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多个部委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其中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到2025年,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要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要达到10000亿元。
在冬奥大背景和政策利好之下,滑雪产业备受瞩目,而万科冰雪事业部又是其中较早的一批开拓者。
3月20日,万科冰雪事业部首席战略官伍斌在懒熊体育千人大社群里,和4000多位体育产业从业者做了一次线上交流分享,解析《2016年度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分享万科在冰雪产业上的野心,以及他眼中冰雪项目上的创业机会。
以下是公开课精华分享整理:
从2016年《2016年度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来看,2016年全国滑雪场从2015年的568增长到了646个,增加了78个新开业的雪场,增幅13.73%。滑雪人次从2015年的1250万人次增长到1510万人次,增幅20.8%。
架空索道从198条增长到了226条,增长了14.14%。魔毯从618增加到850条,涨幅37.5%;造雪机4000台左右增加到5180台,增量达到1180台,接近30%;压雪车从330台增长到410台,增幅是24.24%。
226条架空索道的数量远远小于滑雪场数量,可以看到至少2/3的滑雪场是没有架空雪道的。
压雪车是用来整理雪道的,雪道如果没有压雪车来整理的话,雪质各方面会受到很大影响。410台压雪车也少于646家滑雪场数量,这意味着很多滑雪场连压雪车都没有,雪道只能靠人工去维护。
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绝大多数滑雪场都是处于很初级的状态,只有一条雪道,一条魔毯或者一条拖牵,但我们也必须统计它们,这个和全球的研究范围来看是不同的。
但是我们目前这个阶段很难按国际标准去设定研究的范围,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小雪场,尽管只有一条雪道,每年也会产生大批的滑雪人次。所以我们还是把所有能够产生滑雪人次的场所,都称为滑雪场,都统计进去。
从滑雪行业数据来看,我把它分成两级,一是从供给侧来看,就是滑雪场这一级,它们是行业龙头;第二个是需求侧,围绕滑雪者产生的数据。
从滑雪场来看,646家雪场省份分布来看,黑龙江以122家排名第一,其次,山东58家排第二位。
从滑雪场分布来看,东北地区比例依然最大,但略有下降。2015年整个东北占33.1%,2016年东北的雪场在全国占30.19%。其次就是华北和西北,占比都在增加。
滑雪场的分类,按核心目标群分类可以把滑雪场分为三类:旅游体验型、城郊学习型、目的地度假型。
旅游体验型雪场现在占75%,主要是旅游观光类客群,体现滑雪的旅游属性。一般这类雪场设施简单,基本90%以上都是一次性体验客户,平均停留时间是2小时,比较典型的是鸟巢的冰雪季和北京的雪世界。
城郊学习型指的是城市附近,能够实现单日往返的雪场,一般以自驾车的用户为主。这一类雪场基本上有初级道、中级道甚至有高级道,平均停留3-4个小时,代表性的就是南山、军都山以及石京龙。
目的地度假型只占了3%,以度假人群为主,集中体现了滑雪的三大属性,运动、旅游、度假属性。消费者过夜消费占比比较大,平均停留时间在一天以上。崇礼的各大雪场、万科的松花湖、北大壶、万达的长白山、亚布力都是典型的目的地度假型。
按雪场垂直落差来分,垂直落差在300米以上的雪场,2016年只有19家。但按最新的数据,已经增加2个雪场。
落差300米以上的雪场,跟我们目的地度假型雪场的比例基本是一致的,在3%左右,所以落差达到300米以上的可以考虑做目的地度假型。新增的78家雪场还是以小雪场为主,大雪场数量相对少。
从需求侧也就是滑雪者角度来看,2016年涨到了1510万人次。 北京2015年滑雪人次是169万,2016年171万人次,基本上持平,但还是在全国排名第一位。
