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需要更换模式,知名网站给出三大改进建议

2016-07-15观点瑞那提

1jpg.jpg


“里约奥运会是一场非自然灾害,”纽约时报最近写道。


作为一名花费二十多年的时间研究现代奥运会并撰写有关新闻报道的记者,我对纽约时报的宣判毫不惊讶。这无非印证了在2016里约奥运会开幕数月甚至数年之前人们做出的一个预言。


尽管里约自身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寨卡病毒,一系列其它问题近来也开始困扰每一个奥运会主办国,如猛涨的成本,以及人们对于快速建造大型设施对自然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的担忧。


似乎奥运会已经变得如此庞大、如此昂贵、如此复杂,以至于单一一座城市无法成功举办。那么对策是什么呢?监管奥运会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应该将不同体育项目的比赛分散在全球各大城市举行。


对于一项传统上专门是为了庆祝一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与巨大成就的国际盛事,这样的对策也许显得不着边际。但是从19世纪末国际奥委会第一次组织举办奥运会以来,这个世界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现今,一个“去中心化”的奥运会是确保民主国家的群众支持在当地举办奥运会的唯一对策。并且,如果国际奥委会愿意利用科技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奥运会完全有可能变的更加引人注目,也能更加高效的完成其使命。


接近临界点


2.png


讽刺的是,奥运会是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名满天下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巨人症”。


自1980年以来,夏季奥运会举办的赛事数量增长了50%,参赛的运动员和国家数量翻了近一番,而为了使奥运会正常运行所需的工作人员数量增至原来的三倍。超过一万名运动员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工作人员则达到了35万人次。


如此一来,成本飞涨也就不稀奇了。算上可以估量的预算超支,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账单高达200亿美元(约1300亿人民币)。而麻烦总是不期而至,今年巴西政府宣布削减财政支出导致里约热内卢的基本医疗服务严重匮乏。在如此窘迫的情势之下,里约州州长最近不得不宣布政府进入财政紧急状态,来获取急需的资金。


世界上愿意并且有能力以目前的模式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微乎其微(似乎还在渐渐减少)。而有意愿并且有能力举办的那些国家常常难以代表奥运会的核心理念:通过体育运动,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基本人权。


减轻负担


在2014年,国际奥委会考虑过一系列重建奥运会的提案。其中一项提案呼吁奥运会每个体育项目分散在世界不同城市举办,但被视为太过激进而遭弃用。


但是采用这项提案将带来的优势数不胜数。最起码,有意愿和有能力举办单一项目奥运会的城市是成百上千的。


可以预测,不同的城市将竞选举办在当地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而场馆设施也是早已就位的,这无疑将大大削减开支,并且避免破坏环境。举例来说,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曾举办过2010年的世界马术锦标赛,在这里举办奥运会马术项目比赛是在理想不过了。同样的,英国的曼彻斯特拥有世界一流的自行车赛场地,在这里举办场地自行车赛是物尽其用。


一个“去中心化”的奥运会能一次性解决比赛之后场馆闲置的难题,建成这样的场馆常常动辄大量资金,而奥运会过后往往又无用武之地。希腊雅典的一座垒球奥运场馆在奥运会结束的第一时间就被废弃了,因为垒球运动在希腊并不流行。如果雅典的这座垒球场馆是在美国佐治亚州,那么它在几十年内都将是当地人民的宝贵资源。


3.jpg


放宽了说,这样的调整将使奥运会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盛事。以现有的模式,无数国家永远也无力承担举办奥运会的开支——肯尼亚、泰国、智利,但它们完全有能力举办单一项目的奥运赛事。与其让奥运会成为由单一强大国家举办的宣扬民族主义的场合,不如让其成为一项庆祝人类多样性的盛事。电视观众可以观看在内罗毕举办的田径比赛,在曼谷的羽毛球比赛,或者在圣地亚哥的铁人三项赛。


推进使命


这样一来,推进国际奥委会促进世界和平、维护基本人权的使命将不再是难事。


运动员的数量一旦得到控制,任何奥运场地的负担都会大大减轻,国际奥委会甚至可以安排所有体育项目的参赛选手在颁奖典礼之后逗留一段时间。


试想一下,奥运会运动员换下国家队队服,换上一致的奥林匹克运动衫,这时他们不在为国家和奖牌征战,而是为了享受体育的乐趣而比赛,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可以成为队友。性别平等——又一项国际奥委会宣扬的理念可以被实现,男女运动员可以组成一支队伍。


通过当地的社区,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将得到直接切磋交流的机会。在陆上曲棍球是全民运动的国家,由奥林匹克曲棍球运动员代表参赛的儿童教学诊所比赛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


这种新模式映射了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以来世界经历的改变。在19世纪末期,观众需要亲临现场才能观看奥运会,而当时的旅行是极其耗时和费力的,但今天大量的观众可以在电视和网络上观看奥运会。这使得一个“去中心化”的奥运会不仅可能实现,还更为优越。比起延时收看,体育比赛永远是实时收看更佳。而奥运会体育项目若分散在世界各地,任何时区的观众都可以实时收看一系列的比赛。


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同一时刻齐聚一地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盛大景象仍然可以通过将身处不同参赛地点的运动员空运至典礼现场而得以保全。


这样的典礼可以永久固定在一个地点举办,从而成为奥运会的灵魂圣地。国际奥委会坐落的瑞士洛桑,或者奥运会近3000年前的诞辰地——希腊的奥林匹亚,都是理想的地点。


将奥运会的比赛分布在世界各地无疑是大胆向前迈出的一步。但疑难杂症不能由小修小补解决,里约奥运会不堪重压的例子提醒国际奥委会是时候放手一搏了。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编译自知名网站The Conversation,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


延展阅读:


NBC耗资12.3亿美元买下里约奥运版权,奥运还没揭幕就已经回本


从美国脱口秀中的吐槽,看里约奥运会面临的几大难题


Kinsa捐赠智能温度计,助美国奥运团队抵抗寨卡病毒


效率堪忧!奥运开幕临近,但里约奥运的地铁却还没完工


里约奥运会临近,您过的还好吗?


WeChat_1467865229.jpeg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