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哥专栏:F1的品牌商业课

2022-10-25 观点黎双富

如果你是职业体育联盟的掌门人,到现在都还没有联系奈飞团队做纪录片,那你十有八九失职了。


刚刚结束的F1美国大奖赛(德州奥斯汀),现场一共涌入44万观众,创造了F1单站三天观赛人次的新纪录。与此同时发生的,还有迪斯尼送上的3年(2023-25赛季)2.55亿美元版权续约合同,要知道,他们现有周期(2018-22赛季)年价仅为500万,是的,翻了17倍。


短短几年,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富哥专栏:F1的品牌商业课


资深的体育迷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觉,F1前些年似乎脱离了主流视线,虽然一直在办比赛,也有汉密尔顿这样的新王降临,但在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和流媒体网站上,F1并有多少存在感。


这种感觉可以在F1创始人伯尼·埃克尔斯通2014年的一次公开采访中找到印证:“我对推特、脸书以及其他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感兴趣,我宁愿去寻找那些有钱的70岁老家伙,没必要去触达那些没能力购买我们任何产品的年轻人,如果品牌主想触达他们,那就去找迪斯尼好了。”


伯尼对F1的贡献毋庸置疑,他40余年的努力让F1成为了比肩奥运会和男足世界杯的顶级IP,但不可否认的是,上述这种唾弃无疑是脱离时代的,那段时间,F1收视下滑、赞助商离去、年轻人不愿去现场观赛等,发展逐渐陷入泥淖,在职业体育最成熟的美国市场更是迟迟打不开局面,被迫出售成了必然选项。


2016年年底,自由媒体集团以44亿美元价格接手F1,开始了对这一项目的美式改造。


最核心的是品牌定位,F1不再只是个赛事公司,而是家全球媒体内容公司。在这个核心策略下,自由媒体集团开启了全新的数字化策略,一改以往只注重传统电视渠道的策略,砸重金投资数字和社交媒体渠道,一方面是触达更年轻的群体,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效果立竿见影,根据推特的官方数据,2019和2020年,F1都是平台上互动增速最快的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媒体集团是顶住财务压力执行这个核心策略的。接手前三年(2017-2019),虽然年营收数据不断上涨,从17.8亿、18.3亿到20.2亿美元,但前两年亏损是增加,从3700万到6800万,直到2019年才录得1700万美元的盈利。


敢于投入就是因为策略明确。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动作也逐步展开,2018赛季启用更潮流的新logo、推出电子游戏、跟各种电竞品牌跨界合作等等,夸张一点说,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就会出现F1的身影。


富哥专栏:F1的品牌商业课


然后就要说到文章开头提到的王牌产品了:Drive To Survive——2017年和奈飞达成独家纪录片合作,当时这个合作并没有获得多少外界关注,在内部,奔驰和法拉利两支头部车队也拒绝参与,唯一参与的头部车队是红牛——为什么是红牛?归根结底它也是一家内容公司,通过内容来做IP和传播,这跟自有媒体集团的思路完全一致。


内容的核心是故事,而故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F1天生就是一个冲突之地,一个是10支车队和20位车手之间的明面冠军竞争,另外一条暗线则是同一车队里两名车手的较量——他们开同样的车,所以里面有很多冤家甚至说宿敌,只要打开就是媒体的天然素材库。


这两年关于这个纪录片的一个业内争议就是有意制造冲突,包括维斯塔潘在内的明星车手都曾公开批评甚至一度抵制拍摄,但这就是媒体内容公司的厉害之处,F1之前就有这些素材,但这么多年没有人把它讲述出来。


富哥专栏:F1的品牌商业课


纪录片已播出四季,数据比什么都有说服力。F1官方给英国卫报的数据,纪录片在全球给F1带来了7300万新观众;ESPN(迪斯尼旗下)2021赛季的收视率上涨了40%,平均每场收视人数已达93.4万,这个赛季的ESPN官方数据说是至少上涨30%,刚结束的美国大奖赛更是创造了270多万人的收视新纪录,美国市场可以说已实现突破,所以今年才新增迈阿密站,明年还要增加拉斯维加斯站;女性观众的占比从四年前的10%增加到18.3%;甲骨文、谷歌、高通等巨头先后砸下数亿美元的赞助大单……最最直观的,F1的估值从3年前的80亿涨到了如今的130亿。


这个过程中,自由媒体集团最应该骄傲的一点,对彻底改变F1走势的这部纪录片,奈飞不仅负担制作成本,还要给他们交品牌授权费。


定位好自己的品牌,找到适合的渠道和合作伙伴,用内容讲好品牌故事,并持续下去,这是自由媒体集团和F1给我们呈现的高价值商业课。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富哥专栏:F1的品牌商业课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