▲ 全国11省市的滑雪场/人次增幅。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场,这是最大客源地市场。从我们接触到的北京雪场的状况来看,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有部分雪场滑雪人次甚至下滑,可以判断北京滑雪市场处于饱和状态。
崇礼是典型的增长状态,不仅有新增雪场的贡献,像万龙、太舞这些雪场也有明显增幅。吉林市场来看,万科松花湖滑雪人次增长幅度在50%。
比较滑雪场增长和滑雪人次增长,可以看到,绝大部分滑雪人次的增长是以依靠新增加的雪场,从存量雪场市场来看,只有局部市场是增长的,一部分是持平甚至是略微下滑的状态。虽然有这么大的利好,冬奥的积极因素和政策推动,但并不是所有滑雪场都处于增长的态势。
今年的白皮书增加比较新的内容就是滑雪特征这块儿,比如做社群的Goski,记录滑雪轨迹的滑呗,大量线上交易的滑雪组和集中组织境外滑雪的乐点滑雪。
滑雪场是滑雪产业的龙头,滑雪场发展状态代表行业发展状态。
圈内从业多年的人的基本共识是:滑雪场生意是比较难做的,滑雪场要想赚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给滑雪场提供服务的机构,在市场发展过程里获得了比较好的盈利机会。比如给滑雪场提供设备的供应商,为滑雪场提供软件服务、辅助服务的(公司),这些是滑雪市场发展的获益者。
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滑雪场投资周期比较长,做供应商的公司都是贸易型公司,比较短平快。最近几年每年都有新的滑雪场,给滑雪场的供应商提供了商机。
给滑雪场提供客户,也就是滑雪旅游这块儿也有很多机会。不少旅游企业也开始做一些滑雪旅游的布局。
在滑雪发展过程中,很多人会有疑问,国外雪场比国内雪场好很多,未来国外和国内的雪场是不是竞争关系。我认为不会。从大量全球的数据来看,跨境滑雪占比例比较小,如果说国内有条件,具备好的目的地度假型雪场的话,绝大多数滑雪者还是会选择国内,因为跨境滑雪会遇到很多服务上的障碍。
越来越多国内的人去国外滑雪场滑雪,是有利于国内滑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内滑雪场的服务。用户会知道什么样的雪场才是真正好的滑雪场,会促成信息传播,帮助国内滑雪场提升。
目前,国内雪场还是以小雪场的数量增长为主,这种情况从我个人来看,并不是特别好的现象。小雪场只有很简单的土坡,一条雪道,一条魔毯,这是很短期发展的行为,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但它会为滑雪产业带来动能。小雪场一般会选择比较便捷的位置,因为它对资源的依赖性相对弱一些,不需要选择特别好的山地资源。普及型的小雪场也会帮助初级市场转换。
我认为,不管大小雪场,都需要重视前期的规划设计。因为雪场是需要专业性的,我们要保障滑雪者的安全,在设计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另外,滑雪场需要依赖于山地资源,没有合理的规划,很有可能会破坏山地资源,对我们整个产业发展是不利的。
▲ 哈尔滨即将开业的万达室内滑雪场。
全球现在正在开业的室内滑雪场有60家左右,鼎盛时期是80家,所以很多室内滑雪场处于倒闭状态。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中国是很特殊的市场,中国目前有12家开业的室内滑雪场,排名全球第一,还有大量室内滑雪场的项目正在上马。比如6月30日开业的哈尔滨万达的室内滑雪场,会超越迪拜,成为全球第一大的室内滑雪场。除了万达正在建的4个室内滑雪场,我了解还有大大小小20家室内滑雪场正在建造之中。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的室内滑雪场会是很特殊的业态,会改变中国滑雪场的格局。
选址来说,全国各地都在做。一般意义上,见不到雪的,经济又比较发达的南方城市,室内滑雪场可能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万科冰雪事业部实际上是今年年初才正式成立的。万科进入滑雪行业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万科的第一个滑雪项目是万科松花湖,当时是因为万科在吉林投资万科城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当地政府交流过程中,口头上邀请万科一并开发一个旅游项目。当时因为我们王石主席对这块儿也比较有兴趣,而且他也看好滑雪度假村的业态,正好也处于万科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的大趋势里,滑雪度假区也会为我们遍布全国的几百万的万科业主提供配套服务,出于这样的考虑,集团就决定投资万科松花湖。
