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司要想更快增长,发生裂变是方法之一。而YC已经给了很多指引。
前段时间写《经济不好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创业?》一文时,提到了加速器Y Combinator(简称YC)。不少人私下找我沟通YC,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事实上,有两家公司对我的创业影响比较大,一家是星巴克,另一家就是YC。星巴克给了我怎么做好一家消费品牌的指引,尤其是打造的除了家与工作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已被很多体育品牌与服饰品牌借鉴;YC则是给我实实在在的模式借鉴,他们对创业、发展、投资等方面的积累,都是我在成立懒熊时最好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个现象在虎扑创始人程杭的身上也发生过。这个他在2004年创立的中国球迷社区公司,今年正好18年,他的公司越来越演变成“YC模式”,围绕虎扑,衍生了毒(得物)、路人王、虎芽、Deep等很多项目。与此同时,程杭骨子里是最喜欢创业与投资的,所以他早几年的精力很多用在动域资本上,后者投资了超级猩猩、懂球帝、悦跑圈、趣运动等多个体育项目。
那么,程杭如何理解“YC模式”?在程杭看来,虎扑作为一个球迷社区,基本盘比较稳固,经过18年的发展,再向上天花板已经看得见,但要再怎么下滑也比较难。所以他的精力基本在这些创新创业的新项目上。以此类推,大部分的体育公司与内容公司可能都是如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想靠主体增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个时候只能内部发生“裂变”,再次诞生新的创业项目,类似虎扑的毒(得物)、路人王那种。
程杭们赌的是100家新项目里,可以有99家搞砸,但只要有一家发展很好就够了。但是,为了保证这一家能够真正出现“裂变”,就必须充分信任这100家。
说白了,“YC模式”能够给体育公司与内容公司借鉴的就是这些关键词:平台、共创、生态、背书等。
所以,我想来分析下到底YC能给体育与内容公司什么样的启示。
一、YC创始人与团队
所有事情最重要的都是人,同样的事情,有了对的人,事情才能正确。
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被称为“硅谷创业教父”,从2005年到现在的17年里,他培养以及影响的创业者千千万万,他是那个点亮硅谷的人,也是不断用各种方式劝说人出来创业的人。当然,格雷厄姆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这是他的工作需要,另外,他也是创业领域的受益人。
格雷厄姆是在1995年开始创业的,他之前学过画画,也曾有过当画家的梦想,所以他选择的领域是将这些画等艺术品进行线上交易。当然,大部分第一次创业的收获都是苦涩,格雷厄姆第一次创业项目Artix输得一塌糊涂,为艺术画廊提供在线商店的想法,在进入商业化阶段就停滞了。
不过,这次创业让他意识到人与团队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合适的团队,哪怕再好的点子也很难成功。相反,哪怕点子不是那么突出,但只要有合适的团队也能找到最好的创业路径并走向成功。在这个思路下,格雷厄姆邀请了他的好朋友罗伯特·莫里斯加盟,然后莫里斯又找来自己的同学,哈佛计算机科学系毕业生特雷弗·布莱克韦尔——请记住,这三个人就是后来YC四位合伙人中的三位。
有了好的团队之后,格雷厄姆总结上次创业失败的教训,在1996年成立了Viaweb,类似于Artix,但拥有了用户需要的“购物车”功能,现在的京东以及最早的淘宝等电商平台的功能都来源于这个思路。但是,想把这个单一功能做成一家庞大的公司还需要很多资金投入,而当格雷厄姆与合伙人总投入达200万美元后,公司就遇到了财务危机。
