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自信在褒义语境下的出场率通常不高,但有时这恰是篮球场上的胜利之源。非理性的相信自我可以让球员们化身为堪比永动机的投篮机器,纵使打铁不断,投篮永不停息。这也是为什么一支在比赛还剩15分钟结束时落后对手31分的大学球队相信自己仍会是最终的胜者——1994年的肯塔基大学的确做到了。
不难想见,过度自信在商业领域也具有相似的推动力。这驱使着推销员们在面对一次次拒绝后仍坚定不移地拨通电话,或是激励各位企业家持续地奋力打拼。但这都是个体情况,过度自信对公司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如果员工们相信他们有着比自己实际能力更好的水平,公司会从中获益吗?还是说他们会像1994年的纽约尼克斯一样,绝望地看着约翰•斯塔克斯(John Starks)一次次错失改变比赛走势的机会,最终将总冠军拱手让出?(顺便说一下,一些尼克斯球迷至今还未从这一阴影中走出来)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研究指出,员工的过度自信可以使企业获益,因为那些高估自己能力的员工退出的几率更低,从而减少了员工流动与公司在员工培训和招募上的开销。这项研究是作为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发表的,因此尚未被其他机构用于评述。
多伦多大学商学院教授米切尔•霍夫曼(Mitchell Hoffman)与明尼苏达大学莫里斯分校的经济学家斯蒂芬•伯克斯(Stephen Burks)邀请了895名货车司机,让他们预估自己下周的驾驶里程,再与实际数字作比对。整体来看,那些预计自己里程数会很高的司机通常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刚入行的新司机所预估的里程往往比实际高出25%左右,大概是500英里。经验更丰富的司机则有着更准确的判断,但也会出现每周150到200英里的预估偏差。因为货车司机的报酬是按里程计算的,他们也会根据预计的收入情况制定财务计划——他们对自己收入的预估值越高,在工作上的投入时间越久。对运输公司而言,司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长,公司在司机培训方面获得的回馈就越高。
研究人员利用得到的数据进行模拟后发现,在60星期过后,57%的“膨胀”司机选择了退出。而当研究人员排除掉过度自信的因素,只对那些“脚踏实地”的司机进行模拟后,预计退出者的比例攀升至了76%。结果就是,公司从每名司机身上获得的利润降低了——包含“膨胀”司机时的人均利润是4907美元,只有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时则仅为1500美元。
当然,绝大多数员工并不像货车司机那样按里程收取报酬。但这一研究结果足以在广泛意义上得到应用:当员工相信他们会赚的更多时,他们就会在工作岗位上待更长时间。他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长,雇主在培训开销上得到的补偿就越多。
当实际表现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与过度自信相匹配时,问题就出现了。这也是为什么教练会把头脑发热的球员按在冷板凳上,把他们从无尽的期望中拉回现实。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编译自Quartz,作者Oliver Sta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