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过去后,当丁立人再度想起2023年4月30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经过14盘慢棋和4局快棋加赛,以总比分9.5∶8.5战胜俄罗斯棋手涅波姆尼亚奇,拿到世界冠军赛棋王时的那一幕,不知会有怎样的回忆。
比赛结束,对手礼节性地与他握手后离开。小丁似乎还没从比赛中走出来,一个人坐在那里,左手撑住前额,右手将面前的棋子拨弄到一旁。他像个刚刚结束战争的士兵,脸上全是疲惫与忧伤,看不到一丝胜利过后的兴奋与狂喜。坐了片刻后,他长出一口气,也转身离开。
从休息室回来后面对媒体,他坦言自己刚哭过一场。“真的难以相信。”丁立人说,因没准备好,最初抗拒参赛,中途想过退出,但最后还是在团队的鼓励和帮助下,战胜了自己,一举成为中国男子国际象棋的第一位棋王。
1986年,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成立,国际象棋国家集训队应运而生,叶江川、徐俊等人是中国男子国际象棋国家队的第一代棋手。1988年,中国国际象棋首次提出“四步走”计划,“夺得男子个人世界好名次”是该计划的最后一步。1996年,“好名次”的目标变成为更具体的“夺取男子个人世界冠军”。
在四代棋手的苦苦追寻之下,这个梦想终于在35年后实现。王冠既属于丁立人,也属于在这条漫长的奋斗道路上留下过脚印的每一个人。
在比赛现场的丁立人。
震撼型棋手
在14盘慢棋较量中,丁立人与涅波战成7比7。期间,他曾上演3次落后,3次追平的好戏。比赛被拖入快棋加时赛,前3盘全部是和棋。如果第4盘再战平,就将进入超快棋加赛。
第4盘进行到第46回合时,对手走出后e4。丁立人如果求稳,走王,双方大概率会继续战平,这是很多场外人的判断。不过他选择了变招,下了车g6,这个大胆的选择不但打乱了对手,也让身在比赛现场的国家队主教练徐俊觉得出乎意料,他认为此时强行变化势必存在风险。
师徒二人赛后专门就这个选择做了交流。丁立人告诉徐俊,当时确实没算到如何赢,但已算清自己一定不会输,所以才做出了大胆尝试。
“他是个有想法的棋手,特别有想法。”徐俊告诉懒熊体育,丁立人骨子里有冒险精神,这是一种建立在想清楚之后的冒险。“当时留给他计算和判断的时间只有半分钟,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正是因为这次关键的、有些超出常理的选择,让对手乱了阵脚。丁立人成功了。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席叶江川2017年曾公开表态称,凡是能拿到世界冠军的人,都必须是一个震撼的棋手。
“丁立人是震撼的棋手吗?”面对懒熊体育这样的提问,叶江川不加思考,“肯定的,他对棋局的理解能力要高出其他棋手。”
在叶江川看来,无论丁立人还是自己此前带出来的棋后谢军,都拥有相同的特质——出色的心理素质、超强的竞争意识和关键时刻把握机会的能力。
叶江川认为,丁立人取得成功的关键除了实力外,很重要的原因是紧要关头“敢动刀子,敢放出胜负手”。“俄罗斯选手的特点是扎实,步步为营,如果你能在有限时间内走一些看似冒险、不太完美的棋,效果反而会更好。”
在丁立人的夺冠团队当中,除了家人、教练、协会工作人员外,还有一位特殊的助手——出生于1996年、等级分排名世界第12位、来自匈牙利的特级大师拉波特。他和丁立人既是对手,也是好朋友。这次比赛前,他主动要求加入团队,做丁立人的助手。
在徐俊看来,拉波特是一名很有创造性的国际象棋选手,他自己比赛时甚至走上四五步就开始“不走正道”。“就像两个人走路,他有自己的道,通常不走大马路。”
震撼型棋手丁立人。
热爱足球的棋王
分析丁立人成功的原因,曾在浙江省队为他做过教练的王文浩认为苦学、坚持要远远大于天赋,他甚至认为小丁刚开始下国际象棋时“不属于天赋特别突出的选手”。
“小时候参加‘李成智杯’全国青少年冠军赛时,他只拿过一次冠军,同龄人中有不少人比他拿到冠军的次数多。”王文浩告诉懒熊体育,那些儿时天赋不错的孩子后来陆续放弃,但丁立人一直坚持。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丁立人每天放学后的时间都由自己安排。他会画一张表,把放学后要做的事写在上面,一般是到家后先做作业,吃过晚饭后下两盘快棋、研究一个局面。据王文浩回忆,儿时的丁立人会因一步棋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坐在那里想一个小时。
