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档遇冷到暑期档争雄,再探国产体育片的生存空间

2023-08-09场外彭锦

当年初《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后称《中国乒乓》)遭遇票房滑铁卢,应该很少有人料到,半年后会有3部涉及运动题材的电影跻身今年国内电影票房榜单前20,其中《八角笼中》票房破20亿,盖过了《摔跤吧!爸爸》曾创造的12.9亿票房纪录。


在形形色色的电影类别中,体育电影是一种模糊的分类,不存在绝对准确的定义。某种程度上,暑期档正在热映的《八角笼中》和《热烈》,也许都不太想将自己定位成体育电影。尽管《八角笼中》讲的是有关综合格斗的故事,片方还邀请《摔跤吧!爸爸》主演阿米尔汗为其站台,但在宣发过程中却很少将电影与体育运动元素挂钩。无独有偶,根据《浙江日报》报道,《热烈》是浙江省委宣传部和亚组委共同策划并独家授权拍摄的亚运主题电影,以新进入亚运会的霹雳舞项目为创作背景。然而,电影在宣发时也几乎不提及这一关联。


640.png

▲《热烈》剧组在今年金爵奖颁奖盛典上表演。


不拿体育当噱头卖票是一方面,在影片中降低竞技部分权重,则是另一种削弱体育元素的做法。比如《热烈》有多场街舞比赛戏份,但是影片宁可花时间挨个介绍没几句台词的战队成员,却不对比赛规则进行任何解释。《八角笼中》也只是多次强调赢了比赛就能改变境遇,主角参与的究竟是一项怎样的赛事?并没有太多着墨。


弱化体育的竞技性特点,同时却又增加了叙事的现实主义基调。《八角笼中》以凉山格斗孤儿事件为原型,将视角聚焦在贫困山区的儿童身上;《热烈》的主角也是一个需要打几份工还钱的底层青年,影片中黄渤饰演的角色最初让他加入街舞战队,开出的条件是一个月几千块工资,而不是诸如实现梦想或者争金夺银的机会。两部影片不约而同越过传统体育电影单纯的励志、热血,试图通过强化角色的现实困境,达到更广泛地共鸣。


这些戏里戏外的做法,会让人联想到年初上映的《中国乒乓》。后者与上述两部影片迥然有别,是非常传统标准的体育电影,影片紧紧围绕训练和比赛展开剧情,燃点十足,还拥有国球加持,甚至口碑也并不差。然而,市场表现不佳,上映整整一个月后才勉强破亿。当然,这部电影的票房失利不仅仅是电影本身的原因,上映前,它经受了一番改名再改名、撤档再撤档的折腾,严重影响了票房发挥。而这样的折腾,几乎是近几年国字号IP改编而成的体育电影,共同的宿命。


陈可辛执导、讲述郎平和女排往事的《夺冠》,在2020年国庆档上映前,同样历经撤档、改名、被片中原型抵制等风波。由徐峥监制,改编自大杨扬夺冬奥首金的《我心飞扬》,也在撤档换档后以600万票房悄然下线。至于陈可辛导演的另一部话题之作《独自上场》,虽然2019年2月份就有报道称已经杀青,却至今无法“上场”。业内人士向懒熊体育透露,这些电影立项后,因为原型故事和人物涉及面广,面临多方审核,改编难度极大。影片背后的博弈从片名就能体现,上述四部电影有三部都遭遇改名。


海报.jpg


通过整理近十年院线电影中的体育电影及相关信息可以看到(后附),尤以疫情爆发至今,曾经在体育电影类别上担纲主力的引进片,上映比例大幅下降;改编国字号球队或事迹的体育电影占比增加,但是市场表现却不如人意,甚至一度引发过体育电影还有没有必要拍的争议。在这样的情形下,以《八角笼中》为代表,弱化成片中的竞技元素、增加现实性以寻求与观众连结、降低体育在宣发中比重的操作,是否提供了体育电影的另一种思路?


国产体育片应该怎么拍,是否有必要拍,有没有人愿意看?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分别采访了多位电影相关人士,希望从他们对行业的观察中,找寻国产体育电影的更多可能。


  • 《了不起的老爸》出品人&制片人 孙吉顺:体育电影是一片蓝海


拍片子和卖片子是两码事,但唇齿相连。


我们公司侧重体育元素的电影和儿童剧等文化IP项目,我一直在关注体育电影这一块,也许叫泛体育类型片更合适。电影应该是当下影视文化大产业里相对最市场化的一块,它当然有商业逻辑,是市场行为。那我们怎么样把片子质量做好,然后卖好?好比把苹果种好之后,卖成平安夜那么厉害的价格,是有内在逻辑的。


