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泉州,走出厦门,福建运动品牌的姿态与心态 | 产业专栏

2016-11-05特别策划懒小熊

596852826350450176.jpg


11月5日,懒熊体育主办的中国体育产业集市将走到厦门站,正如主题“品牌鏖战中国体育黄金时代”所显示,闽南的前五大运动品牌将齐聚一堂,特步董事长丁水波、匹克董事长许景南,以及安踏、贵人鸟等公司代表,会分享中国体育运动品牌的转型与升级。闽南运动品牌的集群效应,或者说“晋江模式”早已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商业教科书,但时代在变,它们也必须改变,包括李宁也在转型与加速,现在就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启之时。


大概2011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到晋江采访,我的当地向导朋友开车载着我奔驰在沈海高速上,公路两侧飞速地闪过一块块广告牌。它们出现的密集程度,相信任何一个外来人都会不禁好奇。这些广告牌上展示的产品和品牌,遍布运动鞋服、石材、茶叶、瓷器等各个行当。

“这里周边的每一个县都是一个产业集群,除了漳州还保有比较原始的农业生态”,我的朋友告诉我,比如晋江、石狮产鞋服,南安、水头产石材、水暖器材,安溪的铁观音和德化的白瓷也早已通过内销及出口成为闽南的名片。但要论产值及品牌化的贡献,晋江的一众运动鞋服品牌则是最成气候的。

2011年,“库存危机”爆发的前夕,晋江运动品牌迎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在晋江经贸委官网上的公布有一组数据可见其辉煌:制鞋业旅游运动鞋年产量占全国40%、世界20%,实现行业产值600亿元。

这个时候,用20年时间创造中国鞋服行业神话的“晋江模式”早已被写进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商业教科书,不过这位朋友仍然不厌其烦地回答了我的种种好奇:为什么这里家家户户都是做服装鞋子的?闽南人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品质?

车子突然紧急减速了,因为前方出现了一辆逆行的三轮车。“第一点你需要记住的,这里奉行的是丛林法则”,还好他车技了得,快速穿过车况复杂的路段,我们进入了晋江城区的主干道。这条路叫做世纪大道,两边各5条车道,开阔笔直,将晋江一分为二,高大密集的路灯排列在两旁,夜如白昼,映照出中间绿化带上价值不菲的亚热带树木,是一个全国排名靠前的百强县应有的样子。

“第二,闽南是中国宗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某种意义上,这里的宗族长老拥有比法律更大的威力,比如面对家庭、财产纠纷,当地人更愿意请长老出面主持公道。”这种独特的文化可以说是“晋江模式”的一个起源,宗族成员或者一个村的邻居,彼此之间有非常牢固的信任纽带,一个成功的企业会帮扶另外一个初生的企业,或者在困难时期召集全村凑钱帮忙渡过难关。有人趟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后面很快就有追随者。

当然,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话——爱拼就会赢。因为气候、土壤等原因,闽南地区没有培育出相对安稳的农耕文化,古早时期出海打渔时要面临险恶海情,和现代创办企业时的坎坷风险,如出一辙。

晋江品牌真正开始成功走向全国,始于2000年左右某一个公司开始在央视打广告,发现效果很好,于是众多品牌跟进。到2003年,在央视五套打广告的晋江鞋服品牌已经超过40个,央五也被戏称为“晋江频道”,包括后面请明星代言的打法也是一样。

品牌的成功直接带动了一批公司走向上市。2007年7月,安踏在香港上市,后面几年里,匹克、361°、特步、贵人鸟等公司也先后上市。也就是在这一阶段,这些运动品牌开始不甘于安身晋江了,他们的目光瞄向了100公里外的厦门,拿地、建楼,很快一个新的CBD就在观音山地区拔地而起。到2010年左右,主要品牌里大多数已将行政总部迁到厦门,只有生产等后台部门还留守晋江。

