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后天的城市,广场舞将不再喧嚣,施工队会暂停作业,拥堵暂时消失,市民也将格外热心。全国都会小心谨慎,确保940万考生顺利抵达奋斗了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终点——高考。
2017年恰逢高考恢复40周年。在今年高考前一天,懒熊体育特别找到了12位体育产业人。这中间,既有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又有2003年“史上最难一届高考”的参与者,还有仍在校园的莘莘学子。他们各自讲述了那些关于高考、关于体育、关于梦想的故事。
我是1977年参加的高考,印象最深的是考语文的那一天。因为我们这拨人理工科都不怎么太行,所以在文科上下得功夫比较大。我记得那年的作文题目是“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我写完之后,一直到第二天,几乎还能把那篇作文背下来,回家之后我实际上又把那篇文章默写了一遍,那应该是我这辈子脑子用得最狠的一回,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那几拨人,因为之前没有高考,高考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就是改变后边这40年的人生轨迹。我们当时基本都有了工作,我是清华大学宣传部的摄影师,没有高考的话,我这会儿应该在清华大学退休了,因为有了高考,才有了别的选择。
我后来进入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电视系学习,毕业被分到中央电视台体育部,在体育行业工作至今。
从过去这40年走过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高考跟其他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都差不多了,只不过因为我们人口众多,教育和就业的压力显得比其他国家要大很多。通过高考升到高等教育这一台阶,对今后的择业很重要,毕竟人往高处走。
过去体育不是产业,而是事业,因此我们国家之前对体育产业的师资和课程没什么规划,基本上只是体育竞技项目、体育心理、体育新闻这些,最近这两年才加上一些体育商业的东西。目前来看,不管上哪个大学,只要学的商业,然后热爱体育,按照市场规律走,都能有一定的收获。
高考前一天,我下楼散步,被邻居家京巴狗咬伤右手虎口,包扎处理后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副作用导致第二天考试发烧,右手缠绷带,严重影响了答题。高考真的是艰难人生的前奏和第一次提醒。
我大学报的第一志愿其实是北京理工的汽车系,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是提前录取招生的文艺专业。我提前参加了考试,高考分数出来之后我就被北京广播学院调档提前录取了,就没有去我想上的汽车系。
被提前录取的专业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第一个能做的工作就从汽车行业从业者变成了一个播音员,早年间练就了在舞台上讲话和非常好的沟通的本领,为我现在做的事情打下来非常好的基础。
如果重新选择,如果我当时知道我在这方面的天赋,我可能去中戏导演系这些专业学习我喜欢的东西,不在台前在幕后。
我是在贵州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读的书。我们那个地方很穷,很多人平时是蹬三轮然后读书,能够考上的人很少,考不上继续回去务工。当时一个县城参加高考的几万人,一年就一两千人能考上大学。
我在1998年参加高考,读的移动通信专业,当时选这个专业是因为觉得未来人的沟通的欲望很强,觉得手机移动通信是未来,谁知道一工作就做了10年的IT行业,“I”了10年的“T”。
我当时是作为军工委培系统考上的大学, 理论上是要回到山里的。单位破产了我才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择业去选工作,我也很珍惜时间和机会,好不容易有机会离开这个穷乡僻囊,但发现更多的人是不容易离开这里的。
每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都有一些不可预计的梦想,后来发现做着做着能实现。以前我在农村只能看着电视上的人打篮球、跑步、运动,现在我能去认识他们,当时觉得都是遥不可及的。结果我一步步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步步地实现,挺好的。
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这个专业,因为后来我在研究所工作,接触的都是行业最新的一些标准。我自己一直说建立标准这个逻辑是我这十年来工作的经验。这十年最大的好处是让我有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让我把这些东西运用到现在从事的工作里,也算是跨界吧。
我在1980年出生,1999年参加高考。小学三年级拿了区级的奖学金,初、高中读的都是市重点,所以父亲对我的期望是复旦大学,也是他的梦想。