最终,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Viaweb成立整整三年时,格雷厄姆就将Viaweb卖给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雅虎,价格是5000万美元。从财富角度来说,格雷厄姆彻底实现了成功。而在被雅虎收购后,Viaweb变成了“雅虎商店”,格雷厄姆自然就成为雅虎的员工。
而在被雅虎收购一年后,一个有趣的事情是,雅虎又用50亿美元买下了Broadcast.com。而Broadcast.com的联合创始人就是NBA达拉斯独行侠的老板马克·库班,雅虎让库班成为了美国最有钱的富豪之一。
当然,格雷厄姆是跟自己公司一起被雅虎收购的,而在度过协议捆绑期之后,格雷厄姆又开始了新的折腾。这个时候,他的创业团队核心人员莫里斯已经去麻省理工学院当了老师,另一位合伙人布莱克韦尔在2001年也不甘平庸再次创业,创立了机器人制造商公司Anybots。
最终,在2005年,格雷厄姆开始了第三次创业,拉着自己最初的团队创立了YC。格雷厄姆出资10万美元,出任CEO并自己全职参与公司运营,而莫里斯和布莱克韦尔各出资5万美元,只需要在一年两次的投资决策中参与即可。另外,第四位合伙人是杰西卡·利文斯顿,她全职加入了YC,之前是在波士顿投资银行工作——利文斯顿后来跟格雷厄姆还成为了夫妻。
从格雷厄姆的YC团队搭建来看,创业最重要的就是人,具体说就是最核心的合伙人,他的三个合伙人有两个一起创业过并拥有长达多年的共事经历,另一位拥有银行背景的合伙人则成为了自己的妻子。
很多公司,包括体育与内容公司,在公司没有发展壮大之前,首先都倒在了最核心的人上面。所以,YC在团队搭建方面给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YC背后的逻辑
最开始时,格雷厄姆与利文斯顿是全职,其他两位合伙人莫里斯和布莱克韦尔是兼职,所以YC的文化与风格基本都是格雷厄姆在推动。或许是因为格雷厄姆自己有过创业成功的经验,所以YC想要投资的人基本都是对标他自己,创业者的标签是:黑客、单身、精力旺盛、没有存款也没有房贷、赚的不多等。
更具体的,格雷厄姆希望投资的人年龄是“25岁”的年轻人。为什么圈定25岁,在格雷厄姆看来,这个年纪的人哪怕失败了也都是“财富”,而一旦30岁后拥有家庭的人,很难全身心投入创业,成功的概率就会降低。
当然,因为格雷厄姆自己受益于硅谷创业,所以他也希望投资的企业都是计算机相关的创业公司。他的模式是,每年感兴趣的创业者可以自己申请,然后通过格雷厄姆与三个合伙人一起的审核,一旦通过,创业者就会获得1.1万美元的种子基金,而创始合伙人每多一位成员就可以多得到3000美元,最多为4名创业者提供2万美元资金——YC占股7%左右。
跟之前所有基金不同,YC投资都是数额非常低的几万美元,属于创业初期的种子基金。而且,被投资的项目必须得在YC硅谷的办公地点进行培训三个月。最开始时,YC的所谓的办公室是租用的布莱克韦尔公司Anybots的会议室,正好两张长条桌子放在一起可以坐二三十人。
格雷厄姆创立YC的激情来自创新与改变。之前基金的模式都是看重的项目要下注大额投资,甚至是多轮投资,但格雷厄姆是批量投资,这就比较考验他与团队的眼光与耐性了。格雷厄姆赌的是100个项目里,可以搞砸99个,但只要有一个项目成功就可以了。可为了保证这1个项目能够成功,他就需要做很多跟之前基金不同的运营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培训三个月。
培训三个月就把YC定义为“学校”了,而且不管创业者来自中国、印度,还是美国的其他城市,他们都必须到硅谷三个月,跟他们一起编写代码以及研究客户。这的确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尽管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可能不得而知,但格雷厄姆却发现一旦创业者愿意三个月到一个陌生地方克服各种困难,这种创业者成功的概率也是大大提升的。
YC成立第三年就投资的明星项目Dropbox创始人德鲁·休斯顿,在经历那三个月培训后就说:“那些成功创业者没有到处胡闹,对吧?取得成功的创业公司都不会参加聚会,也不会成天跑来跑去跟各种各样的顾问闲聊,他们做的只是编写代码,与客户沟通。不是吗?”
