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NBA的都知道,不少球员会在合同续约前一个赛季打出超越自己以往水准的表现,用数据的爆发换得一份数额可观的合同,拿高薪赚大钱。
其实不止球员续约,所有生意都一样,上货架之前尽量包装得光鲜亮丽,才能卖个好价钱。
今年是CBA的合同年。
这个赛季结束后,篮管中心与盈方在2012年续签的5年合约即宣告到期,不管谁来接手,CBA联赛的商业开发将都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件事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在下一份合同中,CBA联赛这一品牌能为他们换来多少价值,这个赛季的表现至关重要。
10月19日上午,2016-2017赛季CBA联赛工作会议暨联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亲自做了报告——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为CBA联赛站台。2个多月后,信兰成即将年满60岁退休,中国篮球也势必迎来一位新的掌门人,而这位新掌门的首要工作,恐怕就是完成CBA商业开发权益的顺利交接。
业内对CBA未来几年商业价值的判断也分为两派,一些人认为不会弱于中超的5年80亿,甚至可能更高;另一派则觉得再找一个天价买主不大现实,CBA还无法与中超并驾齐驱。但不管哪一派都认可,新的商务开发合同一定会比当下这份每年3.36亿大得多。
但想卖个好价钱,首先得拿出点真材实料。
作为近年来CBA最成功的外援,马布里在备战训练中指导队友,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个CBA赛季
联赛的观赏程度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在新赛季的变化当中,有一些微妙的规则改动,体现着管理部门对于提高观赏性的努力。比如将半决赛赛制从此前的五战三胜制调整为七战四胜制,以及将此前饱受诟病的总决赛2-3-2赛制调整为更加合理的2-2-1-1-1。赛制的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比赛变得更有悬念,但联赛水平并不会因此改变,值得庆幸的一点反而是易建联没能留在湖人,即将返回CBA,新赛季的CBA联赛有点意外地找回了最具号召力的本土球员。
相比于规则的调整,赛事转播因为新赞助商的介入也将有一些变化。CBA联赛官方合作伙伴搜狐、PPTV将与新加盟的暴风体育和阿里体育,在PC及移动端转播CBA联赛的部分比赛;新增OTT转播权益的PPTV,本赛季将与乐视、腾讯在OTT端转播CBA联赛部分比赛;暴风体育还将首次尝试使用VR转播技术,相比原有的观看模式更具现场感和互动性,为球迷提供多方位的观赛体验。这也是CBA新赛季在转播服务上一个新的尝试。
最关键的还有吸金能力。在合约的最后一年,盈方中国不遗余力地寻求商业赞助,力求在失去这棵摇钱树前最后赚上一笔,在客观上也提高了联赛的商业价值。相比上赛季,新赛季CBA又新增了暴风体育和京东两家赞助商,截止到10月19日,赞助商总数达到了24家,另有3家标志产品合作伙伴。
上海队签下了新的冠名赞助商,新赛季他们将更名上海哔哩哔哩大鲨鱼队。
此外,CBA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作为行政主管单位的篮管中心没有自欺欺人,在其对上个赛季的总结中,毫不讳言发生的诸多问题。包括常规赛八一主场迎战福建的群殴事件;总决赛第三场四川球迷在球员下榻的酒店与辽宁队球员发生的大范围冲突;“京骂”从北京主场逐渐蔓延到多个赛区;裁判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日趋发展的联赛水平不匹配等。从总结的态度上看,这些问题势必成为新赛季整治的重点。
总之,这一切总总努力,都是为了让CBA联赛的品牌价值在这个赛季得到最大化的增值,以求在新的商业谈判中,打造中国体育产业又一份足以载入史册的巨额合同。
