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接一个坏消息接踵而来,似乎是体育产业最糟糕的时候,很多产业人也开始进行反思。不用过于沮丧,这只不过是成长过程必然经历的烦恼,随着春天的到来,体育产业海选结束,开始进入淘汰阶段。真正的好时期也将到来。
隔一段时间,体育产业就会传来“坏消息”。然后便有很多人感叹道:“体育还是得回归商业本质,就是赚钱。”
这其中以乐视体育为代表,包括众多曾经一时风光的体育公司,都正在遇到或多或少的麻烦。我们似乎突然听到了这些公司“停止了心跳”,或向另一种不妙的境地奔跑,然后进入“重病监护室”。他们离死亡如此之近,甚至与这个世界只隔着一扇窗帘:推开了,我们就看到体育公司的另外一种生命的样子。
“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这是张信哲的一句歌词。
在过去两年来,体育产业在经历各种翻山越岭,一座又一座,远没有到下定义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乐视体育还是其他公司都有绝地反击的机会,就看谁的团队够团结、心够绝。实际上,对一家公司的衡量与评判应该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他们攀登了多少山峰?抓住了多少机会?又失去了怎样的好牌?
但是在商业方面,一家公司该得到的祝福与惩罚同样无比残酷。当你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雄心壮志时,自然会得到商业上的祝福;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所犯的致命错误,也会得到惩罚。
祝福与惩罚。既然我们参与了,那就好好来享受它,也不用刻意回避。不管是先烈还是先驱,在中国体育产业史都会留下抹不去的一笔。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这样说。
在体育产业婴儿期的时候,死亡与新生将会是长期的主题,这个在新中国成立65年后才真正开放的产业,如今靠着一纸“46号文件”在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掀起新一轮产业新生。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尤其是享受到房地产与互联网红利的新贵们。他们开始想方设法来表现出对体育产业的热情——这种热情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过多次,享受到之前几波浪潮的人都会明白,一旦迟了就意味着两手空空。
“我们就熟悉政策,天天研究政策,现在政策转向了体育产业,所以我们转型进来了。”一位曾经从事地产的朋友这样说,如今他的公司开始向体育产业转型,通过场馆、赛事、投资以及内容来参与体育。从2014年底到2015年初那时开始,像这样“投奔”进来的热情者不在少数。
两年过去,到了现在可以说,体育产业第一批的“海选”算是结束,接下来开始真正进入淘汰阶段。
“我们手里握了很多牌,不希望成为淘汰者。”一位已经在体育产业投资数个项目的基金创始人这样说。
没有人愿意成为淘汰者,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也是抓住了体育产业核心的那个,所以当一些死亡消息到来时,世界变得一片沉寂。大家立刻变得慌张,对体育产业变得无比警惕,甚至矫枉过正了,在体育产业婴儿期的时候,都希望体育必须赚钱(然而在商业初期,成长比赚钱更重要)。
这种反思没有什么不好,在起起伏伏的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这样的论调还会争论好几次,只是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思考,我们看到死亡的大多数都不是因为资金自身问题导致,而是团队问题、合伙人撕逼、资金挪用、对体育产业未来不够有信心……
有一些数据也佐证了体育产业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2016年,懒熊体育智库统计发现,体育产业一共有235起创投事件发生,涉及投资金额约196亿元,比之前15个月的174亿还高。但有一个趋势很明显,就是投资方对早期创业项目非常谨慎了,重点押注在B轮、C轮的公司——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资本更愿意赌“头部”项目。
“估值太高、太贵了。”一些投资方对体育产业的B轮、C轮项目感慨道,但他们还是愿意将资金投注到这些项目中,甚至很多投资方还争得头破血流。
很显然,大家对体育产业的未来并没有失去信心,只是方式与姿势有些变化。实际上也正常,尽管46号文件像一趟驶向未来的高速列车,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创业者都可以买到车票。因为创业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创始人要带领团队不断走出舒适区,保持长久的ALL IN状态,哪个时间段哪个业务大意忽视了,那里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创业绝不属于多数者的游戏,一定是少数人的“过山车”。
反过来说,体育产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其他领域同样也出现过,创业者、投资方、大的转型公司等都需要一批批淘汰沉淀,他们的牺牲成就后来者可以站在他们的尸体上高昂前行。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来自2016年西班牙《国家报》——每7分钟就可以诞生一家创业公司,使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创业市场。也就是说,当表盘上的分针每转动7圈,中国就会诞生一家创业公司。而根据懒熊体育数据库的统计发现,体育产业的创业公司已经超过1000家,这还是那些活跃的。如果仔细看看那些数据库,里面已经躺着各个细分领域死去的公司——在这个每年死亡977万人口的大国,这些公司的关门倒闭并不需要什么仪式感,总是悄无声息地离开,秘不发丧。
或许,就像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描述的那样:活着的公司是相似的,死去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同。
但是,机会也就此诞生,体育产业开始由海选进入淘汰阶段,盲目者开始清醒,敢于创业的人也会掂量掂量自己,投资方自然下手十分慎重,而之前体育公司的人才与资源又开始流入市场,进行新的组合与震荡。说白了,体育公司也是一种在亡命天涯后又浴火重生的“动物”罢了。
看得更长远点,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产业的成长——核心则是体育人口的增加,那时会是第一个收获的时节。
可以说,体育产业真正有趣的时候到来了,这属于勇敢者的游戏。“勇敢者”不会被坏消息所吓倒,因为那不过是漫长道路上的一次“成长的代价”。
作者简介:韩牧,安徽人,懒熊体育创始人。出版小说集多部。曾任《财经天下周刊》高级记者、界面新闻体育总监。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
》》点击下方图片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