好的泛体育类型片怎么去推,我觉得在当下市场环境,首先不要过于强调体育。比如《中国乒乓》,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非常好看,但这个片名和宣传,是否会因为太过于强调体育元素而直接屏蔽掉了一部分观影人群?比方说弄一个电影片名叫《越位》、叫《挡拆》之类的,可能很少有人去看的。《了不起的老爸》之前的名字叫《起跑》,改名也是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


u=4024890395,2035688029&fm=253&app=120&f=JPEG.jpg


卖片时用更市场化的手段包装电影至关重要,这是我的经验和教训。《了不起的老爸》最初打父子牌,后来发现父亲好像是最没有消费力的群体。你可以卖情怀,也可以卖体育,但是你的观众是这个人群吗?得想清楚。我觉得最主要还是找到情感共鸣点,把片子本身最宽泛的主流人群给打透。电影想传递给观众什么情感,做片子的时候当然也会想,但有时候可能不会想那么多,然而片子出来后,宣发怎么跟观众产生连结,这个很重要。


看电影的观众,喜欢体育的可能没那么多,观众对体育类型片的兴趣尚且需要培养,需要更多好的泛体育类型片出来,带起、带活、带火这个类型。我觉得整个大类型起来之后,到时候再宣传,也许就可以往体育这方面有更多的操作。


现在泛体育类型片还是太少,核心点在于缺少票房爆款,要是有三五个《摔跤吧!爸爸》,其他体育元素电影一定乌泱乌泱地就来了。不能因为一两个片子怎么样,就判定这个类型失败或者成功,还是得从电影的故事、主创团队搭配、档期、宣发操作等等方面去做综合考量。


我始终对泛体育类型片这个市场充满着期待,并且一直不觉得它有天花板。体育类型片是永远都带着一种力量在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育竞技本身要做“野蛮其体魄”的事,那泛体育类型电影,就是要做“文明其精神”的事。这个市场它现在还是个蓝海,它有无限的可能。


  • 豆瓣影迷 嘟嘟熊:单纯励志观众已经看厌了


很难把运动电影归类为一种类型。其实它很特别,有行业特点,却可以跟普通人息息相关,还可以跟各种类型做结合,比如爱情、喜剧甚至悬疑。运动电影应该没有什么天花板可言,如果结合得好就会出现爆款。


《中国乒乓》是一个合格的产品,但乒乓球也许并不适合影像化改编,它没有那么强烈直接的对抗,没办法展现人类身体那种极限的状态。而且电影并没能突破观众预期,所以很难破圈。这也可以给后来者一些启示,你不能只平铺直叙讲一段流水账般的励志故事。


很多时候,励志故事是基于角色命运跟观众个人的情感体验产生链接,才变得动人。但如果故事是单纯赢得一场比赛、争多一些荣誉,这其实很难触及到普通观众的内心。从我的观感来看,单纯的励志观众已经看厌了,很难有票房的突破。


1788309942800744455.jpg


从普通人出发的运动故事,一定比拍人物传记更能代表未来影片的创作方向。因为它可以很容易跟一些成熟的故事模式相嫁接,有很多值得被挖掘的点。除去完成运动层面的展示,在角色的生活环境、家庭关系、社会阶层做深挖,从人们现实中关心的问题去做联系,就有可能成为更具普遍意义的电影。


不过体育产业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产业,从电影的创作思路来讲,你是找不到一个反派的,这个反派到底处在行业当中哪一个位置,你不能够去凭空想象。如果能够打通一些审查方面的限制,然后找到可以切入的角度,去塑造一些被不管是大众还是官方接受的反派,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方向。


中国电影是需要体育片的,电影银幕会放大运动的魅力,这个毋庸置疑。最核心是如何彰显运动的魅力、如何跟真正普世性的故事做嫁接。这两点如果做好,它会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会比那些爱情电影甚至喜剧片,更适合在电影院观看。


  • 电影媒体人 秦婉:我们的创作者其实很有才华


体育电影首先要处理项目接受度的问题。比如林超贤导演的《破风》,拍自行车这种小众项目,能给观众看什么?可能是明星、剧情,同时需要混合其他类型元素,以吸引更多观众。所以《破风》是运动片,也是动作片。


像《夺冠》、《中国乒乓》这些电影,其实属于传记片,因为它以真实国家队故事作为蓝本。这些故事在大众层面具有影响力,相关电影在票房上,因而会有更多野心,不过这时候就出现了改编尺度和审查的问题。


《中国乒乓》的点映算早,点映后第一波口碑也不错,临上映前却被要求改角色名。改名就得把所有配音全部重录。拷贝重新制作再发出来,一定是需要时间的,上映时间只能从大年初一延期到初三;延期导致拿不到排片后,只得撤出春节档。这对于影片宣发是非常致命性地打击。包括《夺冠》也是即将要上映时,突然有原型不接受自己的形象塑造;还有某档脱口秀综艺,连玩笑话都接受不了,要把它下架。都这样的话,怎么可能还有电影人会关注这些运动项目,然后去创作?


