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龙年),我想跟自己谈谈 | 韩牧专栏

2024-02-17 观点懒小熊

前段时间,看到懒熊的后台有用户留言道,问我为什么2024年的“新年专栏”没有写?


的确,我在2022、2023都写了专栏——「我想跟自己谈谈」,那么,2024是不是也应该谈谈?


哈哈,坦白说,就2023年的市场大环境有什么好谈的。


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我在这一年被一个朋友反复提起一件事情,他在厦门,有天晚上跟几个朋友一起喝红酒与抽雪茄,其中有一个人问起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然后,他有点激动地说:“雪茄不好吗?红酒不香吗?这难道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与价值吗?”


这姑且当个段子吧,跟意义与价值相比,这一年愉悦自己很重要。因为不管是从历史还是其他维度来看,咱们真的活得太苦、太累、太压抑了,而且没有改变的可能性。


当然,我之所以没有写“2024,我想跟自己谈谈”也是因为时间太紧张与“压抑”了,几个大活动同时并行筹备与举办,再加上其他内外部的事情,真是分身乏术。


现在好了,忙完了这些,迎来假期,可以在新春的各种祝福声中——来谈谈了。


2023与大干一场


对于我个人来说,对2023年的开头还是无比乐观的,我跟不少“乐观派”一样,本想大干一场结果真的被“大干一场”了。


我对2023年的错误判断,让我不仅在业务会以及公司月会上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进行批评,这种批评也是毫无保留的。但仅有批评还是不够的,在经历上半年大环境与体育行业的冷淡后,下半年进行调整就陆续恢复过来,甚至有了更好的逆势增长。


那么,如今再来看2023年的话,稍微比较冷静、客观了,但感受最深的还是咱们的经济,如果再用简单方式就想回到过去那种状态,几乎不太可能了。大环境的变化到底会朝哪个方向走,我等凡夫俗子肯定是决定不了,但比较明确的是,以后“紧日子”会越来越多。


年底时,我在听员工述职,懒熊的95-00后已经达到了39%,我在听这个群体的整体对未来基本两个关键词:焦虑、迷惘


年轻人对当下比较焦虑,对未来没有希望。我就想起我那会儿上大学以及快走出校门的状态,十七八年前,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我也会对跟校园不同的环境有一定焦虑、不安全感,但更多的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动着自己:一定要证明自己。


回到2023年,如果我们的年轻人是这个状态,那么,对于我的公司、管理、体育以及未来要做的事情可就是个大课题了。尤其对于我们公司已经有40%左右的95-00后的年轻人来说,我们怎么才能跟年轻人一起去远方,或者说,年轻人怎么愿意跟我们一起去远方?


想想都是,如果说2023年是一个无比艰难的一年,那么2024乃至未来只会更难,在资源更少、机会减少、赚钱更难、工作更苦的情况下,新的冲突与难题必然会一次次出现。


问题与矛盾


对于企业来说,一旦增长停滞或者增长很小的时候,很多矛盾与难题就出现了。


既然是难题,解决起来就无比棘手,甚至是无法解决的。


2023年,很多公司所遇到的难题都是因为增长停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难题包括但不局限于:业务、营收、裁员、创新、方向、利润、决策权、共识。


而每一个难题,一旦解决不了,轻则导致内部士气低沉,重则影响对公司未来的发展。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采访的一位企业家,我问他说:“你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公司或事业不行了?


他犹豫了一下说,基本每年都会有2-3次。他提到,几乎每一次他遇到难题或正在解决难题的时候,市场上都有传言他的公司不行了!


他很诧异地说:“不知道为什么别人总觉得我的公司不行了?”


需要交代一个背景,这位企业家最早从事房地产,在那个行业崩塌之前他彻底进行了转型。前段时间还约我,他说现在什么都不做了,未来有机会就做做投资——他认为体育是一个值得慢慢做、好好做的产业——投资人经常都是这样说的。


不知道是好还是坏,至少他提到的经常被人觉得自己公司不行了就是一种常态。于我也是如此,2023年大家习惯裁员、跑路、倒闭、失信等情况下,任何一个公司经常性地会被问到:你的公司怎么样了?