出生于1985年的卜祥志13岁就晋升为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是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国际特级大师,被称为“神童”、“天才少年”。他记得2007年左右,曾在一次全国比赛中与丁立人交手,自己的等级分当时已接近2700,丁立人大约2200分。
小丁那时给卜祥志留下的印象是平静、沉稳,外人很难轻易看懂他的内心世界。“他年轻时属于进攻型的。给我的感觉是不管等级分高低,他都要跟你下一盘。”卜祥志对懒熊体育说。
后来,两人在国家队成为队友,参加团体赛时,丁立人总打第一台,给卜祥志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稳”。“不管对手是欧美国家的什么高手,我们都认为他肯定能拿分,甚至会赢。”在今年9月的亚运会国际象棋比赛中,卜祥志会继续和丁立人一起并肩作战。
夺冠之后的丁立人。
坚持和苦学让丁立人在2009年的全国锦标赛男子比赛中拿到冠军,17岁的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国际象棋全国个人冠军。不过王文浩认为,丁立人当时的成功有一定运气成分,真实实力还没有达到“全国第一”的水平。
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小丁的成绩都不算理想,输掉了一些“自己认为可以赢的比赛”。王文浩说,那时的丁立人进入了“瓶颈期”。
但他依旧在往前走,一边读高中,一边参加比赛。随着比赛数量的增多,他的经验值和等级分慢慢攀升。2014年8月,他的等级分升至2742分,压倒此前的头号选手王玥,首次升至国内第一。王文浩说,那时的丁立人已基本达到国内男一号的水准。
就在那年8月,由丁立人、王玥、余泱漪、倪华、韦奕组成的中国男子国际象棋队在挪威举行的第41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以11轮8胜3平的不败战绩,首次夺得奥赛男团冠军。自那之后,丁立人正式成为中国男子国际象棋的男一号。2018年时,他的等级分首次突破2800分,过去这些年的世界排名长期稳居前三。
生活中的丁立人除了热爱国际象棋外,还喜欢看哲学书、侦探小说,足球、篮球、网球等运动也很擅长。
他在足球场上的位置是前锋,喜欢的球队是拿到过36次意甲联赛冠军的尤文图斯。尤文图斯球风沉稳老练,甚至被人称为“老妇人”,但却可以借此拿到冠军。足球场上的前锋需要有突破能力、冲击力,给对手致命一击。
丁立人的这两个喜好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他的性格——既要稳赢,又敢在关键时刻打破常规。
去阿斯塔纳参加决赛前,丁立人和国家队队友们在杭州集训。出发前的某一天,他告诉教练徐俊“想踢球”。徐俊马上和其他几个教练商量,改变了那天的训练计划,让所有人到球场上“陪”小丁踢了场球。徐俊嘴上说,“别的孩子也想踢球了”。但他心里明白,小丁一步步走到今天,除去个人努力外,也和团队里每个人的付出息息相关。
王位的保持
对于像丁立人这样的优秀棋手,中国国际象棋协会非常重视。据王文浩介绍,协会、国家队会主动给他们创造到国外比赛机会,“有些比赛只能持外卡参赛,这样的机会大部分给了丁立人”。
叶江川告诉懒熊体育,为提升水平,中国国际象棋过去20多年一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政策。
“走出去”是把优秀的棋手推到国外,参加各种公开赛、邀请赛,以赛代练;“请进来”是在国内举办比赛,邀请世界顶级选手前来参赛,丁立人此次决赛的对手涅波就曾来中国参加过海南超霸杯的比赛。
海南超霸杯目前已连续举办13届,丁立人参加了11届。另外像南京、深圳等地的国际象棋大师赛,也采取同样的办赛理念。
国内的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允许外援参赛。叶江川强调,国际象棋协会对外援参赛问题秉承手续简化、操作灵活的思路。“外籍棋手和俱乐部谈妥后,只要到协会做个备案即可参加比赛。”比赛时,外援只能与中国棋手比赛,为的就是给中国棋手更多锻炼机会。
