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韩牧、汤俊聪
当超过5亿人(仅央视全媒体的数据是5.03亿人观看)都在观看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时,有一个人关注的视角却有些不同。他叫谢龙,现任职务是阿里巴巴的奥运亚运业务总经理。尽管开幕式无比精彩,但他更关注的是“赛场”之外的云上工作能否“扛得住”。
一切顺利进行。开幕式惊艳了全亚洲甚至是全世界,这是一场技术与艺术的视觉盛宴,包括随后的诸多比赛也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状。就在10月3日的上午,谢龙感慨地对懒熊体育说:“按照以往经验,对于云上护航这部分任务,开幕式的这一天(9月23日)和比赛的第一天(9月24日)。这两个日子如果能顶下来的话,我们这边工作后面相对就会比较顺。”
谢龙的感慨是有一定原因的。他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支撑保障系统团队,这个团队已经通过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等诸多大赛的检验,甚至之前还经历过2016年的G20峰会的历练。按理说,对于亚运会他们已经驾轻就熟了。但不同的是,这次是在杭州与浙江举办,而谢龙所在的公司阿里巴巴就诞生在这座城市。
的确,阿里既为这次亚运会保驾护航,但同时又是东道主。这家诞生于1999年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他们早已不仅仅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代名词。作为杭州数字经济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在自己的主场自然会尽全力做好。而外界不知道的是,这次“云上亚运村”的背后策划与运营就来自他们;包括这次亚运会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科技与智能,也跟这家公司的深入参与有关。
“对我们来讲,杭州亚运会是一个家门口的、阶段性的‘大考’。”谢龙对懒熊体育说,之前团队在奥运会上学到的东西都回馈到了这次家门口的亚运会上。
显然,当亚运会在中国第三次举办时,杭州试图给予不同的惊喜。这个最早起源于1913年的远东运动会(首届在1951年的印度新德里举办),今年刚好110年。110年亚运会的历史,中国真正举办了三次:1990年北京、2010年广州和今年杭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亚运会一直诉说着:中国人、亚洲人民向上拼搏奋斗故事。
超级体育大赛周期的四年
当“百年亚运”来到杭州时,很多人都好奇,拥有湖光山色和数字经济的杭州,能和亚运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尤其是,杭州亚运会正好碰上了最近四年的“超级体育大赛的周期”,从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男篮世界杯、卡塔尔世界杯以及成都大学生运动会等等。那么,杭州亚运会会有怎样的不同?
直观上,在杭州处处都体现出科技的元素,在地铁、大型购物广场、亚运村,甚至是大莲花球场等等,杭州似乎也在借助亚运重塑“数字经济第一城”。而以“云上智能亚运”所集中呈现的科技元素,或许正在成为“杭州八景”之外的第九景。
谢龙对懒熊体育描述了这个技术的演变过程,他提到在北京冬奥会时,就首次做到了“云上奥运会”,而这次也自然过渡到了杭州亚运会,成为首次的“云上亚运会”,实现了赛事核心系统100%上云,和赛事内容云上多端转播。
▲阿里云技术团队在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
“转播服务原本在IBC(国际广播中心)本地,取用信号和素材都是在IBC本地完成,现在通过云,有一些全媒体他已经不用来IBC了,他们在比赛场地的外沿,或者在所在国本地,都可以拿到想要的内容。”杭州亚运会主播机构云转播服务系统负责人李子旭在接受CCTV-1纪录片《遇见浙江·智能亚运》采访时说。
李子旭提到的是“云转播”,与传统卫星转播模式相比超越了带宽和线下设备限制,提供了更丰富画面信号和剪辑方式。在云上转播所需搭建的硬件设备规模极大缩小,视频信号直接上云,再经由阿里云的海外节点向亚洲乃至全球观众实时转播。借助云转播,即使没有卫星接收设备的媒体也能在线获取视频,让更多观众能够收看到杭州亚运会。据悉,杭州亚运会将通过阿里云的全球基础设施向亚洲乃至全世界实时转播,在云上传输最大的60路高清与超清信号,总计超过5000小时的时长。
当然,云转播只是这次的“智能亚运”其中之一。而智能办赛也依赖这届亚运会上钉钉的全面化使用,也就是“亚运钉”。
实际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当时还在联想工作的谢龙,就曾遇到国际奥委会相关人员提出的一个需求。彼时,当场馆出现了一些问题时,只能通过拍照传输到笔记本电脑上,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的方式效率大大滞后。他们提出,如何快速、及时、高效的解决赛事现场的一系列突发问题?
