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多年的篮球迷和篮球记者,秋天总是比较无聊的,比如说今年,NBA总决赛6月份结束,CBA赛季更是由于奥运备战在3月份就打完收工了,在奥运会结束、NBA还没有开赛的这段漫长的秋天,其实是没有什么比赛可看的。别跟我提那些商业比赛,这些加起来都赶不上一场NBA常规赛的强度。
不过,最近在中国篮球产业里一系列腥风血雨,让局面变得不一样了。
国内方面,NBL总决赛首次在央视实现直播,极大扩大了这个联盟的影响力,虽然比赛的节奏和水准与CBA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智美等专业体育公司介入营销之后,NBL在宣传、包装、整体运行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填补国内市场CBA空档这一角色,将来有希望进一步强化。
国际方面,基本上所有优质IP都瞄向了中国市场,三家巨头NBA、FIBA和欧冠篮争相发布针对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得不亦乐乎。在这其中,NBA在中国市场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垄断地位,最近在香港的媒体版权又卖出了5年超过1亿美元的天价;欧冠篮在去年签约华录百纳后,仍在寻找一个爆发点,这两个话题均有很大的文章可做,后续会一个一个解读,限于篇幅,今天先说说表现相当积极的FIBA。
说实话,FIBA这些年的日子过得挺苦的,与国际足联大包大揽不同,篮球领域的NBA和欧冠篮都基本上不服管,在NBA和欧冠篮的两面夹攻之下(尤其是赛期长达8个月的NBA),以洲际比赛、世界大赛赛会制为主打品牌的FIBA从前只能靠每两年一届的世界大赛刷存在感,作为一个国际单项组织这种局面属实够悲惨的。于是路越走越窄的FIBA决定改变,2015年亚锦赛上,FIBA宣布做出重大改革,这一改革代表着国际篮联逆境求生的一种应激反应,也必将对国际篮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这项改革比较复杂,我在去年的长沙发布会之后也研究了老半天。用大家都能看得懂的话来说,可以这样概括,这套世界杯预选赛体系的特点是取消了以往世界杯(前身是世锦赛)预选赛的赛会制,而改成了主客场制,从而拉长了比赛赛程。另外,由于世界杯由24支队伍扩军至32支,因此亚洲区的参赛名额也从3个增长到亚洲和大洋洲共有7个。
这样的赛制大大拉长了国家队比赛周期,FIBA表示这是跟NBA沟通后的结果,但同时FIBA来到长沙的代表科勒表示,在NBA的赛期,不会强制要求NBA球员回国效力。还记得当时我曾经在发布会上问科勒,NBA球员不参赛,会不会影响国家队比赛质量,科勒顾左右而言他,只是说了一句“在NBA之外,我们也有很好的篮球”,并举出了委内瑞拉打败加拿大夺得美锦赛冠军的例子。其中的无奈,可以明显感觉到。不过,FIBA毕竟迈出了这一步。
不管怎样,面对号称拥有3亿篮球爱好者的中国市场,FIBA开始寻找各种合作,最新的一个合作伙伴就是腾讯。20日,FIBA和腾讯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在此前签署的全终端媒体转播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未来9年腾讯将成为FIBA的全球顶级合作伙伴,双方将在社交网络、网络支付、社交游戏、电商等四个品类上开启全面合作。届时腾讯旗下包括QQ、微信、企鹅直播、微信支付、腾讯游戏等品牌及应用都将在FIBA赛事中享有相关权益。
腾讯在篮球圈里面确实是越整越明白了。说实话,当腾讯刚开始拿到NBA的5年版权的时候,我并不是十分看好,因为从腾讯并不是最早耕耘NBA市场的,无论是最早转播NBA的央视,还是体坛周报、篮球先锋报等等报纸,还是搜狐、新浪等传统门户,都要比腾讯在NBA上有更多的积淀,但在体验了腾讯NBA转播的质量和配套服务后,我毅然决然地企鹅的会员,并一直续费到了明年,在IP的精耕细作方面,腾讯的例子挺值得借鉴的。
我很期待FIBA和腾讯合作所能碰撞出的火花,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说:“篮球项目对于腾讯的意义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已经把篮球卷入我们大部分核心的产品,我们有信心基于这样一个合作,使篮球运动能够深深地植入到中国互联网中。”可以预见,借助NBA方面的经验和团队,腾讯必然不会浪费国际篮联这样一个优质资源,能做出什么东西来非常令人期待。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篮球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拓展,分工也将更加细化,如此庞大的体量,绝对不是一家或几家公司企业能够消化得了的,比如说NBA,上游的球队管理运营,核心的赛事转播、数据服务,下游的衍生品生产等等都有不同的公司在做,在中国的未来市场中,应该也会如此。
在这种在IP互相竞争,转播商互相竞争、产业链上各个链条都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受益最大的肯定是球迷,在这种条件下,球迷的关注作为一个稀缺资源,会得到相对优厚的对待。
NBA、FIBA、欧冠篮、CBA、NBL……能看的比赛多了,优质的转播也多了,对于篮球迷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寂寞的秋天。
作者简介:林德韧,参与过2014年巴西世界杯、2012年伦敦奥运会等数十项国际、国内赛事现场采访报道,从2015年开始进行体育产业深度调研。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