没人怀疑CBA将会在下一个合约周期内签下一笔天价大单,问题只是最终数字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而已。事实上,对于一份长期的商业开发合同来说,签约时的“天价”,很可能在执行到最后两年时蜕变成“白菜价”,这道理一点也不难懂。2012年盈方以3.36亿的价格获得CBA联赛5年的商业开发权时,很多人都觉得这公司疯了——要知道,在2005年盈方上一次签下与CBA商务推广的7年长约时,每年只需要付给中国篮协650万美元(约4000万人民币)的费用。
然而,当李宁奉上5年20亿元成为CBA战略合作伙伴,CBA单年签下6.3亿的赞助大单时,所有人都只能敬佩马国力的国人胆略和高瞻远瞩。
看过这些已成历史的辉煌,人们更加关心下一份合同能将CBA带到哪里。
与联赛发布会一同公布的,还有佛山龙狮、天津荣钢与江苏同曦三家俱乐部正在申请新三板上市的消息,这代表了CBA投资人转向资本市场寻求更大收益的新动向。其中动作最快的佛山龙狮,已经发布了转让说明书,将自己的财务现状赤裸地摆上台面。
尚未到来的新合同,也成为了这家公司试图说服潜在投资者的最大筹码。
佛山龙狮在转让说明书风险因素一栏,长长地列出了15项投资该公司存在的风险,包括持续亏损的风险、球队战绩不佳的风险、短期内难以盈利的风险、核心球员培养成本上升的风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负的风险等。报告显示,该公司的最主要收入来自CBA联赛委员会向20家俱乐部拨付的联赛经费,在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1-5月三个周期内,公司的联赛经费收入分别为1718.10万元,1112.70万元、800万元,占主营业务的收入比例分别为63.80%、49.62%、64.45%。而在这三个周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53.93万元、-2618.30万元、-473.21万元。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佛山队的门票收入,在此前提到的三个周期内,分别只有157.08万元、112.04万元和99.46万元。
短期内,该俱乐部可预计的大幅收入增加同样也来自于联赛经费的提升。在“公司收入的来源拓展”一项中,第一条就是“版权价值上升 联赛经费收入增加”。
佛山龙狮的情况算不上个例,另外两家提出新三板上市的俱乐部,天津荣钢和江苏同曦跟佛山队状况类似,都属于每个赛季战绩和经费都排名下游的球队。对于这些俱乐部来说,改善经济状况的需求迫在眉睫,而最现实的重大收入增长点,就是寄望于外来新版权合同带来的联赛收入增加。
因为80中超的先例,CBA的未来也被憧憬得格外美好。
从联赛角度来讲,正在注册中的CBA公司的责任就是孕育这种未来。按照现有的CBA联赛管办分离计划,CBA公司将在盈方的合同结束后,分为“两步走”逐步接过CBA联赛的整体运营权:第一步是中国篮协把联赛商务权、赛事推广权授权给“CBA公司”;第二步是中国篮协将竞赛组织等办赛权授权给“CBA公司”。待授权全部完成后,“CBA公司”将全面负责联赛运营,包括组织、裁判、开发、推广等业务,中国篮协执行监督管理、业务指导。
全面彻底的“管办分离”是一个太遥远的命题,在当下,多数人盯着的还是未来数年内CBA商务开发权这块巨大的蛋糕。之前,盈方通过联赛商务开发摄取的巨大利润让每年赔钱经营俱乐部的投资人们甚为不满。作为联赛主体的他们,自主掌握的商务权益少得可怜,能卖钱的基本上只有球队冠名一项,大致在1500万上下——比起每赛季数千万乃至多达上亿的运营投入,这点钱实在是杯水车薪。一方面自己每年搭着几千万的亏损,另一方面看着掌握商业开发权的盈方获取上亿的利润,俱乐部自然无法满意。
现在,这份旧有的“不平等条约”已经进入了最后一年,新时代即将到来。
20家俱乐部将在CBA公司中占有70%的股份,未来,由俱乐部掌握一定话语权的商务开发也将验证CBA究竟能否成为一个让投资人赚钱的联赛。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