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要挣一块钱”,来跑吧想建立一个体育服务联盟先活下来 | 创业熊

2016-12-26创业熊姚舜

叶颖涛给人的第一印象有些严肃,他身板结实,头发略有斑白,从容不迫的语调以及干练的外观显示这是一个自律、做事讲求条理的人。


与多数创业者不同,叶颖涛身上感受不到任何草根气息,当坐下来接受采访时,他的逻辑清晰,语言精炼,目标明确,能够把每一个问题的答案拆分成若干部分之后娓娓道来。


事实上,尽管来跑吧属于一家创业公司,但叶颖涛本人却不是一个典型的“创业者”,来跑吧可以看成他的第三次创业。叶颖涛曾是游戏平台掌趣科技的创始人之一,这家公司于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估值一度高达580亿元。


2013年,叶颖涛退出了掌趣科技的日常管理,长时间不健康的作息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休息。


叶颖涛.jpg

▲来跑吧创始人叶颖涛。


闲下来的叶颖涛开始跑步,一开始,作为“一个240多斤、重度脂肪肝、‘三高’的大胖子”,他在跑步机上“连1公里都坚持不下来”。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叶颖涛渐渐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并成立了一个名为“来跑吧”的跑团。2015年,叶颖涛去日本参加京都马拉松,这次旅程也让他真正开始考虑究竟做一个什么样的跑步公司才能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于是,2015年3月,来跑吧成立。


“明年要挣一块钱”的跑步公司


“明年要挣一块钱,”这是叶颖涛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近几年,通过跑步切入体育产业的公司多如牛毛,但真正能通过跑步赚到真金白银的寥寥无几。2015年,来跑吧营收800多万;2016年,这项数据变为了4000多万,但依然有数百万的亏损。2017年,叶颖涛预计营收增长到5000-6000万,叶颖涛自信在跑步行业的创业公司中,这个营收算得上名列前茅。


叶颖涛并不急于扩大营收,事实上,国内目前很多跑步公司急于打造赛事IP,倒贴票价、不计成本地砸钱,招商更是难见成效,真正拥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凤毛麟角。


除了“一块钱”,叶颖涛挂在嘴边的还有“活下来”。


“来跑吧是一家务实的企业,明年我对每一位员工的目标是开源节流,争取为公司挣一块钱,”叶颖涛对懒熊体育说,“体育产业虽然火爆,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转化期,在这个期间我们争取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能将未来文化和IP打造好。”


来跑吧的业务范围涉及非常广,目前被划分为六大块,按照营收占比排名分别是赛事、体育旅游、会员、训练营、装备与品牌推广。叶颖涛对懒熊体育表示,赛事、体育旅游、会员和训练营这几大板块的营收能够达到千万级别,装备收入虽然今年数额还小,但明年预计也将达到千万级。对此他的解释是,装备建设需要至少一年半的准备时间,来跑吧与的品牌的合作和梳理从2015年底才开始,正式售卖从今年8月启动,因此今年产品不论在数量和上新度上都还远远不够。


承德马拉松.jpg

▲来跑吧承办的“2015百信金融·承德避暑山庄国际半程马拉松”。


赛事目前是来跑吧最大的营收来源,其中最大头的收入是为企业做赛事,像中智、安邦、华夏幸福、华夏基金、中国最大的酒店连锁温德姆等等都是来跑吧的客户,2016年这一块的收入便达到800万左右。


其次是给度假村做运动主题嘉年华,比如今年4月在桂林度假村举办的亲子跑和情侣接力跑,7月在欢乐谷举办的主题跑以及8月联合壹季体能、GO SKI等合作伙伴在崇礼举办的山野嘉年华。来跑吧还与全球最大的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在亚太地区签下了5年的排他IP——Running Club Med;同时叶颖涛本人也是“要出发”的股东之一,后者是国内最大的周边游和度假村游供应商,年销售额在20亿左右,要出发也会给来跑吧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一些度假村,用来举办主题性质的活动。


第三便是承办政府性质的赛事活动。这一块叶颖涛的思路是——“锻炼队伍,提供服务输出,择机打造IP。”从赛事的活动策划到执行招商再到宣传推广,从与三四十个政府部门对接到四五千人的工作安排,每一项都是对团队的考验。来跑吧今年承办的承德马拉松在CCTV5进行了全程直播,未来正在筹划张家界马拉松、浏阳烟花马拉松以及长沙红色半程马拉松等等。


最后,跑步服务站每周都会举办的200-500人的线下赛事,目的就是让大家玩起来,吸引人群加入跑步的行列,像本月即将结束的星座跑,每月的完赛奖牌都与不同星座有关,对于跑友颇具收藏的吸引力。


