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的史册中,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将被如何评说?成功还是失败,这仍需要时间的检验。
但确切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令人稍感宽慰的事实:在乱象频出的奥运承办史上,里约奥运的超支数字远不如此前大多数时候那样来得碍眼。
超支已成常态
HowMuch.Net,一家专门分析开销信息的网站,借助牛津大学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历届奥运会预算的研究,将得到的数据可视化,制作而成了上面那张图表。
研究发现,在1968至2016年间,奥运会超支的平均比例高达惊人的156%。这说明,至少在预算这一层面,里约奥运会取得了相对的成功,尽管“相对的”也意味着51%的超支。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仅仅是围绕着体育相关的范畴,比如花在场馆建设以及运营上的开销。而间接成本,比如交通系统的升级,或是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则没有归到预算之内。一方面这些数据很难得到,另一方面它们通常并不可靠。此外,有几届奥运会没有出现在研究报告中,因为主办方并没有对外公布完整的花销数字。
喜忧参半的现在与灰暗的未来
对赛事组织者而言,好消息是超支的比例总体上是在逐步走低的。
1976年的蒙特利尔夏奥会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720%的超支让这座城市在接下来的30年间都未曾摆脱债务的阴影。1980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324%),1992年的巴塞罗那夏奥会(266%),以及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奥会(277%)也均严重超支。
而最近的几届,除了2014年索契冬奥会超支达到289%外,都在控制超支这件事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自1998年以来,平均超支比例降到了仅为73%。
坏消息是,尽管超支比例得到了控制,但总体的开销仍在持续上涨。组织者们只是得到了片刻的喘息机会,现实依旧严峻而充满变数。
最后,让我们谈谈奥运主办方们要面对的灰暗的未来。
研究发现,就特大工程而言,奥运会的超支问题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在所有特大工程项目中,奥运会的平均超支比例是最高的,高达156%。相较而言,牛津大学教授Flyvbjerg等人于2002年研究发现,在主要交通项目中,道路、大型桥梁以及铁路建设的超支比例分别为20%、34%和45%;Ansar等人则于2014年得出结论,在大型水坝项目中的平均超支比例为90%。
然而,这其中最大的差别恐怕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时候都在围绕着预算之内做文章,而奥运建设则像一列没有归途的列车,在预算的深渊中渐行渐远。
或许,也只有在奥运建设这一充斥着靡费气息的语境之下,里约奥运才会取得预算上的“胜利”。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