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主场与雷霆比赛第三节打到读秒阶段,勒布朗·詹姆斯在罚球线右侧附近面筐持球,左手三次运球后撤步,用一记标志性的金鸡独立后仰投中,这两分让他NBA生涯常规赛总得分超越“天钩”贾巴尔,打破其尘封39年的纪录,成为NBA历史得分王。通俗点说,在篮球比赛的最高舞台,77年历史下来,他比任何球员的得分都多啦。
纪录本身的东西不说了,大家先看一张照片,就是詹姆斯纪录球出手瞬间的定格。
这张照片出自NBA传奇摄影师安德鲁·伯恩斯坦——他跟科比一起出了《曼巴精神》的图文画册,势必也会成为NBA历史长河中的经典瞬间,同时让我想起迈克尔·乔丹最后一投的历史定格。
1998年总决赛第六场公牛客战爵士的最后时刻,乔丹抢断后运球至前场,左侧三分线外面对拜伦·拉塞尔的贴身防守,加速急停晃倒对手,手起刀落命中准绝杀球,率队逆转拿下第二个三连冠。那个瞬间,激励全球亿万观众迷上篮球,包括我;那张照片,成为图腾,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请对比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看完乔丹和詹姆斯,把注意力转移到观众席上,放大看看细节,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越看越震撼,短短25年,一切都变了。
核心物件就是手机。在詹姆斯照片的背景里,那些花了数千甚至数万美元买门票入场的观众,在纪录发生的那一刻,实际上跟我们多数人一样,是通过自己手机屏幕来见证的历史,比起25年前的那个现场,他们的感受和长远记忆会有什么不一样?
我还有更深的感受。当我十几年前驻美现场报道NBA时,适逢社交媒体刚刚兴起,作为跟队记者,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实时发回现场的图文和视频报道,所以比赛时异常忙碌,焦点比赛时工作量更是加倍——用文字记录信息、拍图片发回场景、录视频感受鲜活,几项工作总是交替进行,根本没时间也不可能有心思感受到多少比赛的魅力——往往要等比赛结束回到住处通过回看来实现。
美国同行经常会惊讶于我的工作节奏和状态,关系好的更是直言相劝:“Li,你可能在放弃这份工作的最大乐趣。”我深以为然,但无法改变多少现实,唯有通过更高效的安排,获得一些感受比赛魅力的微小空间。
在手机镜头无孔不入的当下,记者的这种观察空间越来越狭小:当现场2万个镜头对准赛场时,关键细节很难再被遗漏;当球员把故事都留给自己的媒体内容公司时,记者的作用越来越鸡肋。
在录制《鹰眼时间》詹姆斯专题播客节目时,我同事刘易非有这样一个好奇:“算法和AI加持后,运动员的尽头是詹姆斯吗?”我的答案是:“运动员詹姆斯化是必然的,更重视数据、更重视身体、更重视品牌,但尽头是詹姆斯?我是有疑问的,个人运动中,Alpha Go能击败顶级围棋大师,但团队运动可以吗?真变成那样还有人喜欢篮球吗?当运动员都进入元宇宙,虚拟世界里的篮球还是篮球吗?”
同样的设问放到媒体的未来形态上,也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再回到上面拼图,你可以看到场边的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旁边是詹姆斯的俩儿子)、也会看到几个全神贯注的孩子,为什么他们可以沉浸在那一刻?因为手机,我们收获了全世界,也因为手机,我们可能丢掉了体育最宝贵的东西。
碎碎念了很多,还没有答案。来点干货,以下内容为懒熊体育特别策划的詹姆斯得分王炼成记。相信我,值得你认真看完。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