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海市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在此之前,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发布了针对体育公园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计划,体育公园建设迎来了新的窗口发展期。大力发展体育公园建设的背后,有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有挖掘全民健身新空间的需要,也有盘活城市存量资产的需要。当我们站在第三方面视角观察这些年的变化时,越来越觉得体育公园正逐渐被需要。
新型城镇化从过去强调土地的城镇化到现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昭示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城市也正式从增量发展走向存量发展。增量阶段以吸引人才为主,政府通过导入产业和发展房地产,解决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存量阶段以留住人才为主,更宜人的生态环境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则是这个阶段城市发展的重点。
成都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座落在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公园,展示着这个新一线城市的盎然生机。成都打造公园城市,希望能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现代化道路,进而打造成一个未来城市的样板。成都锦江绿道集团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锦江沿线绿道的建设开发主体,240公里长的锦江绿道,是市域天府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体系中的核心“一轴”。
在锦江绿道一期51.1公里的建设中,锦江绿道集团共获得金融机构40个亿的专项债,用于项目建设,在偿债资金来源方面,包含沿线土地出让溢价收入、报建费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各级驿站及停车场收益等,其中土地出让溢价收入是最主要的偿债来源。根据规划,成都锦江绿道一期项目与周边产业项目统一规划、同步开发与建设,通过锦江绿道的建设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土地价值的提升。
土地出让溢价收入方面,根据成都市财政局出具的文件,明确将项目规划区域内土地溢价收入列为专项基金收入,在债券存续期内,项目沿线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约为8000余亩,按项目可带动周边土地升值100万/亩测算,扣除出让成本(约占40%),预计可获得土地出让溢价收入50亿元。
解决了建设资金的问题,如何在沿线的节点公园打造出市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则是摆在锦江绿道集团面前的下一个课题。伴随着成都成功申办大运会和世运会,以及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总体定位下,将体育场景植入城市公园,成为了很多公园的最佳选项。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江滩公园突出特色,打造了以碗池、沙滩运动为代表的时尚运动主题,并举办了世警会等一系列体育赛事,一度成为成都抖音平台上热度最高的旅游打卡地之一。
离江滩公园不远的桂龙公园则选择和洛克公园合作,成为洛克公园在成都的首店。为此,成都锦江绿道集团和成都体投集团还共同成立绿道体育公司,专门负责运营绿道沿线的各类体育公园。
在EOD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逐渐被重视的当下,成都无疑走在很多城市的前面。城市之间的竞争始终绕不开对人才的争夺,更好的生态环境、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将成为更多人用脚投票的标准,而更优质的体育主题公园,相信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023年正式实施的新《体育法》,经历了一次较大幅度的修订,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把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写入法律,突出全民健身的基础性作用,并鼓励和支持公民参加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在过去,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重点是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主,忽略了全民健身的发展。这就导致体育场所多为大赛而兴建,但赛事一旦举办完就容易出现赛后闲置的情况,若对周边居民开放又成本过高,全民健身需求无法得到有效释放。介于此,最近这几年很多面临改造的老旧体育中心都选择“嵌入”一个符合自身体量的户外体育公园,重新将全民健身功能考虑进来。
徐家汇体育公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徐家汇体育公园原名上海体育中心,总用地面积约36公顷,距离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约1公里,其规划选址始于1959年首届全运会前夕,之后历经近40年的规划建设,逐步建成万人体育馆、上海游泳馆、上海体育场3座大型专业体育场馆以及奥林匹克宾馆、东亚大厦等建筑物,成为上海中心城区内具备承办国际大赛能力的大型体育场所,是上海4个市级体育中心之一,也是国内建成较早、具有代表性的高等级公共体育中心之一。
2017年徐家汇体育公园提出更新改造计划,规划中提出要将其建设成为“卓越的体育赛事中心、活跃的大众体育乐园、经典的体育文化地标”,突出顶级体育赛事和高品质群众体育共同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两大发展目标,改造方案通过拆除东亚展览馆、奥林匹克宾馆等建筑,融合布局绿地和体育活动场地,通过重新梳理既有绿化、通道和广场的关系,强调增“绿”增“体”、“绿”“体”相融,以绿化空间中镶嵌运动场地、慢跑路径穿林而过等形式,营造出在大自然中运动的氛围。项目改造后成功激发了周边居民的运动热情,成为市民开展全民健身的新载体。
新工体的改造同样如此,除复建能容纳6.8万人的专业足球场外,工体北侧将建设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的城市体育公园,公园内巨大的草坪将举办各类体育、文化、休闲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的生活。除此之外,公园内还将建设环保健身跑道等多种体育场地及设施,吸引市民来休闲健身。
为了完成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拓展全民健身新空间,推进健身设施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健身场地开放共享等目标,越来越多的体育公园被真正需要,存量体育场馆的改扩建,为这些被需要的体育公园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城市中需要被盘活的存量资产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老旧体育场馆们。很多维持一座城市正常运行的市政配套设施或者一块工业、矿业废弃地,也需要被重新利用起来,打造体育公园让这种“变废为宝”成为现实。
温州市滨江商务区桃花岛片区T-02、T-03地块暨体育休闲公园项目,位于滨江商务区东南部,总用地约63公顷,原为大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包含杨府山垃圾填埋场、中心片污水处理厂、粪便处理厂等,缺乏城市支路系统的配套,开放度低,土地使用效率低,布局较为零散,对景观环境、城市空间及土地价值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盘活提升城市存量资源效益,补充滨江商务区CBD的休闲服务功能,温州体育休闲公园项目采取上下分层供地模式办理土地证,把污水处理厂屋顶规划成公园绿地,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室内气膜滑雪场、温州设施最齐全的室外足球基地、体育配套工程、桃花岛公园等,大幅改善周边环境,带动了周边楼盘的开发和销售。
此前,此类屋顶体育场地因涉嫌违建,多处于尴尬的境地。温州市体育局相关领导表示,温州体育休闲公园是温州探索“分层供地”的首个试点,也是探索体育场所开发的新途径,“一个地块通过分层供地,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土地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利用,同时,地块的价值也实现了提升。”
各级政府对体育公园建设的重视也实实在在体现在资金支持上。以浙江为例,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针对单个体育公园将有限额不超过2000万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丽水市生态体育公园就是享受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幸运儿,丽水市生态体育公园位于原民俗乐园区块,项目总用地面积152038平方米(约228.05亩),总建筑面积约7.4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3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含地下停车位812个),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广场、儿童活动设施等。
根据《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2022年浙江省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获中央补助的项目仅有3个,补助金额合计2550万元。丽水市生态体育公园作为2022年浙江省获中央补助的三个项目之一,补助金额2000万元(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占浙江省总投资补助金额的78.5%。
除中央的资金支持,浙江省也发布了《体育公园及体育设施进公园建设要求和补助办法》,体育公园及体育设施进公园建设项目采取先建后补形式,即建成后,经检查验收符合要求的再补经费。根据规定,体育公园补助标准按二类六档转移支付办法确定,列入一类地区的大型体育公园最高将获得60万的补助,中型体育公园最高将获得40万的补助,小型体育公园最高将获得20万的补助。
2025年全国新建或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的目标,在《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被明确提出。更便民、更开放的体育公园,或许能让体育离人们的生活更近一点。想起第一次参观位于杭州的运河亚运公园,能看见放了学的孩子在这里完成跳绳打卡,也能看见三三两两在踢球、轮滑的孩子们,运河亚运公园满足了附近很多家庭休闲运动的需求,这种开放共享绿色的空间,才是被人们真正高频使用的好去处。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