“因为平常使用钉钉就能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协同和处理,我们阿里的同事们都不觉得这些是问题。”谢龙说:“但在和外界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可能在例如大型赛事组织等其他领域,这样高效率的协同工具还没有被引入。比如像杭州亚运会,它横跨五六个城市,就需要一个专属的协同工具体系。”
谢龙进一步介绍亚运钉的使用价值。此次杭州亚运会,各办赛协同方共涉及多达10万人,在尚未开赛的7月,消息峰值就突破280万,单日消息发送量超过20万条,单日线上会议近500场。
在亚运会这种复杂的赛事运营中,如此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沟通多而杂,这次直接就可以通过视频,甚至是多人对话直接沟通、解决一件事情。几万人、甚至是十多万人都在一个系统里、一个云上,真正做到了快速、高效、及时解决问题。
▲亚运钉操作界面
“它的组织运营是非常的复杂的一件事情。作为一个技术公司来讲,关键任务是要保驾护航。对我们来讲,就是用阿里云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以及整个阿里的科技来支撑住它的IT后台。”谢龙对懒熊体育说。目前,“亚运钉”已集成293款数字化应用、沉淀近万份数字资产文件。
从办赛、观赛到运营都做到了智能化,这个从0到1,是一个不断层层逾越与升级的过程。在杭州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集中的成果展示。不过,也恰恰是过去四年的“超级体育大赛周期”,使得这些智能化技术与赛事真正做到了彼此融合。
尤其是,从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始,首次使用云计算来进行转播赛事。而在本土举办的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第一次实现了“云上奥运会”——不仅实现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历史性突破,而且全世界观众都可以通过云上观看冬奥会精彩的赛事。
而对于谢龙与他的同事们来说,从2019年开始参与亚运会到现在正好四年——这四年既是超级体育赛事周期的四年,也是杭州亚运会真正实现“云上亚运会”的四年。
体育的长期主义
不管是亚运会还是奥运会以及世界杯,都是四年一个周期,而对于所有从业者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来说,是无数个四年周期的长期探索。这也就有了,体育需要长期主义的说法。
体育是需要长期投入与陪伴的,对于阿里巴巴也是如此。2017年初,阿里成为奥运会长达12年的TOP赞助商,也就是说,从平昌冬奥会起,奥运会将在阿里巴巴的助力下,迈进“数字化时代”。2019年起,他们为亚运会保驾护航,到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现在的杭州亚运会,包括明年巴黎奥运会——的确,阿里也是体育的长期主义实践者。
那么,到底如何去实践的?
从外部看,在杭州亚运会上,很多阿里云、淘宝、天猫的品牌形象以及无处不在的科技支持;但从内部看,阿里几乎动用了所有的能量来服务家门口的亚运会,杭州就是一座“云”的城市。
具体地说,“亚运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杭州以及整个浙江省都在打造“未来社区”的概念。根据李和利在近期懒熊体育的专栏里提到:“它是以5-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半径来进行划分的,通过落地九大场景来倒逼公共服务配套的补短板行为,并以可持续长效运营和数字化治理为目标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到2035年底,杭州将基本实现未来社区的全域覆盖。”
而“云上亚运村”正是“未来社区”的样板之一,这是由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与杭州亚运村运行团队共同打造的智慧化亚运村项目,已入选2022年度亚运筹办标志性成果打造工作案例。
跟往届不同,杭州亚运村是亚运史上罕见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的三村合并运营,涉及人员近2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近1万,为历届亚运会人员最多的一次。亚运村从9月9日预开村、9月16日正式开村,而云上亚运村也同步上线,服务各国远道而来的“村民”。
由于人员众多,涉及的运营非常复杂,在亚运村有一个大屏,也就是“智慧大脑”。这个“大脑 ”是餐饮、住宿、交通、物流等方面的二十多个系统,440余项接入到这个管理平台中。而有了这个大脑后,还有两端,即管理端和客户端。管理端就是链接到工作人员,所有的工单预约处理都可以及时完成;服务端就是云上亚运村“云上通”平台,面向客户群,运动员等都可以通过预约扫码、查询实现出行、购物、餐饮等。与此同时,亚运会还建立了“无废生活馆”,遵循了绿色设计与无废搭建的原则,所有的物料都可以再回收利用。
▲“云上亚运村”智慧平台(示意图)
“在(亚运)村里你要生活的愉快,吃的好、玩的好,一般运动员也就停留三四天,在这短短的三四天当中,他们作为村民,是不断地在进进出出的。”谢龙对懒熊体育说。
按照谢龙的解释,从运营的角度,云上亚运会村有了智慧指挥系统;从文化交流的多元角度来讲,提供了徽章交换中心;从绿色与减碳角度,有了“无废生活馆”以及“亚运村低碳账户”。这三个方向也是依次对应了关键词:智能、文明、绿色。