▲ 万科松花湖。
2011年(万科)和当地政府接触,2012年开始建造,2014年开始试营业。当初做的时候,根本还没有冬奥会这个概念存在,做完之后正好赶上冬奥会的东风,在这样的环境下,集团认为滑雪行业我们已经提前布局了,就决定乘胜追击,在这个领域里做更多的战略布局。
战略的话,直白一点说,万科要在两年之内成为滑雪和山地度假集团,在冬奥会前后我们要成为亚洲最大的滑雪和山地度假集团。
从布局来看,我们首先会围绕冬奥相关的地区,北京和崇礼地区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再加上我们投资的吉林省吉林市,这些地区都是我们的大本营。
我们对产业链中相关的IP、投资角度也会有一些考虑。总的发展思路也是希望借助万科这样的大平台,对中国滑雪产业进行比较好的整合,成为中国滑雪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四季经营方面,万科在全国各地都很重视青少年营地教育。我们在近期还会成立山地运动学院,除了滑雪教学,营地教育,还有山地户外教育项目。同时夏季的板块,我们都会植入到万科旗下的滑雪度假村里面去。
冰雪行业受到广泛关注。除了万科要进来,还有很多大资本往这里面做布局。我觉得只有有大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才真正有发展机会。大的资本需要大量的资金,是重资本的发展状态。没有大资本参与的话,小资本肯定是没有机会的。
创业方面,我们万科自己也是轻重并举,既要做重资产投入,也要重视轻资产发展的方向。比如我们要把运营管理团队变得更专业,除了重资产布局,还需要去抓一些轻资产管理输出的机会
谈到创业的机会的话,还是围绕两级:
滑雪场/供给侧:为滑雪场提供服务,也就是to B层面,这样的机会是很多的。目标客户很明确,找到滑雪场结合自己的资源提供相关的服务,具体来说有滑雪场前期市场调查、选址、规划设计、建造、管理预定系统、滑雪学校相关培训、提供索道装备、造雪压雪装备,救援、租赁装备、赛事打造、广告服务、活动组织、营销,包括围绕滑雪场的住宿餐饮娱乐,都是产业链条里的发展机会。
另外就是to C,为滑雪者提供服务:重资产方面就是建造滑雪场。另外就是滑雪者的出行,需要了解滑雪场了解信息,找交通方式,预定住宿餐饮教学,有很多准备工作,以及需要有基础的滑雪装备。
从这两个层面可以看到很多可以去寻找的空间。正是因为滑雪场目前比较初级,所以滑雪场对很多中间的服务项目还是有一定依赖性的。
但是在里面创业还是得一分为二来看,因为整个市场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所以不能盲目,否则风险还是很大。我们整个市场还是很初级的,一次性滑雪的人群还是在80%以上,这是最不稳定的人群。
大家经常问,这个市场是不是有泡沫,这个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一个有效的手段,把大量的一次性滑雪体验者转化为滑雪爱好者留在市场上,进行重复消费,那我们整个市场发展是没有保障的。整个产业也是很难持续发展的。
问题1:中国出境滑雪人口量级是多少?自由行出境滑雪大概是什么量级?出境滑雪面临的痛点有哪些?或者说出境滑雪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伍斌:目前出境滑雪不太好统计,乐点滑雪主要针对出境滑雪发烧友,以乐点提供的数据来看是几万人,但是在我这边统计得更多,应该是几十万人。因为旅游类的人群也同样在进行滑雪消费。自由行滑雪消费人次在几万人次,不到10万人次。
出境滑雪的痛点,首先还是出行服务,语言上的障碍是最大的痛点。另外,对于带着小孩以家庭为单位的出去滑雪的,会面临教学的问题,在很多热点的地方,预定到教练很难,预定到中文服务的教练就更困难。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针对中国出境滑雪人群提供中文服务的机构,包括提供出行的方便和中文滑雪教学,这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在瑞士、新西兰、日本甚至法国也有中文教练了。
问题2:为了让更多的一次性滑雪人群转化为滑雪爱好者,万科有什么样策略?