如今6年过去,办公桌前是锃亮的落地窗,落地窗外是开阔的大海,这是闽南运动品牌的新时期。有过两年艰难时光,但当一切过去,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开启的黄金时代。只不过如今的市场已经不是当初的市场,这一轮竞争也不可能是过去的复制,一定程度上,活下来的品牌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单从每家公司各自的变化,也有开启新时代的意味。安踏进入百亿俱乐部,成为本土龙头,开始多品牌战略;匹克从港股退市,回归A股,据称也在看一些品牌收购的机会;贵人鸟开始涉足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收购AND1品牌30年商标运营权;特步掌门人丁水波重新开始带领主营业务⋯⋯别忘了北京的李宁,李宁先生本人出山,包括也在收购一些品牌。

一个可以看到的趋势是,主品牌快要触及天花板了,多品牌战略是共识。一方面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一方面在提升品牌定位上,收购品牌是比自己做副牌更有效的方式。一些投行人士透露,他们收到了以上所有品牌发出的寻找收购标的的邀约。

在这里面,走的最快也最坚决的是安踏。FILA的成功可能是安踏的很大一部分信心所在,别忘了李宁旗下的乐途是一个与FILA定位非常接近的品牌,但是却没能取得成功。

继迪桑特和Sprandi之后,一位行业人士向我透露,安踏年内将再收一到两个品牌,交易或许很快就完成了。这印证了丁世忠早前接受采访时表达的观点:“安踏品牌继续定位大众,未来计划继续通过收购,完成四、五个品牌的矩阵,而收购的原则是‘切入细分市场’,与现有品牌形成互补。”

切入细分市场,锁定精准人群,且定位高端,是我们看到的另一个趋势。比如迪桑特,其现阶段的思路是以日韩进口产品为主,价位高于耐克、阿迪、UA、Lululemon等主流外资品牌,后面慢慢将供应链本土化,一些基本款将在本土生产。再比如李宁最近与品牌管理公司Iconix合资运营的以芭蕾舞起家的美国品牌Danskin,其计划也是一部分进口,价位高于耐克、阿迪。

在品牌如何影响到消费者这个问题上,现在的做法更是与上一个时期的硬广为主的模式有了很大区别。迪桑特的主要产品线包括冰雪运动装备、综训和女子健身,它将会通过与高端滑雪场、健身房的赞助和合作来贴近精准消费群,进而运营受众社群——可能有少量在线广告投放,但是不会投放电视广告。Danskin则是以芭蕾这个品牌基因为出发点,延伸到女子健身、女子日常运动休闲着装这一系列,走生活方式品牌的路线。

也就是说,静态的品牌已经无法与消费者建立起良好沟通,而是必须以某些场景为载体,这些场景可能是一个固定空间,也可以是一个赛事活动,围绕这些“IP”的延伸,为产品的存在找到理由。

对于运动品牌来说,要么自创IP,要么就与强有力的IP进行合作。目前正在中国进行品牌重塑的Reebok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通过与Crossfit、Spartan Race等IP的合作获得了新的机遇,甚至决定彻底抛掉“运动品牌”这个叫法,精准定位为“健身品牌”。

回到闽南运动品牌,在多品牌战略的新阶段,还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团队的学习和升级。举一个例子,鄂尔多斯曾经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卖给公务员的羊毛衫品牌,虽然价格不菲,但是品牌形象并不高端。但在其创始人二代接班之后,彻底改变了做法,开店也选址在奢侈品牌旁边,选用有外资、奢侈品牌经历的团队,往高端时尚的方向转型。

迪桑特和Danskin的做法一开始就有了一丝类似的意味,这两个品牌都将总部放在上海,团队、供应链也都与主品牌有所区隔。闽南运动品牌里,大多数也快到了二代接班的节点,或许多品牌战略也将为他们提供练兵场所。到时会是一个真正的新时期,让人有些期待。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


144173957711689136.jpg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