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基金15年,这是一场没有终局的比赛

2023-08-18场外彭锦

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整整十五周年的这天,姚基金秘书长叶大伟参与了一场名为“体育公益如何可持续”的线上圆桌讨论。轮到自己发言时,叶大伟直言有些恍惚,因为同时参与视频连线的嘉宾陈进敏,曾是参加过2012年第一届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比赛的乡村学生,而现在,她已经是一名老师了。


微信图片_20230814100854.jpg

▲陈进敏在圆桌讨论中发言。


十年,可以让学生变成老师,也可以让一个公益机构从稚嫩走向成熟。从2008年至今,姚基金走到了第15个年头。如果以5年为刻度,大体可以将姚基金发展分成三个阶段。而十一年前的2012年,便是其经历的第一个关键节点。


姚基金起步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由姚明发起,起初是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架构下设立的专项慈善公益基金。从2008年开始,它以姚明爱心基金的名义与希望工程展开合作,参与灾区希望小学的援建,先后在四川捐建了四所小学。


现任姚基金理事长的叶莉,于姚基金成立之初便参与基金管委会工作。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她和同事们慢慢发现,震区包括偏远山区的孩子,不光缺乏硬件更好的校舍,软件上的素质教育内容同样极度匮乏。这一观察成了姚基金转型最重要的经验依据。


公益策略的转型由篮球开始


“缺”是全方面的,既缺体育器材,也缺能够引导学生参与运动的老师;既缺鼓励运动的氛围,更缺展示运动成果的平台。“作为体育人来说,我们认为如果体育没能很好地介入孩子的小学阶段,对今后的成长还是会有影响的。所以我们2012年开始转型,从体育支教和篮球训练、比赛这些方面大量深入地开展工作,要去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叶莉告诉懒熊体育。


1691648701775225.jpg

▲叶莉在2023姚基金慈善赛发布会现场致辞


这便是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由来。2011年底,当震后重建工作接近完成,姚明爱心基金也来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根据过往几年的工作经验判断,姚基金决定将工作重心从灾后重建调整为体育教育,将“以体育人”作为基金会使命,同时启动了“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这一机构核心项目。


围绕篮球季,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一方面,借助师范院校的体育生资源,以提供实习机会的形式将体育教育篮球专项为主的大学生分配到山区进行支教;另一方面,建立全国和地区性的赛事,让老师和学生可以基于比赛开展日常体育教学,组织队伍训练和参赛。最后构建成“硬件+软件+集训+联赛”的链条式公益项目。


在数年的运作过程中,篮球季经历过很多细节调整乃至创设,“由大变小”是其中的主旋律。叶大伟向懒熊体育介绍,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的篮球器材往往都按照成人标准进行采购,小朋友运球老失误,也投不进球,这会削减对篮球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姚基金从项目伊始提供给学校的篮球器材就是小篮球和小篮架。


不仅球要变小,赛事规模也要变小。篮球季一开始设立了县市省和全国四级联赛,但是多层级的设置办赛成本高昂,给赛事组织者带来的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后续优化成县级和全国赛事为主体,省级联赛为辅助,并将县一级联赛的组织运营工作和办赛所需成本,交给参与的县份自行承担。姚基金则提供硬件设施、办赛标准流程和相应工具包。


青少年体育教育无疑是个千斤重担,而姚基金需要扮演好的角色,实则是作为社会公益力量,协助有关部门和学校提供相应服务。“早年间我们赛事全管的话,一年只能支持400多个学校的参赛规模,每年需要一千多万支出”,讲起之前的模式时,叶大伟认为团队负荷是比较重的:“有时候小朋友来参加比赛,路边买个冰棍都要想办法给他报销了”。将运营和办赛任务下放后,2021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参赛规模就扩充到了1500所学校。


如何参与解决乡村体育供给的缺乏


从树立“以体育人”的使命伊始,姚基金其实面临过不少问题。叶莉提到,很多学校和家长会担心运动影响学业,初期并不太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一些爱心企业和个人会认为扶贫、医疗救助等事宜才是更迫切需要做的,篮球或者体育需求并不能排在较前的公益序列。


观念尚需要时间来让它转变,姚基金却迎来了又一个关键节点。2018年,姚基金独立注册为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组织架构上,由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秘书处作为执行机构,叶莉成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在她看来,独立出来后的几年里,尽管工作量很大,也经历了许多调整,但基金会的任务完成地还算圆满。除了继续执行篮球季项目,让孩子们有球打,这一期间,姚基金又开启了一条新的支线任务,那就是致力于乡村体育师资的培育——让老师们敢教、会教。