伍斌: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
从万科的角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是我们抓的最主要的目标客群,他们初次接触滑雪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有一个好的体验。所以我们针对滑雪引入了儿童滑雪学校,室内外的设施也在做这方面的系统化尝试。
针对成人滑雪这块儿,我们结合外部顾问进行研发,对滑雪者水平进行分级,在滑雪学校上做大量推介,希望引导一次性滑雪客人能够参与到滑雪教学。
目前来讲,我们还在寻找更有效的策略,可能未来万科旗下的滑雪场和滑雪度假村,我们都会针对第一次滑雪的人群做一些免费教学,做一些相关活动,做一些示范,实现转换。这是我们将来要做的努力。
另外还有需要做研发的是,因为中国人生活在快速发展的环境里,生活节奏非常快,中国人对学滑雪的速度的预期比国外高,他们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滑雪的技巧。我也跟国外专家探讨,我们需要找到更有效更快捷的方式,提升滑雪学习效率,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要更快的让他们对滑雪产生兴趣。
问题3:现在再去投资南方滑雪场您看好吗,未来南方客人会不会都去北方了?
伍斌:在南方投资滑雪场,户外滑雪场首先看资源,因为南方也有山地资源,也有高海拔区域。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山地,又离核心城市相对比较近,还是有一些商机存在的。因为南方市场普遍消费能力相对于北方还是要高一些。
我觉得城市周边的小雪场发展周期相对短一些,因为滑雪客群的增长还是会集中在大型滑雪度假区,如果能在西南能够找到开发大型滑雪度假区的地方,那倒不妨去探讨一下。但最终北方的雪资源还是明显占比较大的优势。二十年以后,我们滑雪市场走向成熟以后,大量滑雪客群还是会选择到北方的滑雪度假区去。
室内滑雪场我个人认为要相对谨慎。因为现在太多,有点像当年的保龄球馆,大家都在做。因为室内滑雪场不受资源限制,在任何城市都可以建造,但室内滑雪场的运营成本相对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认为要相对谨慎,必须要做充分的分析。
问题4:请问滑雪场的夏季运营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伍斌:这可以说是全球性的难题,但是也得想办法解决。对于城市周边的,比如万科石京龙,夏季我们作为青少年教育营地,目前从旅游角度,它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没有竞争力,目前我们是计划在夏季打造青少年户外营地教育中心。
万科松花湖的夏季资源还是不错的,只是没有开发。我们结合它的特点,可以远眺松花湖,我们把它景区化打造,做伸直舞台,今年冬天开放了,成为我们标志性的拍照点。同时我们松花湖开放山地婚礼,去年接待了五、六十场婚礼,效果也不错。
但是目前我们现有的雪场去考虑夏季经营始终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在新投入新开发的的滑雪度假村,从规划设计时就要植入夏季经营的概念,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里,一开始找规划设计团队的时候,就已经把夏季经营考虑进去了。我们会考虑一些更多成熟的夏季经营业态,比如室内水乐园,山地开发等,植入到新建的度假区里。
总而言之还是需要进行各种尝试,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模式。
国际上来看,一般要等这个滑雪度假村真正成为全球知名的圣地之后,夏季人流一定会增加的。
另外一种滑雪圣地本身就是从户外场地发展过来的,本身夏季人流和活动就非常好,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相对比较成熟的案例。
问题5:您经常出国考察,比如日本,比如瑞士,哪里滑雪场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或者值得我们国内的学习?
伍斌:我个人有比较突出印象是法国,法国的几个雪场我比较喜欢。因为我自己把滑雪定位成Discovery的过程,我喜欢边滑雪边看风景,法国雪场风景特别好,当然这是个人偏好。如果要滑野雪,那肯定还是日本北海道。
但是谈到借鉴的话,靠资源取胜的地方我们都比较难借鉴,因为资源是无法相比的。值得国内借鉴的是,资源不是特别好,但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市场营销取得成功的案例,像北美和韩国的雪场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韩国的雪场,大大小小的雪场相对来讲做的不错。韩国雪场总共只有十八九家,国内雪场去韩国取取经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