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流调,无意中会展示到人们生活不为所知的一面。很多社会性话题也因此而起——这应该算是一种“疫情文化”吧。
最近一则,是北京某个孩子,通过流调发现他一周竟然参加了23个线下培训班。在各个家长群,这个消息像往热油锅里倒了一碗水。这个新闻的可怕之处在于,竟然有的孩子可以同时上23个培训班,那么也就是说明,鸡娃的路上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鸡只有更鸡。
不过很快,这件事就被辟谣了。23个培训班,不只来自一个孩子的时间表,而是有关部门统计可能出现问题的好几个孩子的线下培训班记录——然而,这已经足以让全北京的小学在周一早上临时要求各位家长把小孩领去做核酸,随后,线下培训机构第N次被叫停。这无疑是默认,鸡娃在这里是一种普遍的常态。
▲网传的课外辅导班班级统计名单。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看看那个单子上的培训项目,游泳、钢琴、书法、绘画、篮球、朗诵、拉丁舞......虽然不能否认其中仍有为升学加分而努力的成分,但总体上说,琴棋书画、闲云野鹤的味道比原先水深火热的主课课外辅导还是轻松有趣了很多。如果这真的来自于北京一个普通小学的班级,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看,倒是值得庆幸的——有关部门的双减风潮的确起到了作用。
但且慢,事情往往还有另外一面。家长们那么喜欢带自己的孩子去培训班完全是出于让自己的孩子博才多艺吗?
在一年多以前我就对孩子上培训班的事做过统计。统计的数据就是自己小孩所在幼儿园。
这是一家还说得过去的民办园,我的小孩所在班级有21个孩子。大家的培训班参加率是很高的——100%。平均每个孩子每周参加培训的次数是1.8个。
为什么要带孩子参加培训?排在前三位的主要理由有:开发小孩的潜在技能;为未来上小学做准备。而第三个理由最为有趣,很多家长其实并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小孩长时间相处——他们意识到在周末的时间应该对自己孩子进行亲子陪伴,当真的陪伴在一起的时候,又往往不知道自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成年人总以为孩子会像书本里描述的那样,乖乖地坐在旁边,听爸妈讲童话。但事实往往要复杂和艰难得多。小孩在很多时候,比如角色扮演游戏时,会根据自己认知的构建情景框架,而大多数成年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参与到这个框架中去。
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心不在焉,甚至对孩子描述的框架采取嘲笑和蔑视的态度。或者成年人勉强根据自己孩子的设定进入角色,但这种装腔作势往往维持不了很长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年人觉得带小孩是个相当苦的差事的重要原因。
总之,大多数家长(包括我自己)如果长时间和自己的孩子相处都会陷入到一种尴尬的情境中。而参加培训班,正是去除这种幼儿陪伴尴尬时间的最佳解决方案。
这种陪伴尴尬症在上一代中国人中并不常见。
比如80后以及之前出生的人士的父母,基本不存在陪伴尴尬症。当然,这并不是多值得那一代人骄傲的事。他们没有陪伴尴尬症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那一代人根本不认为应该对小孩进行陪伴。所以他们也没有这种心理负担。
而也正是因此,他们的下一代普遍患有陪伴尴尬症。70后-90后的成年人并没有从上一代习得在自由时间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
另一方面,中国一线城市的体量增加非常快。例如北京,从1980年算起,这座巨型城市的城区人口增加了10-15倍。在这个基础上,大多数市区地块又都实现了商业化,可供免费自由活动的空间又太少了。而且出于安全考虑,生活在大城市的普通人也不会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初中之前)完全无看护地在室外自由活动。逼仄的环境无疑增加了大城市人陪伴尴尬症的爆发率。
所以,一种社会群体病征的出现,在很多时候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候它反而体现了一种社会进步——起码新一代父母相比前人已经意识到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价值的,只不过,他们一时不知道怎么做,而且会为此焦虑而已。
患有陪伴尴尬症的成年人需要“治疗”吗?
很可能根本没这个必要,或者等这个人真的治好了,他的孩子也就用不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场景框架了。所以也就无从验证到底治好了没有。
反而,这种社会“病”造就了不小的服务需求创新空间。父母的病反而会促进孩子培训服务升级,从而让他们的人格更加完善,未来的生活也更加幸福。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