育表示,龙腾亚丁第一年的参赛人数是400多人,今年超过800人,明年预计突破1000人,既有高难度级别的赛事,也有为爱好者设立的入门级赛事。


咪咕善跑一场越野赛的投入通常达到数百万元,主要用于赛事保障、补给物资和推广。张宇介绍,作为“Skyrunner(天空跑)”赛事,龙腾亚丁越野赛是全球推广,因此获得了200多位外籍选手报名,而赛事大部分路段不通车且无信号,加大了补给和保障的难度。


这样的高投入显然难以靠报名费和赞助盈利。张宇透露,报名费目前占赛事收入大的30%左右,赞助收入占比较大。此外他们还有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通过咪咕善跑平台对赛事进行直播,协助转化部分广告收入。另外是在旅游服务方面,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龙腾亚丁的赛事报名费中本身包含两张景点门票,还有酒店住宿打折和旅游大巴服务,明年还将与政府合作推出旅游套餐。


“政府帮助我们协调了大量社会资源,同时赛事也为当地政府带来影响力和收益,”张宇说,“去年在亚丁办赛,配套设施和游客量比较少,但今年通过预热宣传提升很大,很多硬件配套进行了升级提高,对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也有所提升。”


于雷也希望在赛事+旅游的方向上有所突破。明年,他们将与布局地产、旅游等版块的城市区域运营商国奥集团开展合作,除了四场在北京周边的越野赛,双方还将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并在京郊的国奥乡居落地一个雷越野训练基地。另外,江西省芦溪县政府也与雷越野合作了玉皇山越野赛,今年还将纪念秋收起义90周年全民徒步健身大会结合在其中,10公里级别的赛事主要由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学校师生和该县居民参加。


这表明部分地方政府对越野跑持有欢迎态度,在浙江,这种情况体现的最为明显。8264网站对越野跑赛事举办地的统计显示,浙江省在2016年举办了70场越野跑赛事排名第一,北京(58场)和广东(31场)排名二三位。


173755nznvpa9z2napyza2.jpg

▲2016年中国越野跑赛事举办地统计,来源:8264网站。


“浙江省2016年路跑活动198场,马拉松和越野跑达到161场,参加的有35万人,参与的接近100万人,”浙江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姜建成向懒熊体育表示,今年4月浙江省体育局发布《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2017)》,包括杭州西湖跑山赛在内的四项越野跑赛事入围。


“符合我们条件的赛事,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给予支持,办赛指导、宣传我们都会给予支持。”姜建成说。


目前,国内越野跑发展最快的是经济较为发达,同时跑步和户外运动比较流行的地区,这些地区聚集了许多高水平的越野跑赛事。像浙江省,不仅山地资源丰富,同时也是旅游大省,交通的便利和旅游配套服务完善对越野赛的举办有很大帮助。


而在还不那么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越野跑赛事数量也正在增加,但由于选手参赛需要付出比较大的交通成本,其如何吸引选手过来参赛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目前越野跑人群基数还不够大的情况下。


“越野跑赛事数量的增长和跑者数量的增长速度并不匹配,”提供赛事报名管理等服务的爱燃烧公司CEO王烨对懒熊体育说,如果以美国的数据来对比,一年近40000场跑步比赛中全马有1000多场,而国内的跑步市场今年约2000场比赛中全马已经接近500场, 这意味着基层的比赛数量没有得到等比的发展。


根据中国田协公布的数据,2016年田协注册的跑步赛事全年有328场,参赛总人次近280万,其中参加全程及半程马拉松的总人次超过120万,总完赛人数分别为14.2万人和33.7万人。


目前国内的越野赛,大多数主打距离都在42.195公里(山地马拉松)之上,入门赛事很少。但仅从有能力完成全马的爱好者人数来看,支持超过400场越野跑赛事的发展,绝非易事。


更何况,越野跑虽然可以看作路跑赛事的“升级”,但两者还是相区别的项目,并不是所有马拉松爱好者在达到一定水准后都会选择去越野跑方向发展。


“没有大量5公里、10公里等入门级比赛,不足以支撑那么多高级别赛事的发展,越野跑是同样的道理。”王烨说。


参与人群基数小,专业化程度高,同样在影响着赛事的商业价值。目前在中国,对于绝大多数大众消费品的赞助商来说,赞助一个3万人参加的城市马拉松和一场500人的高端越野赛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哪怕这项赛事在圈内很有影响力,但其辐射人群依然非常有限。


如果一个水池里的水并不多,水池再大,跳下去也激不起什么水花。对于越野跑在中国的发展来说,拓展更多参与人群恐怕是现阶段的当务之急。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这个沙漠中的体育小镇,如何用一个黄金周带来数亿营收?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