1688872576489881611.jpg▲《中国乒乓》未撤档时的海报物料。


平时的比赛或新闻,不一定能把体育文化、理念的东西说那么清,说那么透。通过电影和电影里的的人物,却能够表达出来。《中国乒乓》有一个落点我很喜欢,教练跟运动员说,最后一局你就去享受吧,享受球赛。电影可以放大运动的魅力,传递让人真正爱上这项运动的瞬间,这也许就会激励一些人去学乒乓球,这是无形的。


同时,对电影人而言,体育是个需要投入很多研究的专业领域。一部体育电影,不能只是把运动场面拍好,它需要借由一项运动,挖掘更多电影层面带来的对人物、事件或者制度的思考,需要有更多的表达。但电影毕竟要花钱,投入大量人力跟精力,就和培养运动员一样,不可能用试一试的心态来承担高风险。


中国电影人其实很有才华,任务片都能拍得很好,包括剧也是。像《山海情》只花几个月时间,剧本加拍摄就弄出来了,简直不可想象。如果能拍的话,大家肯定愿意做、能做好,但是有这样那样的限制,拍得好,也换不来他们真正想创作内容的一个面世机会。就改编电影而言,现状是没有已经上映、相对复杂敏感的电影作为参照物。比如拍李娜的《独自上场》,如果它可以上映,然后票房表现也可以,那或许大家会考虑,其他的项目是不是也有可能性?


  • 《棒!少年》导演 许慧晶:体育题材具备跟大众对话的可能性


我们在做《棒!少年》的时候有个思考,即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议题?具备跟大众对话的可能性。体育类题材,我觉得是具备的。它满足了所有电影的需求,人物、故事、事件线索、矛盾冲突等等。


我把体育题材当成一个载体。这个载体不只是体育的,它包含了我们想要的所有元素。像我们在拍摄张伟丽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去定义她是一个运动员。她就是一个女孩子,然后做这个事情,面临到了很多困境,面临到了很多对自我认同的需求,面对很多亲人这种关爱的需求。首先她是一个人,我们是先从人的需求去想,而不是直接去给她一个运动员的标签。


不能为了拍体育而拍体育。特别是我们拍纪录片,可能感受会更强烈一点。因为运动员其实挺不容易,也挺枯燥的,每天练的都一样,他自己都崩溃。哪怕像张伟丽这样的格斗,我们想象中认为它的画面感会很充足,但同样的训练,拍上一个星期你可能就不想拍了。一个前辈老师说过,拍种地,就不要拍种地,要拍种地以外的东西。我觉得体育也类似,你拍打拳击或者格斗,你不能一直盯着格斗,你必须去拍运动之外的东西。


最主要的是,片子可以因此产生共鸣。


640 (1).png

▲《棒!少年》主角之一马虎也参演了《八角笼中》(左一)。


我前段时间又看了一遍《东京物语》,挺有感触的。你会发现,电影其实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但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当你看完之后,会有很多反思:对自己重新的认知、对家庭的认知。我觉得这种感受,是跟电影的方式相关的。纪录片有时候反而不见得能输出出来,因为离现实太近之后,我们看到的可能仅仅就是一种现象或一个现实片段。因此,我们现在在制作层面,还是尝试以人物故事为主,需要更多故事片的元素存在。体育这个题材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另外,对于我拍纪录片而言,体育具有可控性,就是说它的时间可控。因为它是在一个赛事,一个时间段里,人物必须去面对这个事情,面对的压力或者其他方面是已知的。可控性跟投资有关系。很多纪录片可能拍5年10年,从投资层面来说太不可控了。体育题材最起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可能会给到投资方更多信心。我觉得是吧。


现在纪录形态的片子,它寻找投资处于很困难的状态。如果纪录电影实现不了持续性,只是很多年突然蹦出一个的话,没办法形成一个大家所能去预判的东西,市场会变得很小。但体育端的内容不一样,还是之前说的,可控、有市场化的可能、有故事片元素的基础等等。当它可以形成气候时,即体育纪录片或者说体育纪录电影,能形成常态化运转的时候,就会让大家对这种记录形态的内容更感兴趣,影响的就不单只是体育类型了。


最终,还是为了让这种以现实为基础的影片形态,能跟更多的人产生关联。产生关联的目的是促进某些事情的变化。比如《棒!少年》,它就需要大量的社会关注,这些关注可能会带来真正的帮助,给这些孩子带来可能性。这个是很重要的,我觉得这也是纪录片它所应该具有的功能——是面对现实的。


微信图片_20230309161104.png

▲近十年部分院线体育电影票房信息(数据来源:猫眼电影)。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官网底图.png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