2019年,姚基金推出乡村体育师资培训专项“星空计划”,2019年和2020年共完成四期。2021年与2022年则与NBA关怀行动联合主办“希望篮途计划”。以2022年8月份举办的专项活动为例,据姚基金官网介绍,培训周期为5天,参加培训的教师先行完成两天的线上课程,内容涵盖青少年运动心理学及青少年运动营养学;再完成3天线下课程,“以篮球裁判课、篮球技术课、NBA球赛讲解、篮球赛事组织、篮球体育课与体能以及篮球运动安全与损伤预防课作为主要内容。”


b7e77204e3dd427dbbbd803ebe28e8db.jpg

▲2022年“希望篮途计划”线下培训


叶大伟指出,乡村体育供给的缺乏,首先便体现在校内供给不到位。乡村体育供给的主要阵地是学校,然而很多学校都缺乏专业体育老师。体育课成了“放羊式”管理,学生运动强度不够,相关运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育。因此,姚基金将部分地区的帮扶方式从志愿者支教转为专项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不仅有体育老师,也包括校长和兼职代体育课的其他科目教师,试图为他们提供更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同时,体育供给的缺乏也体现在缺乏市场服务上。由于购买能力和意识观念的制约,体育培训机构很难在乡镇存活。学生在校内获取的体育教学,原本就不够,还无法在校外得到有效弥补。叶大伟对懒熊体育表示,这不仅会导致体育运动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缺位,“双减”之后大量留守儿童的空闲时间,最终会被手机鲸吞。因此,姚基金接下来会探索公益培训项目,以周末和寒暑假为窗口,通过与有关部门建立相应政策机制,让受过培训的本地教师提供课外体育服务,同时进行一定公益性收费,以较少的培训费用与人工成本维持项目运作。


从提供志愿者支教扩充到师资培养计划,从校内服务扩充到校外培训。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背后,实际上是姚基金进入又一阶段后全新思路的体现。2022年底,姚基金理事会完成换届,副理事长陆浩用四个“不止于”概括了姚基金的发展方向。如果说“由大变小”是2018年以前姚基金转型的主旋律,经过五年独立运营,姚基金开始迈向“由小变大”的发展期。


超越篮球,行业共建


叶莉向懒熊体育提到,2020年和2021年体教融合与“双减”政策陆续提出后,投入到体育公益行业的爱心企业和个人增多,学校的配合意愿也逐渐加强了。从2012年到2018年,前七届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累计覆盖乡村学生为92万人。到今年5月30日,姚基金累计受益项目学校3388所,支持比赛8858场,受益学生人数已经达到约370万人次。


乡村体育教育和公益的环境在发生变化,基金会于是再次调整步伐。所谓四个“不止于”,即指“不止于篮球”、“不止于支教”、“不止于学校”、“不止于姚基金”。其中呼应“不止于支教”的师资培养计划,针对“不止于学校”规划的校外公益培训服务,或许仍属于篮球公益的一部分;而“不止于篮球”、“不止于姚基金”的提出,则更加凸显姚基金在体育公益方面的想法。


2022年,在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上海马拉松的支持下,姚基金将项目拓展至足球和马拉松。叶大伟曾在2023年度公益计划启动仪式上提出,今年计划将足球项目学校从100所向200所迈进。他告诉懒熊体育,换届后,理事会认定要在现有项目模式和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益形式、服务手段和项目内容,而不能简单地以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规模化作为核心重点。而且,只依靠姚基金还远远不够。


4e155002d4b240db872849cbc4320d6e.jpg

▲叶大伟在活动中发言。


8月8日叶大伟参加的线上圆桌讨论,正是姚基金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腾讯公益和惠若琪的惠基金等共同举办的8月全民健身周“小红花日”活动的一部分。除了携手其他公益组织、传统企业CSR和现役或退役运动员,姚基金还尝试和更多赛事协会的相关单位,比如NBA关怀行动,甚至体育教培机构进行联动。叶大伟介绍到,体育教培机构和公益的结合也是未来合作的一种设想,比如小朋友报一节课,可以用他和父母的名义,捐赠一块钱到某某基金会,让山区农村的小朋友也享受到同样优质的体育教育。


叶莉称,体育公益需要结合更多的公益手段和渠道,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有效的公益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认可姚基金,无疑是聚合起更多资源的重要一环。而姚基金在这件事上,或许颇有些心得。


8月7日,“银河娱乐集团2023第十一届姚基金慈善赛暨Hive5体育短片节”发布会在澳门举行,正式宣布今年的姚基金慈善赛将首次落户澳门。从最早的“姚纳慈善赛”开始,通过一场明星云集的比赛募集善款,成为贯穿姚基金15年的公益初心,活动累计邀请了200多位国内外职业球员及500多位各界精英的参与。发展至今,姚基金慈善赛已经远不止于一场比赛。


姚基金慈善赛可以作为姚基金的宣传阵地,某种程度上,体育公益同样是在基层乡镇、在青少年当中建立起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国内,体育文化究竟存不存在于大众日常生活,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叶大伟认为,公众对体育的关注,要么是赛事和金牌,要么是体测、体培等和教育相关的动向。而公益的作用,是让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篮球、足球等等的体育运动,真正接收体育的价值,培养体育运动兴趣,成为一名终身运动者。


当然,从几十上百所学校参与一项公益篮球赛事,到建立起大众意义上的体育文化,这条路还得走很久。2008年,姚明个人向地震灾区的捐款累计超过上千万元;十五年后,姚基金则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推动行业共建,推进体育公益的发展。从个人捐款到行业共建,个中工程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这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懒熊体育作者汤俊聪对本文亦有贡献。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官网底图.png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