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的运动健儿们争金夺银,为国争光,他们优异的表现背后离不开其他工作人员的付出和支持,其中运动后的康复就是很重要的一环。
在本届奥运会中,动能趋势(北京)康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派出了一支服务团队,进入到奥运村为中国运动员进行按摩放松、热身激活和恢复,同时配置国际顶级加快康复再生设备,帮助运动员进行物理康复治疗,提高恢复效率。
动能趋势方面透露,一般人会认为运动中的碰撞和摔倒是导致受伤的罪魁祸首,但实际上在射击、网球、田径、举重和游泳的项目中,超过40%的受伤是由运动员疲劳的肌肉和关节所致。奥运会期间,至少10%的参赛者在训练现场和实际比赛中受伤,超过40%的受伤是由运动员疲劳的肌肉和关节导致的。大部分运动员都会出现损伤,多少积累性的疲劳损伤,如果训练后不及时放松,就很容易导致这类问题。
北京时间8月23日下午,动能趋势在北京市望京SOHO举办了“奥运服务保障表彰新闻发布会”,三位参与了奥运服务的专家分享了里约之行的感受和体会。动能趋势副总黄鑫讲述了里约之行的前期准备和具体工作;康复技术总监汪黎明博士介绍了里约服务的康复保障服务;特聘技术专家,北京体育大学王卫星教授(同时也是中国男篮体能教练),讲述了为历届奥运会提供体能训练服务的故事。
▲北京体育大学王卫星教授
以下为王卫星教授的分享:
30年以来,我做的事情非常单一,单一到就能用两个字概况:训练。现在就讲讲我这30年执教过程中带过的优秀运动员,但这里只讲奥运冠军,而且只讲夏奥会冠军:
陈中:这位运动员年轻的媒体人可能不认识她,因为体育就是这么一个竞争激烈,而且迭代非常快。这个运动员我接手的时候1997年,跆拳道刚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国家四处在找人,找的第一波运动员里就有陈中,来自河南,之前是打篮球的,但经过三年训练,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也是首次列入奥运会的项目,就拿到冠军,04年又蝉联。
这个运动员当时很遗憾,我们目标是三连冠,最后因为伤病倒下来,她的膝关节后交叉十字韧带断了,但她还坚持了5年,拿遍了世界所有冠军,那如果有现在的康复支持,我想她的运动寿命一定可以延续。
孟关良/杨文军:这两个运动员2004和2008年夺得奥运冠军(双人划艇),同时我们在这个项目备研的课题上也得到国家科技部的二等奖,这个项目在训练过程中间我们是依靠科技的力量还有整个团队的力量帮他们。两个人配艇只有4个月的时间,两个人确实各自有非常强的运动能力。
邓琳琳:这个运动员也是两届奥运冠军(2008和2012平衡木),最后也是因为伤病,当然在体操届因为年龄增长身体发育,无法承载复合的训练。邓琳琳,08年队长,12年也是队长,这在我国体操项目上相当难得,一个小女孩参加两届奥运会同时拿下两届奥运会冠军。
讲到这里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执教这么多项目,这届奥运会我是一个队的教练,过去是三个队的教练。
陈若琳/曹缘/张雁全:这三个运动员应该有熟悉,当年这些小孩年龄很小,这都不是临时带的运动员,最起码有过系统训练一年以上。
吴静钰:这个运动员,这届真的很遗憾,我一直说她肯定能夺三届奥运冠军,长相非常柔弱的感觉,但打法非常凶悍,08年12年两届奥运会冠军,我带她的时候也非常小,早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林跃:这个运动员当时我承载的压力是最大的一次,本届奥运会冠军同时也是08年冠军,这个是当时体育局副局长亲自给我打的电话,因为他承接的项目是田亮的项目,压力非常之大。就在08年3月,加拿大的比赛中,整个动作跳不出来了,很着急。着急什么?不是金牌问题,而是整个陕西打的电话,为什么不让田亮参加,有这样压力。找到我的时候,离比赛只有3个月,那就死马当活马医。
几个动作一经测试,第一个这一年身高长了将近10公分,10米跳台转体速度达不到;第二个跳水运动员做了很多腹肌训练,但展体那一下力量支撑太小;第三,跳水是一个爆发力结果练成耐力项目,所有动作做的匀速的。当时我问周继红什么时候比赛,我说好给我6-8周时间,不能比赛,然后交给你。最后,08年奥运会拿了冠军,这就是体能训练的作用。那么这一次又拿了金牌,别看只是半年训练,但是打下的基础非常好。
雷声:这个运动员是这届的棋手,但这届成绩非常一般,之所以能扛旗是因为上一届的红利还在,他是上一届奥运冠军。这个项目非常不容易,他一直是欧洲人的项目,但他凭着自己的实力伦敦奥运会拿到男子花剑的金牌。
中国男篮:这次男篮打得并不好,那是你们认为的不好,我们心里有数的,知道有这种结果,当时就说能赢一场就行,结果那一场没赢下来,对委内瑞拉那场,这就是男篮现在的实际水平,什么也不用说。当然有些小的环节做的不够好,你到欧洲看一看,美国打的是个体能力,塞尔维亚战术意识是最好的,打得最合理;西班牙好在整体技术最细腻;澳大利亚对抗能力好;我们练的对抗也不少,但不在一个档次里。所以不管大家怎么骂,我们都能接受,好在我们这一次年龄是最小的,身高是最高的,给我们点时间。虽然我们这次成绩不好,但在三项主要数据上,有两个人入选了三项,易建联的投篮、得分,篮板,还有郭艾伦的助攻。我希望大家有点耐心。
另一个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间,在这么长的集训当中,没有因为伤病减员,由于这次比赛之前我们团队对球员做了筛查,在诊断过程中给了我们怎样防止伤病的训练手段,感到受益匪浅,在此深表谢意。
表彰大会结束后,动能趋势董事长王为实进行了医体结合生态平台战略介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动能趋势将在技术服务、产品战略、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四个方面开拓创新。随后,动能趋势与复华哈佛进行了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未来将先进的运动康复理念MTT引入复华哈佛生命的系统。
▲动能趋势董事长王为实
会议结束后,懒熊体育采访了动能趋势董事长王为实等嘉宾,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
懒熊体育:动能趋势在大众的运动康复方面的业务,接下来有哪些计划?
