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档案
年龄:1993年生
籍贯:北京
创业时间:2020年开始,13个月
所在行业:健身产业
失败原因:对资金链、团队搭建以及寻找合伙人方面处理不当
创业感悟:痛定思痛,我得到了至今依然践行并使用的重要能力:系统性能力。
元旦假期,小A再次在微信上约我,原因是他说对未来感到“迷茫”,因为他刚刚从一段不算长的创业旅途中正试图走出来。创业13个月,他投入近100万元,这对于28岁的他来说是“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无比痛苦”。我们约在一家他之前工作的健身房附近的咖啡馆相见。相见时,他一直戴着口罩,我问他为什么戴着口罩?
小A说:“不想被人认出来,不想跟熟悉的人说话。”
失败总是令人沮丧的,尤其是作为第一次正儿八经创业的小A来说,更是体会到了之前28年所从未有过的深度冲击。他自己总结说:“在创业之前,我作为一名员工在销售方面很擅长,很容易就成为一名优秀教练,但创业时,我发现仅仅具备销售能力还不够,还需要在管理、产品创新、财务等方面具备能力,哪一环弱了就容易栽跟头。”但事实往往是大部分人都不可能一下子具备这种综合性能力,人都是在一次次失败、自我怀疑中迭代与进步的。
并不是鼓励小A,已经下场创业体会的他或许也不需要任何人的鼓励,因为鼓励对于真正想要做事的人来说总是相对廉价的东西。能否真正找到方向,并一步步走向远方永远是他最关心与需要的。但在找到这些方向之前,怎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坦白说,小A所谓的失败是在我的预计之内,一方面疫情之后创业的门槛是越来越高的,另一方面,健身产业整体受到很大冲击,过于比较依赖私教的传统健身房已经遇到很多挑战,而新兴团课等健身房也受制于大环境的影响数据并没有多么好看。在这种情况下,小A的优势是什么?是产品创新能力?管理能、还是其他以一己之力能改变这种健身领域潮水的方向?
好像都不具备。
但好在,就像小A自己所说,他一直热爱健身,这次创业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只有拥有“热爱”,他依然就可能在健身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更何况,在这个年纪,这段经历已经难能可贵了。作为正规本科毕业的他,失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各种学习,貌似他正朝着正确的道路去走。至于,最终的结果真的那么重要吗?
以下几个问题是小A自己对创业以及健身产业的总结:
这次创业13个月,前后经历了什么?
2020年我开始第二次创业,疫情期间我进入这个赛道。
当时在北京有2家门店,一家在海淀,一家在朝阳。从加入到退出一共13个月时间。之所以创业是因为我供职的那家健身房出现了问题,出现大面积欠薪,没办法,只能寻找新的出路。当时,我创业的方式是以小股东加入的,我对财务、人事、管理等方面都是不涉及,都是另外一个大股东负责。总结这次创业并不后悔,没什么可后悔的,但是挫败感确实挺强的。痛定思痛,我得到了至今依然践行并使用的重要能力:系统性能力。
其实,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一个系统,他由每一个员工构成,以相同的价值观统一协调,以企业愿景和目标为指引,构成一个具有生命力和性格的有机体。任何一个环节如产品、管理、业务、客服售后出现问题,系统都会有危险。一定要把他当做一个有机体看待,而绝不是一个人或小部分人的获益工具。
当然了,说一千道一万,疫情期间,恐怕大多数公司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活下去,活下去。
我也无数次在心里对自己这么说。会员需要服务,员工需要工作,我也需要一个平台来承载我的躁动不安的“创业梦”。以至于我个人投入了100来万用于门店的各项开销。即便如此,现金流还是成为我最大的困扰。因为按照我们的业务来说,算是疫情期间创造了奇迹,销售等方面非常好,但最后发现大股东还有一个其他产业,但在这两年其他产业受到很多冲击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他为了补那个窟窿,就把健身房这块的现金挪过去使用了。
这就使我们的资金非常吃紧。当然,房租是大头,房租拖欠房东是要来锁门断电的。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还特意买了一个砂轮来切割链子锁,奖励敢动粗的员工个人500元,自己换了水表电表,还引发了整楼的停电。现在想想,真是荒唐无比。
而最可怕的就是拖欠员工工资。因为工资拖欠是要闹事的,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的约谈都算温和的,而威胁罚款、行政制裁、门店关停更是家常便饭。除了好言好话的哄着,也要偶尔装出强势和崩溃的状态来极限拉扯一波。当然也不能说是装出来的,因为崩溃和暴怒几乎是每天都充斥在我心里的情绪。
更有甚者,员工大早晨就发来新冠病毒阳性的证明,威胁不给钱就让整个商业楼封停。后经证实是伪造的,在极端情绪胁迫下的我便直接采用报警解决,2021年新冠是很敏感的问题,该员工也险些获得5天的牢狱生活体验。
现在想想,自己竟是欠钱不还还妄图置人于死地来威慑他人的恶人。内心也是十分愧疚的。但当时的自己一心认定自己也很有道理,缺乏一个换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能力。确实,员工不容易,我也不容易,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如何让自己不崩溃真的是需要一种能力!