尤其是在绿色、文明板块的阿里云智能徽章交换中心,在9月23日上午,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到了亚运村,专门到了这个地方。巴赫从2013年9月10日开始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至今刚刚过了10年。巴赫主席是奥运会击剑冠军,对于百年历史的徽章文化自然对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巴赫在阿里云智能徽章交换中心体验
除了“云上亚运村”,另一个体现杭州“云的城市”的项目是“云上乒乓球赛”,官方叫法是“阿里巴巴智能乒乓-云上冠军挑战赛 ”。
比赛时间在亚运会期间的半个多月,地点就在杭州的滨江银泰百货,谁都可以去参与。而挑战对象就是深度学习、模拟了奥运冠军许昕发球技巧的“许昕 AI 智能发球机 ”。
“实际上是用算法训练了手臂式的机器人,机器人本身天猫上就有卖的,那是个通用产品,但不一样的是用算法培训了机器人,培训机器人以后,让这个机器人能够发得出来许昕的球,这个事情的意义就比较大了。”谢龙对懒熊体育说。
▲科技实现许昕对战“AI许昕”名场面
科技与体育结合,由此服务更多传统体育的数字化转型,甚至是在虚拟体育领域的一些作为,也会是阿里的“意外收获”。除了未来教练与学员考级与培训乒乓球之外,更多场景的使用都有无限可能。AI与机器人结合,大大降低了优质培训资源的成本,试想,如果每位乒乓球学员都有一位“许昕陪练员”,中国乒坛又将培养怎样的强将,掀起怎样一番风云?当然,竞赛之外,更大的意义是全民运动与全民参与,让人人都能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此外,还包括亚运官方特许商品的3D体验店以及更多能让人看得到、摸得着、体验到的亚运资产,在这次亚运会前后推出。本质上,亚运会从9月23日到10月8日,只有短短的半个月左右。但赛事与体育的内核是文化,而做文化需要慢工出细活,更科技、更文明、更环保,这些所有事情能够做成的底层逻辑都是长期主义。
体育与我们正在进入“AI时代”
从“云上奥运”到“智能亚运”,人们已经被科技与智能所征服,甚至是惊叹了。人们不能忽视的一个趋势是,或许,科技正在改变着一切——尤其是跟科技结合最为紧密的体育赛事,可能也要进入“AI时代”了。
一方面,AI正在前所未有地进入所有领域,包括chatGPT等出现,人们已经开始讨论并重视他们对所有领域无所不能的改变与可能性。一个例子是,这次杭州亚运会就有AI水墨绘画、跟中国邮政推出的AIGC邮票等,它们真正应用到生活场景中去。
▲亚运推出首份AIGC城市地标邮票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类的大模型,相较于传统的一些图片处理的方式,它是可以通过文本控制就可以生成图片的,这是传统的图片处理软件所做不到的。”《智涌亚运》邮票项目软件工程师田明在接受CCTV-1纪录片《遇见浙江·智能亚运》采访时说:“(我们)从上千张AI生成的大莲花的图片中挑战了我们认为是兼具了建筑的美感,同时兼具了对未来科技、未来城市想象力的这么一个最终的画面,AI对未来城市的一种理解的美。”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领先企业来说,也同样需要快速进入这个时代。就在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新任CEO吴泳铭发布了首封全员信,他在信中就写到将在“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基础上重塑业务优先级。面向未来,阿里将向三类业务加大战略性投入: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和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也就是说,都在全面拥抱AI。
当然,对于谢龙来说,这次比较满意的一个项目是用AI修复1974年亚运会首金的影像资料。1974年9月2日,射击运动员苏之渤获得了“首金”,但由于当时的技术与传播滞后,苏之渤自己可能都不知道是新中国建国后重返亚运大家庭的“里程碑事件”,也正是从这届亚运会开始,中国体育与经济才开始了全面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AI修复射击运动员苏之渤获得 “亚运首金”
修复完成后,谢龙自己也很受触动。他对懒熊体育说:“我看这个片子以后确实很受感动,因为我想到的是普通的体育人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无论是在奥运赛场上,还是在亚运赛场上,通过科技的力量能够让他们的故事得以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出来、激励后人,并且给苏老先生也是有一个很好的安慰和交代。”
当然,对谢龙来说,入行22年的他已经算做“老兵”,但对修复苏之渤的影像资料,他仍然会无比动容与感动,那是苏之渤曾经的“英雄时刻”,也是我们的历史、过去与未来。
“修复照片是摸得到的、‘AI许昕’就更摸得到、智能徽章交换也是摸得到的……实际上都是说,阿里的科技、AI与云计算是可触摸的、有温度的。”谢龙强调说。
采访的最后,谢龙提到在10月中旬他会与团队“喝一杯”,庆祝这16天在家门口完成的“大项目”,他感受到这座城市都在因为亚运、因为体育而变得不同。
懒熊体育问:这次大考,团队你打多少分?
谢龙答:100分。
不过,对于他与团队来说,现在已经有2个人开始出差准备明年7月在巴黎的奥运会了。明年的7月26日,法国巴黎,那又是一个新的“赛场”。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