微薄的赛事报名费给国内路跑赛事承办制造了一个不低的门槛,相似的规模和服务,国外赛事报名费是国内的四到五倍,只要参赛人数达到预计就基本能够覆盖办赛成本,这在国内根本无法实现。国内赛事公司承受着来自主办方和参赛者两端的巨大压力,为打造IP、吸引流量只能自己砸钱压低报名费。


“我们打造IP不是靠烧钱这种模式,服务输出一直是我们坚持的理念,”叶颖涛表示,“我认为一个优质的赛事是建立在一个正常健康的商业模式下的,有了营收才能谈发展。我们今年赛事的营收是可以养活整个赛事团队的。”


“明年我希望公司营收不要有太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要做到挣一块钱,”叶颖涛说道,“团队建设在收入初具规模且正常的基础上,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


从跑步服务入手


“我想要从服务入手,”叶颖涛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在他眼中,这是来跑吧在残酷市场中的竞争力所在。


当年京都马拉松的跑步服务站给叶颖涛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将这个模式借鉴到了国内。“为什么我们的服务站这么有特色,是因为我们真的一点一点地将日本跑步服务站学习了过来,”叶颖涛说。


目前来跑吧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上海世纪公园、沈阳五里河公园、长沙贺龙体育馆、长沙橘子洲头的6条跑道旁各设有1家跑步服务站,最小的280平米,最大的1200平米左右。每家跑步服务站距离跑道都在几十米之内,提供存包洗浴、装备售卖、赛事报名、体能训练、体育旅游等服务。


除了存包洗浴外,来跑吧跑步服务站内其他业务均选择与体育品牌合作。装备售卖上,来跑吧是亚瑟士、索康尼、UA等品牌的正规经销商;赛事报名与最酷网合作;体能训练交给壹季体能训练营,采用“保底+分成”的模式;体育旅游则与众信旅游一起联手。


918106669457258116.jpg

▲来跑吧在北京朝阳公园建立的跑步服务站。


跑步服务站相当于来跑吧为会员的营造的一个全服务消费场景,它设立在跑步人群集中的地区,距离跑道3米到20米,内部设有从跑步前到跑步后的一系列配套服务,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力图吸引初学者进来,再将他们向爱好者、马拉松跑者进行培养,并促使他们在其中完成支付行为。


在叶颖涛看来,现阶段市场拥有巨大的跑步流量,但缺乏足够的挣钱机会。在采访过程中,他一次也没有提过公司目前做到过多少天文数字的流量,唯一一次谈及这方面数据时,他告诉懒熊体育,目前在来跑吧旗下产品中完成过实际付费的大约有4万人。


在来跑吧之外,国内目前尚未有专注于服务站的第三方公司,跑步服务站多由品牌建立,具备一定局限性,来跑吧计划打通与品牌的关系,带着后者去做服务站,帮助他们进行推广。


服务站并非来跑吧业务中“服务”的全部,这家公司还为许多跑团提供信息管理、沟通、盈利模式等服务。来跑吧投资的爽啦运动在南方拥有600多个跑团,他们现在为这些跑团管理信息,提供赛事报名,下一阶段也将推出赛事报名的联盟系统和商城系统。


通过一年举办将近1000场赛事,来跑吧建立了移动端报名的网站联盟,与所有渠道合作,来跑吧也会为每次报名付费。


另一方面,体能训练服务也是来跑吧侧重的部分,会员可以每周预约线下跑步,由来跑吧的教练带领进行跑前的拉伸、跑后的放松。同时也会有针对跑步姿势、跑步技巧的短期课程,以及针对跑马拉松的完赛课程。


此外,在公司收入占比上第二大项的体育旅游,也体现着极强的服务精神。


来跑吧的体育旅游主要分为三种模式,用叶颖涛的话讲就是“带着中国人在中国折腾、带着中国人在外国折腾和带着外国人在中国折腾。”世界六大马拉松除了波士顿外,来跑吧是剩余五大的ITP(官方合作代理机构)。目前带着中国人的两种业务模式都已顺利开展,第三项也是来跑吧明年主推的内容之一,目前他们已经与上海马拉松、福建土楼马拉松、长城马拉松、西安城墙马拉松达成了合作。


很多跑者热衷于去外地甚至国外参加马拉松比赛,叶颖涛一直在强调自己服务的特色,目前国内多数赛事报名平台只提供“报名+住宿”,但很多跑者去到国外由于语言等原因,参赛体验非常不好。


2016年,叶颖涛已经带着1200多位跑者参加了国外各项马拉松赛事,来跑吧提供带有参赛名额的旅游套餐以及不含名额的套餐,套餐内容包括接送机、安排酒店住宿、跑者之夜聚会、赛后按摩、庆功宴等等。尽管相对来说,来跑吧推出的体育旅游尽管费用相对较高,但因为服务质量好,仍然具有广阔市场。


