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营收超100亿元人民币后,安踏在2016年又迎来了一个重要节点——市值突破600亿港元,资本市场为什么如此看好安踏?它会不会像Under Armour一样遭遇“触顶”后的下滑?
2月22日下午,港股上市公司安踏体育公布了2016年财报,其营业收入增加20%至133.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加16.9%至23.9亿元人民币。
虽然安踏在2016年的增幅相较于前面两年有所收窄,但仍然略高于资本市场的预期——财报公布前,资本市场的平均预期是营业收入增长18.7%,净利润增长15.7%;比如中金公司给出的预估数字就分别是19%和16.6%。
但安踏股价并没有“超预期”地大涨。截止2月22日收盘,安踏的股价为24.30港元,52周中最高为25.85港元。按照港股市场的规律,安踏业绩上的利好可能已经提前在股价上兑现了。
2015年,安踏的营收首次突破百亿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家进入百亿俱乐部的运动品企业,其股价和市值在随后一年有了跨越性的提升。看一下安踏在过去一年里股票K线图,在年中走低后,公司股价从下半年起呈现出明显的偶有回落但持续上扬态势。2016年,安踏股价由10多元港币上升到20多元港币这个区间。
按照2月22日收盘数据,安踏市值到达608亿港元(约合539亿元人民币)。
600亿市值在这个行业意味着什么?
在全球范围,根据彭博数据,截止今年1月24日,安踏市值在全球的体育用品管理公司里排名第五。排名在安踏之前的为耐克、阿迪达斯、露露柠檬(lululemon)和安德玛(UA)。
1月24日全球体育用品公司的市值数据。
转换一个角度,在A股和H股的纺织服装行业里,安踏的市值目前仅略低于申洲国际,后者被称为纺织服装品牌的“超级供应商”,其客户囊括了体育用品行业的阿迪达斯、耐克、UA等品牌。另外市值排名比较靠前的公司,比如百丽国际、海澜之家,分别是零售渠道和男装品牌领域的佼佼者。
安踏在资本市场有哪些“好题材”?
常规来看,公司市值的影响因素无非四大块:国家宏观经济,所在行业的发展性,公司的业绩和可持续性。另外一些突发性的消息和概念也可能形成利好。
对于安踏来说,主要是营收破百亿、成为行业龙头,多品牌战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以及“体育大年”等几大利好。
中国体育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体育用品的消费市场。根据《经济学人》发布的中国体育产业报告,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已经达到2.25亿。2016年,体育消费市场的表现抢眼,比如商场里体育用品楼层销售增长最快,以及马拉松等运动中全国各地火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踏快速成长为行业的龙头公司。很多行业人士认为,安踏之所以取得稳定且比较快速的增长,除了行业大环境,其实更多在于自身,“安踏的好处是没有明显的短板”。就闽南地区的体育品牌来看,也有很多并没能享受到时代的红利,下降甚至倒闭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安踏的渠道能力,即其经销商的开拓能力和忠诚度。这是安踏推行零售战略的一个基础。
“安踏的经销商可能有超过三分之二都有深厚的福建关系”,一位知情人士说,安踏由此加强了经销商的凝聚力和把控度。
安踏集团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屏幕上是习近平主席身着印有安踏LOGO的羽绒服。
单一品牌遇到成长瓶颈是全球鞋服行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共性。中泰证券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提到,体育产业发展引发的每一轮消费浪潮都有助于催生优质和大市值的公司,且普遍具有全品类、多品牌的特点。
安踏集团总裁郑捷向懒熊体育透露,目前安踏主品牌(不含童装)的年增长在10%上下。不少行业人士认为,再往下走,安踏主品牌要维持10%的年增长都比较困难。郑捷对此回应说:“是比较有挑战,但也不会太困难。”
过去两年,安踏财报提及频率较高的是FILA、电商业务以及童装业务的较快增长。比如,2016年第3季度,安踏首次披露了非主品牌的同比增长是60%至70%,这主要指向FILA;2016年双十一期间,其电商销售实现了超100%的同比增长。
安踏目前的最大重心就在于多品牌战略的推进。郑捷在接受懒熊体育专访时表示,在目前的品牌矩阵里,主品牌安踏通过经销商经营,FILA和迪桑特则采用了安踏全部投资、直营的方式。
