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打球好还要当网红,NBA如何在数字时代做好球员营销

2017-06-09职业体育万雨芯

DA3n_lFXcAE3cgq.jpg-large.jpeg


“找个读书的好地方!”


5月27号,休假中的NBA中锋保罗·加索尔(Pau Gasol)在他的推特上发了一张在湖边看书的照片。加索尔赤裸上身,身边风景旖旎,宛如画中人。


加索尔的推文时常在艾伦·杨(Alan Yang)和切尔西·佩雷蒂(Chelsea Peretti)的邮箱间传送。(杨:编剧,美籍华裔,Netflix上一档名为” Master of None”的网剧的主创之一;佩雷蒂:喜剧演员,福克斯电视台推出的情景喜剧” Brooklyn Nine-Nine”的主演之一。)


杨说道:“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 杨在十几年前曾经用笔名为一家名为” Fire Joe Morgan”的棒球网站写文章,他说:“我在电视界工作,而电视剧赖以生存的要素就是它的人物角色。观众们很在乎这些剧中的人物,并且会喜欢或者讨厌里面的某个人物。”而这才能更好地娱乐大众。


NBA正在用杨和佩雷蒂所认为正确的方式吸引人们的眼球。


NFL收视率逐步下降,MLB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势但受限于地理位置的运动。这种情况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些对数字技术痴迷却容易跑神儿的千禧一代(2000年之后成年的人)。


他们电子产品玩得很溜,却没办法专注于某件事上。BTIG公司的媒体分析师理查德·格林菲尔德(Richard Greenfield) 表示,不管是在晚上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节目,还是一场NFL或者NBA比赛,如果它们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那都是白费功夫——消除无聊是它们最大的意义。


但是NBA正想办法锁定人们的注意力。目前,万众瞩目的NBA总决赛正在上演。总决赛的舞台汇聚了当今最受关注的几位NBA球星,创下了自1998年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的谢幕战以来的收视纪录。


00NBA1-master768.jpg

今年的总决赛汇聚了几位联盟中最受关注的球星


NBA最近开始履行与电视转播商的一份九年240亿美元的合同,并且连续三年创下新的观众上座纪录。南加州大学体育商务研究所主任大卫·M·卡特(David M. Carter)表示,与NFL和MLB相比,NBA品牌的增值速度简直快得惊人。


如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这道困扰各大体育联盟已久的难题,似乎已经被NBA探寻出了一条解决之道。NBA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不光只有比赛输赢的联盟,球迷们还可以在此抛开场上表现,探轶球员和球队的场下生活。推特就是球员塑造自己个人公众形象的一个有力工具。


NBA利用比赛、社交媒体、场外新闻、广告甚至政治素材,打造出了一台由肥皂剧、真人秀和粉丝创作融合成的电视连续剧。


卡特点出了NBA与美国其他体育联盟相比的过人之处。“NFL的卖点是它的韧性和卓越精神,MLB的卖点是球队,但NBA却以运动员为中心。”


“相比于其他的体育联盟,NBA更强调个性化,”卡特补充道,“他们抓住了年轻人消费体育的窍门并加以利用。”


格林菲尔德说,NBA和NBA总裁亚当·萧华(Adam Silver)在吸引年轻粉丝方面,一直很有远见。例如,NBA曾经在各大联盟都极力保护版权内容的时候,允许YouTube上的出现关于NBA的游戏视频。


而且,篮球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营销,因为NBA里的球员数量相对较少,他们不用带着头盔或者棒球帽,粉丝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特色鲜明的面孔。


前ESPN的制片人考特尼·考克斯(Courtney Cox)现在正在南加州大学准备她的博士论文。她说:“球场虽然不大,但是我们有那么多反应镜头、有替补席镜头。仅仅通过观看比赛,NBA就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触及粉丝。”


过去,球迷们有自己支持的球员——从朴实的大鸟伯德(Larry Bird)到华丽的魔术师约翰逊(Magic Johnson)再到“篮球之神”乔丹。但是如今,球迷们面对的是更加怪异的故事情节:雷霆队的杜兰特(Kevin Durant)投奔金州勇士队另觅盟友;他在雷霆队的前队友威少(Russell Westbrook)偏爱独挑大梁;当然,还有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在出走-回归的故事里,在自私和无私之间进行角色转换。


