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身行业经历剧烈变革的十年里,乐刻运动从一家小型健身房起步,逐渐成长为拥有多个子品牌、覆盖全场景的运动平台。在十周年之际,乐刻创始人韩伟和夏东接受了媒体采访,分享了乐刻的现状、战略布局以及对行业未来的思考。
多品牌矩阵:满足全场景健身需求
4月14日,乐刻运动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发布多场景品牌矩阵,加速布局细分市场以满足多元用户需求。乐刻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夏东表示,未来将用“2+n”平台矩阵达成“百城万店”的目标。
该矩阵以“乐刻健身”和“FEELINGME乐刻私教馆”为核心,并拓展出面向新兴市场的“闪电熊猫健身”、体能社区“FitTribe飞踹运动”、瑜伽普拉提馆“YOGAPOD小瑜荚”、专业铁馆“LOVEFITT拉飞”、新一代大型健身房“Recore无限核子健身”等多个子品牌(即“n”)寻找增长点。
目前,乐刻已在全国40城拥有近2000家门店,累计注册用户超1400万。
夏东表示,乐刻从未刻意区分“高端”与“大众”,而是从用户需求出发,围绕便捷性、性价比和服务体验定义每个品牌。
乐刻健身是乐刻的基石品牌,以月付制、一卡通用和丰富的课程体系为核心,目标是在全国形成“一公里健身圈”。闪电熊猫则是针对下沉市场的尝试,采用“月卡+一对二私教包月”的模式,探索新兴市场的可能性。FEELINGME则聚焦工作室业态,推动小型健身房的品牌化和连锁化。
此外,乐刻通过大型俱乐部无限核子Recore和以铁馆为主的Lovefitt两个品牌探索新市场。夏东坦言,乐刻没有这一类场地的的运营经验,但认为这一业态仍有市场空间。Recore以月付499元的定价、增大场地面积和强化团课为差异化点,试图在成本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
而闪电熊猫是乐刻对下沉市场的试探。夏东认为,下沉市场的健身需求正在崛起,人均GDP和生活方式逐渐接近一二线城市。乐刻通过闪电熊猫探索下沉市场的定价、产品组合和获客半径,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规模。
韩伟则多次提到“健身平权”的理念。他认为,健身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像“让所有纺织女工都穿得起丝袜”一样普及。乐刻的目标是通过规模化和数字化降低成本,让更多人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健身服务。这一理念也延伸到乐刻的其他业务,比如与轻食品牌FOODBOWL超级碗、桔子酒店合作,并参与共建杭州邻里中心一站式大型多元运动空间等。
数字化能力:乐刻的核心竞争力
乐刻从创立之初就将数字化作为核心能力。夏东表示,乐刻的数字化不仅仅是ERP或BI系统,而是将业务完全在线化。例如,用户在乐刻完成一节私教课后,系统会实时完成分账,教练当天就能看到收入。这种在线化能力让乐刻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优化运营效率。
乐刻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例如,推出“教练分”和“门店分”系统,将教练的专业能力和用户评价量化,并在APP中展示,帮助用户选择更适合的教练。此外,乐刻还尝试通过AI技术优化私教服务,例如用AI辅助生成训练计划或识别用户动作,降低私教服务的门槛。
乐刻正在探索线上私教业务,通过AI技术降低私教服务的价格。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完成训练,AI会识别动作并提供反馈,教练则负责更精细的指导。乐刻希望将私教服务的价格降到39元/月,让更多用户能够负担。
这一业务的核心是提升教练的效率。传统私教一次只能服务一名用户,而通过AI辅助,一名教练可以同时服务更多用户。乐刻计划未来开放平台,吸引更多教练加入,形成“去中心化”的私教生态。
挑战与未来:从健身房到运动生态
尽管乐刻在多品牌和数字化上取得进展,但挑战依然存在。夏东坦言,乐刻对大型俱乐部和瑜伽馆等新业态仍在学习阶段,组织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韩伟则提到,乐刻的目标是成为“运动生态公司”,而非单纯的健身房连锁。未来,乐刻可能会涉足更多领域,例如羽毛球馆、酒店健身房等,但核心仍是围绕用户需求构建全场景的运动服务。
对于行业未来,夏东认为,月付制已经成为主流,行业的信任度正在逐步恢复。乐刻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推动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夏东则表示,竞争是常态,乐刻更关注如何通过服务和效率赢得用户。
乐刻的十年,是中国健身行业从混乱走向规范的缩影。从国民健身房到全场景运动生态,乐刻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未知。未来,乐刻能否实现“百城万店”的目标,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仍需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乐刻的数字化和平权理念,正在为行业带来新的可能性。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