在FILA、迪桑特和斯潘迪之后,安踏在此次财报发布会期间还公布了对于韩国户外品牌可隆(KOLON SPORT)的收购。安踏与可隆的母公司会成立一个合资公司,具体的投资额度和占比情况还要等商务部批准之后才会公布。但据行业人士透露,合资公司里安踏与对方各占50%。
安踏集团希望未来将以上几个子品牌都做出各自的“江湖地位”,形成品牌矩阵,在整体销售和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上有所助益,但目前而言还不构成对于资本市场的重大利好。一个行业的公开秘密是安踏希望进行更大量级的收购,最可能的对象是“P字母开头的国际品牌”。因此,此前其股价大涨或多或少也隐含了这种期待。
今年安踏还会继续推进零售战略,比如会尝试“4+2”的订货模式,即在常规的四次订货会上,对一些订单量比较大的主打款先生产80%的货,随后根据具体需求再生产剩余的20%。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产品和设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增加柔性,减少库存。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最近提出“新零售”概念,目的是探索线上、线下的完美融合。但目前而言,传统服装品牌(非互联网原生品牌)的电商都仍然与实体业务存在互博,电商仍有“去库存渠道”意味。“电商会影响实体,但是不做又不行,是一把双刃剑。”一位买方分析师说。不过,安踏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在2月22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安踏来说,电商和实体渠道是互补的。
另外,在2016年,安踏股价增幅最为明显的是在奥运期间。“奥运概念股”大多收获了股价上涨,其中安踏市值则大涨百亿元港币。安踏与中国奥委会合作已经8年,赞助了25支国家队,在里约奥运期间也借助了奥运热点事件和奥运话题人物进行营销。
上述买方分析师认为,总体而言,安踏目前的市值和市盈率是资本市场对于“好的行业里最优秀的公司”的“很好”的估值,在合理范围内,但是也接近了一个理性市场的估值顶点。
“过去一两年在持续兑现(安踏的业务基本面),高增长之后资本市场也会担心需要消化一段时间,‘好题材’差不多用光了,往下的空间是有的,对于目前的安踏,千万不能出错,尤其在营销成本方面。”该分析师说。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安踏在营销和赞助上的投入还是比较理性的,丁世忠也多次表示,要杜绝形式主义,反思品牌活动的有效性。
当然,即便在一个理性的市场,如果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资本市场仍然会继续看好,安踏在目前的市值高位基础上,仍有上升空间。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就表示,看好安踏的多品牌战略和领先的市场份额,基于2017年25倍的市盈率,考虑估值切换。即目前的估值可能偏乐观,但是随着业绩的持续增长,目前估值有一天也会成为保守估值。
安踏业绩发布会上展示的产品,包括FILA、迪桑特和篮球、跑步、综训等主打系列的鞋款。
安踏想要业绩持续上涨,关键还是多品牌战略接下来的推进程度。目前,呈“大几十”增长的FILA到2016年年底已经开到了802家门店,比2015年底的640家增加了约160家,计划在2017年底达到950至1000家。
不过,郑捷透露,从目前到未来,主品牌和FILA的新增店铺多数为Kids门店。也就是说,FILA成人部分业务未来仍有空间,但大幅扩张可能性不大。
其他几个子品牌未来可借助安踏的经营实力快速扩张,但也面临难以快速提升知名度、打开市场的风险。
和FILA一样,迪桑特和可隆都是在韩国市场很受欢迎的体育品牌,安踏目前对于这两个品牌的计划或多或少也会参考FILA的成功模式。但这两个品牌一方面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还尚待打开局面,另一方面如今准备大力开发中国市场的新品牌也越来越多,竞争白热化。
根据安踏2016年财报,迪桑特在2016年内开出6家门店,计划在2017年底增加至50到60家。丁世忠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有信心在两年内让迪桑特品牌实现盈利。
另外,主品牌安踏与安踏儿童的门店计划在2017年底发展到9000至9100家。也就是说,安踏有望在2017内实现门店超越10000家。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