然而那一年我的高考结果是大专分数线,对一所本科录取率在97%的高中而言,我等于是落榜。我看到了父亲人生中第二次落泪,第一次是母亲去世。后来我又参加了秋季高考,进入上海经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这更多是为了父亲对我的人生期许。
整个大学期间我都有兼职打工。一开始是因为对父亲的愧疚,希望在经济上更独立不给他添麻烦。但现在回头来看,高考失利让从小学业上比较顺风顺水的我经历了第一次人生挫折,学习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复盘,杀回考场,变得更强壮。学生时期的打工经历也让我提前学习磨练了生存技能,这是任何课堂不会教的。所以对我的人生来说,这个经历很好。
我是个连续创业者:2007年第一次创业,7个月赚到人生第一个一百万;2008年金融危机,4个月没有一分钱收入,我抵押了房子,公司才活下来了;2015年第二次创业,创立V+品牌,昨天懒熊发布了V+ Pre-A轮消息。所以,高考顺利,很好;高考失利,也不死人,逆商的训练就此开始。好事还是坏事,不一定。取决于事情发生以后的态度、方案。高考结果不决定人生结果。
我1999年高考。那个时候流行《还珠格格》,所有人都在讨论。但因为高考,我之前没看过。高考前三天,我爸妈给我找了个离学校近的酒店,方便我复习,结果我每天晚上躲起来看《还珠格格》。
高考结果对我人生也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上大学是我人生的必选项。选专业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有个发小比我大两届,学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专业,那个时候身边亲友也觉得当主持人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
大学毕业之前,申奥成功了,已经进入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周期了。在工作单位挑选专业广播的时候,在播音主持之外有另外的一个专项,所以选择了体育,算是一个时代的契机。
虽然从学习和教育来说,高考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但这代的人生活比较甜蜜,如果能够经历高考的考验,是对成长是一种补充。所以我还挺怀念高考的,挺怀念那种全力以赴的感觉,挺怀念通过自己努力实现愿望的过程。
我是2000年参加高考,我记得那年是悉尼奥运会。
高考前我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想法,只是确定报理工科,家里又不想走太远,就决定报北京的211院校。我选学校就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实力划分了一个区间,包括传媒大学、北理工、北工大、首师大,在这个选择范围内再挑理工科。当时比较主流的是报计算机相关的。我们那年是先出分,再报志愿。我好像是比一本线高了大概80分,选了一个最十拿九稳的北京工业大学。
事实证明,选专业就是瞎选,第一节课我就逃课了。我大学学的专业和后来做的事情没有一点关系,我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里的自动化专业,算是北工大的王牌专业。我的大爷以前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我们俩差了几十年。
大学四年我是混过来的。但是,我用了大量时间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提前进入社会,各种玩儿,各种打工,比如做家教、做一些小项目开发等,锻炼了与人沟通、打交道的能力。理工科的背景对我逻辑判断能力还是有提高和帮助的。
后来我机缘巧合进入央视做户外运动,才算进了体育圈。
我2003年参加高考,是的,史上最难的那届,也是考试时间提前至6月的第一届。我语文作文跑题,数学不及格,最后得亏理综和英语两科,才上了重点线。那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就记得很拗口,以至于我从上大学起就没法准确说出作文题目是什么,估计现在写也很难及格。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天考完数学,整个教学楼哀鸿一片,哭声震天,很多同学开始撕书扔书,校园瞬间变成一个巨大的坟场,不少人哭着说第二天不考了,导致老师们不得不叫来家长们安抚,那幕悲凉场景至今都忘不了。150分的题,最终全国平均分不到60,难度由此可见一斑。
高考没给我留下好回忆,但我始终还是感激高考的。对像我这样出生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高考几乎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独木桥,也正因为来北京读了大学,学了英语专业,加入了新闻社团,我后来才有机会自荐到《篮球先锋报》,才有机会成为新浪体育的驻美NBA记者,才有机会在中国体育产业崛起时赶上创业良机。