王为实:一个是商业康复中心,这与复华会有个合作,今年北京会开2-3家,全国至少开10家,这可能还是偏高端的。做完之后,还是要通过智能设备研发,还有系统平台数据化、标准化的合作,最终给到家庭。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来看,看完回家怎么弄,给你一个智能硬件,再给个方案,跟着方案让更多人享受家庭化的服务。
懒熊体育:商业康复中心,服务的定价是怎么样的?
王为实:国内各个定价不一样,大概有1000-3500一个小时,也有根据需要调整的身体功能,来进行打包,比如一周多少次一周做几次。或者是按年,比如一年几万这种费用来完成一年服务,听起来有点高,但我们能保证的是你能再运动30年,达到的目的跟价格来比是很值得。
懒熊体育:在康复中心,给大众服务的康复师和服务运动员的是一样的吗?
王为实:和运动员是一样的,但是级别会有调整,比如给运动员服务,运动员的耐受能力和功能出发点和老百姓不一样的,我们会结合日常老百姓需求功能点和康复痛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懒熊体育:现在你们团队里有多少康复师?
王为实:实际上现在中国最缺的是康复人才,我么怎么解决?首先我们有最好的康复医师,我们也有康复治疗师团队,甚至在康复医师外还有康复医师集团,在全国不同城市用同一套体系为大家治疗。在康复技师和医师培养上,我们有一套标准化、流程化、可复制的体系,通过体系和现有康复师结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康复人员。我们现在康复医师有十几个人遍布全国,自由康复师在北京有10个人左右的团队,每年团队不下15场,跟积水潭医院、北医三院合作,跟全国各地区康复医院合作培养康复人才,这都是我们今后可以调动的康复人才。
懒熊体育:全国这十几个人是医院里的康复主任这种级别?然后他们去带他们的人?
王为实:是康复主任或者副院长以上级别,他们本身是培训师,用一套系统跟企业结合在一起培训更多康复师。
懒熊体育:这个标准非常重要?将来康复师的执照是怎么样?
王为实:这个是德国公证的,MTT治疗师资质,有这个资质可以去德国从事康复治疗师职业,这是一个职业资格认证。我们有了康复医师集团,有了大数据,有了标准化系统,实际上我们在做标准化系统的本地化工作,把它做成CMTT,更加符合中国人操作习惯的,很多中国传统的元素比如拔罐,都会融合进去,有这套体系之后我们再去辐射到中层和最终的家庭。
黄鑫:我们也做教育,像成都体院医学系,这些从学生时代就接触选修课,也签了战略合作伙伴,校企联合这种落地,将来不排除像北体康复中心、广州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等综合起来,从医生层面、治疗师层面、教育层面几个方面着手来做这个事情,真正形成顶层建设是医疗、医院,中层可能到康复中心,基层可能到社区,最后可能到健身中心、俱乐部。
懒熊体育: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有没有可能通过一种方式,推广给普通的运动爱好者?
王卫星:水平高是实施的对象高,对普通人科普性的就够了。科学研究一个是研究成果,一个是普及传播,奥运团队取得的宝贵经验一定要跟大家分享,我们要把最前沿的东西,受惠于最朴实的人群,现在你们有自己的健身方式,那就要有自己的体能训练方法。
黄鑫:传播方式可能很多,一个是培训,比如针对跑友、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各项素质不一样,针对普通大众我们解决基础问题就可以了,将来形式很多种,比如工作坊,但凡有场所、平台,大家感兴趣,大专家也能解决小问题。
王为实:我们在线下,比如夏季跑步人群多,我们会考虑合作工作坊带领大家做体能康复,当然还有网球、高尔夫等项目。对于冬季来讲我们针对2022冬奥会,在崇礼或者比较大的滑雪场,会做宣教型的体能康复工作坊,这个已经在计划当中。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