其实,潜台词就是你的公司是不是不行了?显然,公司到底怎么样,取决于创始人与核心团队,只要创始人的决心、斗志、激情在,一家公司很难“不行了”。往往我们看到很多公司不行,堡垒都是早就从内部攻破了——创始人与核心团队早就忘记了「初心」


所以,不管多么大的困难、多么难解的难题甚至是被人质疑“公司不行了”,只要初心还在,目标还在,一切就会都在。


问题嘛,总是在矛盾中逐渐得以解决。而有时候,不少问题根本就不需要解决,把它们交给「增长」就行。


长期主义与321


从商业世界来看,不少公司都特别喜欢“长期主义”。我在参加商务团队的会议时提到,只要去提方案,有三个主题可以在2023年集中体现:第一是“长期主义”;第二是“做自己”;第三个是“热爱”。


这三个词的核心都是:普世。


我一个好朋友总结道:“这就是西方的文艺复兴”。然后他定义为“321规律”,即热爱(3),自己(2),长期(1)。


在他看来,热爱是最最核心的,然后需要多关注自己,最后就是长期去实践、夯实、坚持的。


所以,长期主义在商业世界突然流行、甚至是泛滥,是有其必然性。但我们仔细去看体育产业里的公司与人,真正称得上长期主义的分为两类:


第一类并不知道什么是长期主义,体育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门生意,把它做好、做大就行,然后做着做着并遵守商业规律,就“长期主义”到了今天;


第二类是,自己真的热爱某个事情或者项目,哪怕卖房子砸出自己的青春也要做成,这类人可能早早就牺牲,但如果能活下来就真的成为“长期主义”的代表了。


2024(龙年),我想跟自己谈谈 | 韩牧专栏


在2023年,懒熊创立第八年,也被很多人称之为“长期主义”。


说实在话,确实很汗颜,在这一年我希望公司可以做得像响尾蛇那样盘缩在一起,做得小,但越来越聚焦核心业务。尤其是主营业务,我也希望更加稳重,也只有主营业务的内容更好了,我们才有资格去谈什么“长期主义”。


过去,我们成立了基金、做了FA、也参与一些整合营销,甚至我们也在全力做线下活动。但谈及懒熊时,我最希望聊它的核心与主营业务——内容,我们的态度、投入、专业性以及内容小伙伴们。


5%的公司与主营业务


去年的专栏“2023,我想跟自己谈谈”里提到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观点,一个好的公司与坏公司相差并不大,大致不会超过5%。


那么在2023年,这个5%可能缩小为1%。


进入短视频时代以后,竞争变得更激烈了,过去我们认为高门槛的公司,也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甚至是抄袭。


在我看来,能够做的就是品牌提升。2023年,我开始加大投入过去历年都会举办的年度峰会“体育产业嘉年华”、内容业务梳理等等。而在2024年,这方面还会加强升级与投入,目的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1%,而不是大家记忆中有点模糊的99%公司。


我知道很难,挑战也不小,但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的确,它很难”。


出海与全球化


大家都在谈论出海,从2023年初体育行业大公司安踏出海,成立了“东南亚国际”事业部,到2024年2月初亚玛芬上市全球化,这一家公司的两个行动明确了一个信号:到海外以及全球寻求新的增长。


春节前,邀请FT中文网董事总经理张延到公司做业务分享,她提到现在出海最多的地方是中东、东南亚、北非。


“过去出海多数是为了品牌与新的机会,现在则是不想在国内卷了,出去看看。”张延女士说。


没错,不想都集中在国内卷了可能是体育行业品牌的现状,尤其是高速增长的东南亚市场对大家都是一个诱惑。而且,安踏在前,其他品牌也会陆续跟上。


2024年,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2024与未来


今年是“大赛年”(欧洲杯、奥运会等),对体育行业与公司其实不会差的。所以,在看待一个行业时我并不想聚焦在一年、一个赛事来看,而是一个大周期的维度。


在我看来,疫情结束后的这几年都会是一个超长时间的大周期,考验的是慢工出细活、真正“工匠精神”的创业者精神,别急着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别急着做一两年就想套现、甚至是财富自由——而是长期探索的一个旅程。


一定的热爱是需要的,因为没有那么夸张的回报,且投入还是很辛苦;但是,仅有热爱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热爱抵挡不了商业上那些残酷的严冬。


我之前就理想化了一些,我常常高估了人们的学习能力,我以为有些产业人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来完成对商业的理解与驾驭,最终成为商业上的高手。但是,一方面商业的门槛本身就高,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低估人的惰性——懒惰比很多动物的诞生都要古老、长久。


我之前就说过,体育行业需要真正的商业高手来参与,才能让这个更酷、更美、更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产业送给更多人——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享受到体育真正的美好。


但愿,有人愿意将这个美好的事物带给更多的人享用。体育产业,这是给了我饭碗,也是给了我二次生命的行业。我珍惜,并为之努力着。


2024,龙年吉祥。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2024(龙年),我想跟自己谈谈 | 韩牧专栏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