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朋友间聊得最多的是淘宝店,四年前,聊天的内容变成了微商。今年又变成了直播和网红。Papi酱的迅速走红,一石激起千层浪,1200万的融资以及2200万的第一单广告,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个行业的火爆。
有意思的是,雷军、王健林这些大佬也开始玩直播了。
前不久,首富王健林在熊猫TV上开启了个人直播首秀,直播一天的工作与生活,高峰时期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30万。雷军为推广新产品无人机,也玩起了直播。深谙粉丝经济的雷军,直播过程中段子不断,直播3小时,观看人数达到100万。
以王健林和雷军这个段位,为什么要这么亲民来做直播?答案很简单。
王健林在他的私人飞机上进行了直播。
1、参与一线,才能深刻理解直播领域
直播是个新领域,经过近两年来的发展,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尤其是90后、95后和00后。他们正是大家全力争取的未来主力消费群体,只有充分地理解他们的喜好,才能够做出适合他们的产品。要理解他们,那就必须得深入到他们平常感兴趣的领域,去切身的体会,去发现吸引年轻人的兴趣点在哪里。大公司的CEO亲身上阵,有利于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
2、企业品牌人格化,拉近与用户的关系
在消费者的眼里,大公司的高管就是高高在上,随手一挥就是几亿到几十亿,这与消费者离得太远了,消费者对这样的产品是无感的,购买它的惟一理由就是“我需要它”。如果产品不是有技术或功能上的优势,那么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很难竞争下去。大佬们做直播,就是要拉近与用户的关系,通过直播将品牌人格化,通过人格化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各种特征的理解、看法转化成有人性的特征。
3、低成本的营销方式
时代在变化,以前企业获得营销上的成功,那比的是渠道能力,现在比的是直接获取用户的能力。大佬们要刷存在感,也要为企业、产品做曝光,这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比如,马云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讲企业管理,他就是阿里巴巴的第一代言人,连一向自恃技术领先的格力,也会把老板董明珠推到宣传的前沿阵地上。
雷军的直播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弹幕
在充分市场化的行业中,大佬们都有这样的意识。相比之下,我们都看到了,体育圈就缺少这样的与时俱进。
体育产业的整体落伍,有一定的历史原因。90年代中期,中国体育产业有了形态和制度的雏形,但本体产业主要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主导,20年间,产业基本没什么变化,没有新模式,没有新玩家。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的颁发,为中国体育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资本和玩家争相进场,带来了许多变化。
在赛事版权、IP领域,以乐视、腾讯为代表的新势力进行着寸土不让的争夺,国内各大公司纷纷加入收购国外足球俱乐部的行列。在用户能够参与的领域,比如健身、跑步等,也兴起了一大批创业公司。懒熊体育发布的《2016体育创业白皮书》指出,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在早期体育创业领域,一共发生了257起融资案例,金额在174 亿。
但与互联网发展水平相比,中国的体育产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在王健林、雷军都紧跟形势,玩起了直播的时代,体育圈的大佬们,讲话还是十年前那一套,对外来新鲜事物的看法也是嗤之以鼻。
有圈内人士提出,体育产业的核心是赛事,其实未必,商业发展到今天,产品导向已转向用户导向。如诺基亚产品质量虽好,但用户需求变了,需要更好的体验与功能,导致了诺基亚的败北。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对一些老派体育从业者而言,可能会经历这样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来不及。
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外来者的玩法,本身就是一种傲慢,认为后来者根本不懂体育产业。也许外来者真的不懂,但当他们经过摸爬滚打,知道了其中的玩法后,高下立判。因为他们和你知道的一样多,却又比你更知道如何去做。
以骑行行业为例,700Bike、野兽骑行做的单车,也许工艺、性能上暂时还比不过捷安特这些大品牌,但在智能这一块,它能代表未来的趋势,能吸引用户去购买。一旦他们在工艺上追赶上了大品牌,另一端又有大量的用户,传统的单车品牌就完全失去了优势。
想象一下吧,淘宝改变了零售行业,美团改变了外卖行业,滴滴改变了出行行业。体育产业要改变,要发展,需要互联网力量的进入,需要外来人和看不懂的玩法,来打破原有的规则。原本混圈子的“老江湖”们,如不能与时俱进,只会被淘汰出局。
声明:本文为懒熊体育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www.mao361.com
延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