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村BA"火了,全网都在讨论这比赛为什么能火、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台盘村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喧嚣过后的小村庄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带着这些好奇,我们前往两千公里外的台盘村,希望能够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从贵阳开车到台盘村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这是一个相对原生态的村庄。虽然临街建起了砖瓦楼房,但还是可以看到不少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里面住着村民。每当夜幕降临,台盘村都会安静下来。酒店房间的玻璃上爬满昆虫,它们在黑夜里追逐着最后一丝亮光,也让我见识了黔东南地区物种的多样性。
▲台盘村街道的一角,有人骑着摩托去打球。 摄影:赵宇
山外的世界就像一匹奔腾的野马,跑到这里总要放缓脚步。
50岁的吕文君把上衣搭在腿上,光着膀子坐在网红篮球场的看台上,一边乘凉,一边看年轻人打篮球,这是他晚饭后为数不多的消遣。春节后去广东打工,六七月回家避暑,到秋天再去,春运高峰来临之前返家过年。忙半年歇半年,够吃够喝就行,这是吕文君的生活方式,也是很多台盘村人年复一年的生活轨迹。
不管“村BA”火没火,他们都如此。
喧嚣过后,小山村没太多变化,这里的篮球赛没火时也要从前一天下午打到次日凌晨3点,王斌和刘强燕的饭馆、商店还是会在比赛日时忙到焦头烂额、没比赛时为收入发愁。台盘村民喜欢篮球,可村里却从未有过篮球用品商店,以前是因没这意识,现在是因网购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村里人说他们的篮球一直都很火,只是外人不知道。就像郭德纲2005年火了之后对媒体说的那样:你们早干嘛去了……
▲台盘村篮球场上打球的村民。 摄影:赵宇
不管是17年前的郭德纲还是现如今的“村BA”,都是忽然之间就火了,爆火的背后有着相同的关键词:草根、深厚积累、无限热爱、无意间的助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关键词——时代需要。
电视上那些挠痒痒的相声早被观众看腻,穿着大褂、把自己在底层社会多年积累的东西换成自嘲的方式、用接地气儿语言讲出来,小黑胖子成了搅局者;疫情之下,国内职业体育赛事基本都是空场进行,拥有“成千上万”观众现场的“村BA”打破了赛会制、空场的概念,给恢复正常秩序的呐喊提供了事实依据。哪怕明知不会给现实带来太多改变,却也像迷惘中的一束光。“比赛未必精彩”、“某些规则与职业篮球相悖”、“看台上挤太多人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都已不再重要。
“村BA”火了之后,外界也有各种关于比赛未来发展的构想与担忧,比如有1000支队报名该如何运营、组织者们该如何面对资本介入与最纯粹乡村篮球之间的理念冲突、一个乡村篮球赛未来如何才能做大做强、它是否会成为中国社区体育和乡村体育的标杆……村里人可能也想过这些,有些问题或许也暂时找不到更合适的解决办法,所以只好以不变应万变。
这种以不变应万变不因自己足够强大,而是面对各种复杂状况难以应对后的自我保护。就像“村BA”三部曲最后一篇文章导语里说的那样:欧洲的社区体育历经百年演变后已可与职业接轨,而我们的乡村篮球在存在了84年后依然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原始状态。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给社区、乡村体育带来了不同的道路和归宿,但那份对于运动的热爱始终不变。
如果把台盘村拟人化,它就是外出打工到六七月就要回家避暑的吕文君,就是老板不让回家打篮球就会辞职的岑江龙。没有特别“高远”的理想,每个人都在真实地为自我而活。谁又敢说哪个崇高伟大,哪个低人一等。
▲野蛮生长状态下有人穿着拖鞋在打篮球。 摄影:赵宇
村支书张寿双与懒熊体育交流时提到过希望通过“村BA”比赛的火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知道张书记这话是真实所想,还是宣传部门的统一话术。台盘村自然风光干净纯美,透过那个晚上爬满昆虫的酒店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梯田,山脚下的巴拉河蜿蜒而过,油画一般。但也仅限于此,与大众愿意消费的旅游方式还相差很远,依靠乡村篮球拉动乡村旅游并不现实。
其实台盘村完全不必考虑太多关于未来发展的问题,安于现状有时也是一种最合适的存在方式。在这个内耗严重的时代里,人们习惯了内卷,动不动就谈创新,结果新的没得到,旧的也丢了。台盘村的篮球赛已存在84年,他们有自己一套办事逻辑,可能也走过弯路,经受过挫折,但还是存在了将近百年。少一些行政指导、少一些宏图设计,让“村BA”继续野蛮生长,这才是它真正的归宿。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