“丁立人今天的成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一个内在、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叶江川说。
丁立人在比赛中思考。
1980年代,中国国际象棋基础薄弱。为了尽快取得成绩,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决定先从女队突破,采取“男帮女”的策略,让优秀的男棋手去帮助女棋手训练,提高水平。
这样的做法果然起到效果。1991年,谢军为中国国际象棋首夺世界冠军,叶江川是他的教练。
在叶江川看来,谢军的成功起到了榜样作用,推动了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发展。后来30年,中国女子国际象棋先后出现6个棋后。
丁立人拿到个人冠军前,中国男子国际象棋队已在2014年、2018年先后两次拿到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叶江川认为,丁立人的国际排名长期稳定在世界前三,拿到个人冠军是一种必然,他希望这个冠军能带动中国男子国际象棋运动的继续发展,让更多人喜欢、参与这项运动。
“不是一个丁立人拿到冠军之后,其他的冠军就全来了,我们必须要把普及工作抓好。”现在最让叶江川担忧的是中国男子国际象棋的后备力量和新生代实力,“20岁以下的男棋手,等级分能排进世界前50位的,凤毛麟角。”他希望小丁可以在王位上待得更久一些。“谢军是拿了4次世界冠军,统治了10年后,后面的人才才陆续出来的。”
身着正装的丁立人显得温文尔雅。
AI技术的渗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I(人工智能)对棋牌类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去年9月,棋王卡尔森爆冷输给19岁小将尼曼,53盘慢棋不败纪录就此终结,他赛后称对手有利用AI作弊的嫌疑,并认为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对作弊行为监管不力。卡尔森放弃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这才有了丁立人后来获得的递补资格,与涅波争夺冠军。
AI技术渗透到国际象棋最早要追溯到1996年,俄罗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帕罗夫与IBM的超级电脑深蓝之间的较量。深蓝是IBM公司开发出的超级计算机,每秒可以计算2亿步,数据库里有70万盘大师级比赛的棋谱,其中就包括卡斯帕罗夫。最终,大师被深蓝打败。20年后,新型AI人工智能AlphaGo(阿尔法狗)连续战胜当时全世界最强围棋选手韩国的李世石和中国的柯洁。
在这场头脑与机器的较量中,人类彻底败下阵来。
对于国际象棋领域被AI技术渗透的现实,叶江川并不反感,他表示如今世界冠军级别棋手、二三线棋手、业余爱好者在训练、准备比赛时,无不借助AI力量。“正是因为AI技术的发展,才使得年轻棋手迅速成长。”
2014年,中国男子国际象棋队首次在奥林匹克赛上夺冠,丁立人、余泱漪、韦奕全部是90后棋手。“年轻人固然已经有一些比赛经验,但还没有完成相当多的累积,但AI技术在训练时帮助他们获取了大量信息,使得他们很快崛起,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叶江川说。
虽然AI技术在帮助棋手成长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如何从这项技术中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信息,做到人脑与电脑的更好结合,成为新的课题。叶江川用丁立人与涅波的最后一盘比赛做了举例。他认为丁立人最后时刻的选择会带来棋局的动荡,当时的策略如果放到AI技术中恐怕并非首选,人脑的判断在这时起到关键作用,人脑可以根据对手的不同,选取不一样的策略。“涅波怕混乱,有压力后他的防守就不像原来那样心里有底,他在混战中犯了错误。”
“你会担心AI技术把这项运动带跑偏吗?”面对懒熊体育的提问,叶江川说:“完全不用担心,就像人肯定跑不过汽车,但可以驾驭汽车。”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