▲Dropbox等项目的一鸣惊人也直接证明了YC模式的成功。
所以,YC背后的逻辑是背靠硅谷,是投资那些依靠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可以快速成长的项目,然后通过生产内容——书籍、杂志、视频、播客、文章等,让创业者快速成长。最终,这些人形成一个生态链,各个项目可以相互背书、协作。一个例子是,格雷厄姆会帮一个初级创业者对接给他投资的明星项目Airbnb创始人,尽量促成他们之间的合作。
看上去YC的逻辑是“高质量创业公司的加速器”,但格雷厄姆非常反感加速器、孵化器等这类定位,他认为他做的事情独一无二,不该被定义。不过,在YC创立一两年后就出现了不少的模仿者,他们的确是按照孵化器与加速器的模式来对标的,虽然收益不错,但还是不如YC占据的市场大。
显然,YC更应该定义成内容公司,或者教育公司,他们找到那些可以快速增长、上市或被收购的公司,然后实现财务与品牌收益。这跟大部分的内容公司不同,甚至体育公司更不同,但仔细去拆开分析会发现,本质是相同的。
因为体育公司也是从0到1的过程非常慢,但一旦增长到一定程度,拥有了品牌价值之后,剩下的就是类似YC模式,需要内部不断进行“裂变”,然后分裂成很多小的创业公司与项目,这些项目就是YC通过种子基金投资的数不完的公司——他们一旦成功一家就可以带动整个公司成长,类似一家得物,可能价值比虎扑公司本身还大。
三、生根绽放
有些事情,时间会证明一切。
YC做了没多久,就获得新的基金投资,2009年得到了红杉资本的175万美元注资。一年后,以红杉为主的资金又注资了600万美元投资。与此同时,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和隆·康威(Ron Conway)也找到了格雷厄姆,对YC所有投资的项目投资15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前提是所有的创业者都不能拒绝——这些跟上的投资都是要赌到一家可以一鸣惊人的公司,而且是用了极其少的钱。
在有了资金积极注入的情况下,YC的发展也顺风顺水了。我在想,即使这些钱格雷厄姆自己也出得起,没有必要还从外面再融资。但后来仔细想,融资不仅仅为了资金本身,也证明这件事情可以获得很多人认可与背书。尤其在投出一些明星项目后,格雷厄姆发展了一些新的合伙人,也定下了合伙人不能投资YC项目的规定。所以,在创业与投资领域,诱惑很多,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最关键。
纵览YC自己的创业史,现在已经生根绽放了,但它在绽放之前也经历了一段黑暗的摸索期。因为不管模式、想法、运营等,种子期投资并不创新,也不独特,已经有很多老牌的基金公司在做。可格雷厄姆是把YC当成自己一项长久的事业来做,那么,这里面就得有别人替代不了的核心竞争力。
这个竞争力是什么?
格雷厄姆是这样问他想投资的创业者的:“5年后,你们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的公司,那么,是什么让你们成为一个大公司的?”
对于YC本身,成为大公司的关键是一整套成体系的运营思路,包括上述的“三个月”一起在硅谷培训等等,但真正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我们看到今天的红杉中国、创业黑马也在做这样的事情,但都没有YC彻底与专注。更主要的,YC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生产与教材,甚至是格雷厄姆自己创业成功的鲜活案例,这些都是YC最核心的竞争力。
YC对体育公司与内容公司的借鉴就是,如何让自己变成大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可以从自身出发,也可以从内部裂变出现新的创业项目,而新项目就必然得有新的创业心态的负责人。就像虎扑创始人程杭,他更喜欢那些创业心态的人加入公司,然后去负责一个新的项目,这些新的项目就是虎扑未来的大世界。我甚至觉得,如果腾讯、新浪这样的内容大户,都可以按照YC模式,不要再围绕版权模式,内部进行拆分,根据市场需求诞生一个个更接近用户的好的公司——体育内容公司、数据公司、服务公司等等。
当然,做这些所有尝试的前提都是冒险——大多数人高估了风险,但又低估了回报。而体育公司只有围绕这些冒险才能迎来新的拐点。
现在,YC自己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创业公司网络,投资公司近2000家,他们投资的公司价值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元,包括Dropbox、Airbnb、Stripe等市值接近或超过百亿美元的明星公司。而我坚信,YC在体育公司与内容公司的应用也有很多余地。懒熊体育此前就成立过投资基金,资本化、证券化、市场化一直是体育公司要积极抵达的地方。
如果你对YC感兴趣,我推荐关于他们的三本书:
·《黑客与画家》: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自己的文集,他自己既是个画家,还是黑客,他如何理解黑客、画家以及硅谷,也能看到他对创业的理解,尤其是为什么是他成为了撼动硅谷的人。
·《YC创业营:硅谷顶级创业孵化器如何改变世界》:作者是兰德尔·特斯罗斯,也是《纽约时报》的“数字领域”的专栏作家。这本书是他获准进入YC及其创业公司全程跟踪采访的第一人,而且格雷厄姆承诺不审稿。此书是从第三方视角来看整个创业项目申请、审核到三个月培训等整个过程,采访详细,报道深入,是一本研究YC的好书。
·《创业者:全世界最成功的技术公司初创的故事》:作者是杰西卡·利文斯顿,是YC的合伙人之一,也是格雷厄姆的妻子。这本书是她采访了32名创业者成的一本书,这32个创业者来自苹果、火狐、PayPal等几乎所有的美国互联网公司。
在上一次懒熊体育内部年会上,我给大家分享的就是YC模式,主题叫《大海抓鱼,深信不疑》。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