过去这些年,每年的高考后,我都会迎来一波考生填报志愿的咨询,核心就是:富哥,要做体育记者要进体育行业应该挑哪个学校、选哪个专业?就我个人经验来看,如果有的选有的挑,那体育院校或者一流名校肯定是优先的,专业的话新闻、英语都不错,如果没的挑,其实没关系,我身边很多体育媒体人,不乏一般学校学着化学和珠宝鉴定专业出来的,我觉得在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只要心够绝,都有实现梦想的途径。高考对于所有志在进入体育行业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出发点,对所选赛道的热爱和专注,对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洞察,以及知识和经验的持续积累,才是考核我们的关键所在。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能让普通人也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体育梦。
我在2004年参加高考,后来我算了下语文的客观题,看了下成绩,我的作文大概率拿了满分。我考上了浙大法学专业,读法学。
要说有什么影响,作为体育产业投资人,我觉得法学给了我一个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让我更早发现了体育产业的起步。我那时候理想就是做跟法律、金融相关的事情。
也不能说我没想过以后会进入体育产业,因为熠帆没有把体育产业作为特殊化产业,我们也投资制造业和娱乐,体育产业就是投资的一部分。任何一个行业有机会、有成长性就值得投资,不管之前是从事法律工作还是金融工作,最终我都是想找到值得投资的机会。
因为法学学得好,是要有逻辑能力和全局观的,那我就会理性分析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和需要哪些细分领域的投资。这也是为什么熠帆投体育产业比较早的原因。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考的那栋教学楼里没有厕所,在楼外挺远的地方。考试两天我几乎没敢喝水,怕出去上厕所耽误时间。
那个时候好像都对专业没什么太强的概念,就是分高就报好专业。我本来第一志愿是要报北大历史的,后来说这分报历史可惜了,就又改为光华。当然,这个选择肯定是改变了我的一生。
以后肯定有更多考生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体育产业。以前说起体育专业就是体育特长生、体特班、体育竞赛等等,很局限。但现在体育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产业,有更多选择,更有吸引力。
我学的是艺术专业,参加音乐和舞蹈的全省统考,总分是60%文化课+40%专业课成绩,得到的总分就是你高考的总成绩。我当时考了年级第一。
考完之后我还是挺紧张的,最后查到我当时综合成绩全省第五名。我记得查成绩的时候,(成绩单)上面就写的是“5”。我当时还不敢确定,问周围的人,这是什么意思,是名字吗?
我让很多人看,后来确定我考了全省第5名,我妈高兴地抱着我转圈圈。她平时是一个很冷酷、女侠一样的人。当时那一刻我的成就感很大,觉得自己真的没有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
我就被杭师大音乐学院录取了,大学念得是舞蹈教育专业。这个专业让我有了非常好的身体素质,对我后面的帮助也是蛮大的。
我之前成绩特别好,高一高二的时候10次考试有9次都是年级第一,年级第二是很大的意外。但是我这种成绩都是努力得来的,我是很刻苦的那种学生。到了高三大家都开始努力,我的成绩就开始往下掉,从第一、第二掉到了第三、第四。当时我比较天真,心里承受比较弱,也很意气用事,然后我就不上了,所以高三就上了两个月,想着是第二年再考。后来我在家待得实在是无聊,最后一个月回去了。所以我高三只上了前后加起来的三个月,2009年高考虽然和自己预想的差很远,但是当时情况下还是可以的,考了610多分,去了北理工,高出提档线是70多分。
再选一次还是会选这个专业、这个学校。因为从高中开始我就对电子很感兴趣,包括报考这个学校、这个专业都是有计划的,创业也是从大一开始有计划的,我走的道路计划性还是很强的,现在公司和我个人的发展很大一方面都得益于学校领导和校友的帮助。
那年高考一直在下雨。可能因为我比较情绪化吧,看到阴雨绵绵的,心情就不是很好,再加上有点着凉,所以在考数学的时候身体不太舒服。当时就觉得完了!
考完第1天回家之后,就一直在哭,一直在哭,也没有复习第2天的文综。第2天考文综的时候特别可怕,心态就完全崩掉了。
结果后来成绩出来之后我特别震惊,因为我数学考得其实特别好,反而是一直很拿手的文综考砸了。
后来,我报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成了广告专业第一届学生。入学的时候,我其实特别嫌弃这个学校,因为我当时对体育的兴趣并不是很大。结果没有想到,在我入学之后不久,政策出了比较大的变化,体育产业一下子特别红火,前景变得光明了许多。而且我也受到学校气氛的感染,觉得体育还挺积极向上的。所以在大三下学期,我就决定以体育作为自己起码在一段阶段之内的职业规划方向,在研究生阶段也继续向这个方向深造。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其实和体育真的特别有缘分,自己也很幸运。我是属于那种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且这个方向还非常符合政府的大背景的情况。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我可能一开始就会主动选择这样的一所学校,这样的一个专业。
(懒熊体育作者 王怡、严小寒、吴晨飘、董欣导、刘南琦)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