1496935283802527.jpg

▲ 杜兰特在2010年发推对詹姆斯加盟迈阿密热火队表示不满


NBA与球迷亲密关系的演变始于世纪之交。


本世纪初,NBA联盟动荡不安。随着乔丹的退役,没有人能够接过他的衣钵。美国国家男篮在雅典奥运会上让男篮金牌旁落。球迷对阿伦·艾弗森(Allen Iverson)的看法两极分化严重,老派球迷不喜欢他“得分至上”的比赛风格和他密集的纹身,但年轻球迷们喜欢他的嘻哈风(这在篮球比赛中的潜台词就是赤裸裸的种族问题)。关于艾弗森的争议不断,他的故事也远未停止。


数字化媒体技术使得球迷们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有关体育的写作不再受到传统体育新闻条条框框的限制,因而产生了一股创作的热潮。NBA此刻就像一个巨大的空白,球迷们正用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将其填满。


“尽管球迷们对体育的思考和写作,早在网络时代来临前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网络既放大了球迷自媒体的影响力,又同时培育了它们的无限潜能,”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美国文化研究讲师诺亚·科汉(Noah Cohan)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写道。他研究的主题是体育粉丝的演变。


科汉引用了比尔·西蒙斯(Bill Simmons)的例子。西蒙斯现在是体育文化网站” The Ringer”的总裁。他开创了基于粉丝视角的体育写作风格的先河。他的代表作就一个名为“FreeDarko”的网站。


该网站成立于2005年,是以底特律活塞队的新秀中锋达科·米利西奇(Darko Milicic)的名字命名的。这个网站提倡“球迷解放”,即不以球迷所在的地域或个人经历来决定支持哪个队,而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喜好。


它为人们勾勒出了球员和球队多样的个性特征。例如,他们曾经策划过一场“恐龙选秀”,各支球队都选择与自己个性特征相匹配的恐龙。(底特律活塞队选的是霸王龙。网站上对活塞队的注释这样写道:“一支屡遭挫败的球队理应去追逐人气正旺的大牌球星。”)


1496978384668987.png

▲ “解放达科”(FreeDarko)网站上底特律活塞队为自己选择了霸王龙


“我不想无中生有,但是我们都喜欢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解读隐约的迹象,”网站的联合创始人纳撒尼尔·弗里德曼(Nathaniel Friedman)这样说。


FreeDarko”已经在2011年关闭,但是受它影响的人现在仍然活跃在网络体育媒体圈。它的理念就是将运动员视为电视连续剧里的人物角色,而这种理念现今已成为网络体育媒体界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传统娱乐节目都在利用NBA球员固有的形象来打造“跨界明星”。比如,詹姆斯在2015年上映的喜剧片《生活残骸》("Trainwreck")中客串了一回,他在片中就是本色出演,收获了大量好评,甚至1996年乔丹主演的电影《空中大灌篮》(“Space Jam”)中都没能取得如此效果。


1496935281242459.jpg

▲ 詹姆斯在电影《生活残骸》("Trainwreck")中的剧照


当美剧《大城小妞》的制片人得知洛杉矶快船队的球星布雷克·格里芬(Blake Griffin)是该剧的粉丝后,他们甚至为格里芬拍摄了一段番外篇。


《大城小妞》的编剧兼制片顾问简·斯塔斯基(Jen Statsky)也是快船队球迷,她觉得上番外篇的是NBA球星而不是别的体育联盟的球星,这一点都不令人意外。她说:“不像其他联盟的球员,NBA的球员个性鲜明,与球迷的互动也更多。写一些关于‘詹姆斯能摧毁勇士队吗?’这样的文字是非常有趣的,这就是话题啊。”


的确,这样的桥段已经足够拿去拍美剧了。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编译自《纽约时报》,原文作者为MARC TRACY


1495702718350755.png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