在“试错”中前行


来跑吧已经在跑步行业奔跑了将近两个年头,并在今年2月拿到了5000万元的A轮融资。尽管公司发展看似一帆风顺,但叶颖涛也经历了多次的“试错”。

每一次“试错”叶颖涛都会铭记在心,随着类似朝阳公园情侣跑、沈阳冰雪嘉年华等旨在提高流量、打造IP项目的失败,除了每次搭进去几十万的资金外,叶颖涛和他的来跑吧也在不断进行着自我修正。


2016年3月来跑吧在崇礼举办半程马拉松,原计划招募300人即可实现盈利,但最终的只招到200人参加;到夏天再做崇礼山野嘉年华时,来跑吧便联合GO SKI、健飞少儿、壹季体能以及餐饮娱乐业等合作伙伴一起招募,扩大了渠道,使受众面更广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像最近很火的障碍赛、越野赛,真正实实在在交钱不超过400人、报名费不超过500元的,这类赛事一定不能接,”叶颖涛说道,“一个障碍赛的成本就在100-200万,报名费700元没有1500人参赛怎么完成搭建?如果之前不试错,就无法得到这些有效的经验结论。”


事实上,就连跑步服务站都无法避免这个环节。来跑吧曾在厦门开过一个服务站,但运营不久后便关闭了,这也让叶颖涛认识到每个城市地区的跑者习惯也并非完全相同。经过这些优胜劣汰,来跑吧目前留下的全是能够盈利的项目,像北京奥森跑步服务站内的壹季体能训练营,一个月的营收便可达到三四十万。


“你要不去做这些尝试,你永远不知道哪儿失败了,永远不知道怎么调整,”叶颖涛总结道。


每一次试错之后,来跑吧团队都会总结经验和教训——是否受众太窄、是否模式需要增加、如何控制盈亏平衡点等等。财务上也会进行分析,即便是在挣钱的基础上也要分析毛利是否能有再次提升,对这个项目有了一个新的调整思路,以便今后再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能带来更高的盈利增长。


近两年随着体育产业高速发展,跑步行业已经成为“红海”,各种跑步公司不可胜数,死掉一批,随即站起来一批,在这个混乱发展、盲目烧钱的初级阶段,叶颖涛为来跑吧定下的目标就是“存活”。


169929886595537980.jpg

▲来跑吧曾在厦门遭遇“失利”的跑步服务站。


“每个行业都有纷乱、拼价格的时候,”叶颖涛告诉懒熊体育,“我认为先要让跑步行业进行洗牌,这时候存活下来的公司就会发现一些商机,这些公司一定是有自身特点的,或者是营收。这个时候进行拼用户、打造IP,到了那个阶段用户为了服务去付费就很正常了。现在还是要务实,要活下来。”


叶颖涛并不着急下一步的动作,他希望先将来跑吧打造成一个行业标杆。利用这2-3年的洗牌期与最酷、壹季体能、体育旅行社等合作伙伴形成一个结合体,这样未来的营收、用户、利润才能进行下一步资本化。“作资本化不是单独的一个人在走,体育服务是需要形成一个联盟,”这是叶颖涛的看法。


对于未来的规划,这位来跑吧掌门人也十分明晰。目前来跑吧公司规模在200人左右,会员、服务站、装备、体能训练营已经是固定盈利部分;他计划明年将不挣钱的赛事全部抛弃,保持今年的收入即可;旅游部分划定目标收入,将入境、国内、国际、日本、六大马拉松的盈利及毛利分别做出收入目标要求,并由一个3人运营团队每天监测产品收益,发现亏损立即上报、分析、解决。同时对于人员进行精简,对每人每月KPI进行打分,实行末位淘汰制。


对于今年2月拿到的5000万A轮融资,叶颖涛表示剩下的钱主要用于资金储备,为了预防明年汇率上的变动,来跑吧今年已经储备了100万美金。“因为明年我们要开源节流做到挣钱嘛,分公司也需要建设,以及与周边联盟的合作资金,”叶颖涛表示。来跑吧新一轮的融资大概在3000万元左右,一半用作业务发展,一半用作分公司和周边产业链布局。目前来跑吧公司估值3亿元,在叶颖涛看来,营收4000万的公司这个估值还是很务实的。


“今后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要头脑发热,不要别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坚持做自己,今年挣1块钱,明年挣100万。”叶颖涛说道。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


“我的2016”人物特刊 | 咕咚申波:我们不再犹豫了,体育产业必然会走到线下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