对于当时留下来的员工,尤其管理层,我一直是心存感激的心态。尤其有的还每天都请我吃饭,给我端茶送水的店长,简直把我照顾成恋爱期的少女,就差床上吃喝拉撒了。
我本着公是公私是私的态度并没有太多拒绝别人的好意,毕竟大家都不喜欢被拒绝,我也就天真的以为该员工是一直感念我的知遇之恩。但事实证明并不是。
当我离开公司才猛地发现,在几乎全员欠薪的状态下,大股东对这个店长居然没有欠薪。并且在很多业绩考核上对他都有松动的处理。一直自诩深谙人性得我再一次自惭形秽。对于员工的考核也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我是那种仁慈型的管理。虽然相较于严厉性领导,与员工的距离更亲近一些,但是创业终究不是你侬我侬的过家家。能把握严厉和仁慈之间的尺度才是优秀的管理者。
复盘时候我发现很多错误的判断,或者正确的,由于推进力不够大而没有推进下去的好决策,其实我心里都有预感。如果,我是说如果当时我能更自信,更强势,更杀伐果断一些。我想还是会有一些不同的。
说这些不是为了夸赞自己。而是客观地审视一下自己作为一个近一半生命在健身房里度过的人来讲,对人对业务都有着比较敏锐的知觉。我也坚信,任何打死我的都让我强大。钱和公司都不是永久的,只有强大的内心和敏锐的判断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市场是个去伪存真的大舞台。唯有内心强大才能经得起考验。
怎么看待健身行业?
在我的眼中2019年以前的北京健身行业是生机盎然的,有格调的。我们教练们拿着轻松挣来的两三万月薪喝着30一杯的星巴克,吃着人均100的通勤餐。点评着其他行业的不堪和压抑。
2019年下半年至今。美梦破碎,门店倒闭,欠薪,信任危机。让这个行业成为了没有保险,没有保障,没有钱赚的三无行业。按时按量发放工资一度成为各大平台招聘时的极有诱惑力的条件。
一时间没有方向,没有出路的迷茫状态像阴影一样笼罩着每一个人。我们不确定疫情什么时间会过去,也不确信疫情过去后会员的信任危机可以解除,毕竟预付费是我们生存的重要条件。
我个人认为在传统商业健身没落的同时,互联网健身正快速崛起。他们以互联网为依托,低价格的团操课为流量入口产品,抢占了大量的市场资源。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正火热上演。而传统健身行业中的人似乎还没从疫情的组合拳中醒过来。故我曾一度感叹,他们要革我们的命啊。
他们去掉大额预存,先让小白客户获得了实惠,又给出高提成吸收大量优秀教练。最终从单次团操进阶开发私教。并再次玩起了储值收割现金流。而传统门店只能在行业的阴影下叫苦不迭,用尽力气压榨员工和存量会员最后的价值。
无论竞争如何激烈。传统和变革终将齐头并进。我们依然有机会把自己的行业做的很好。在跟很多人沟通过后,我更加坚信这一点。我的破局之路一定在于回归本质!
所谓本质,就是对行业诞生到发展的追根溯源,对客户需求的深度解析,对产品迭代的不断思考。我们应经常向自己发问:我们的用户是谁、他们长什么样子、在哪里、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如何、家庭情况和收入如何、他们有着怎样的爱好等等,进而推出最适合用户的产品,最吻合市场的定价。
第一次创业是大三,那时候什么样?
后来大三年级本科课程少了很多,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的与两名赛普同学,一起创业做了一个健身工作室。
大三的我虽然有着个人丰富的训练经验,但是少有带会员训练的经验,训练的强度、频率、课程安排都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就更不要说销售和运营了。
但是初生牛犊嘛,就是有那么一股子冲劲,我住在北三环,每天5点起床,乘坐头班公交车去大兴上半天的大学课程。12点一打铃就迅速冲刺到食堂吃午饭,因为冲慢了会人多,浪费时间。吃过饭午睡30分钟。然后训练一个半小时,后坐地铁去到车公庄开始投入到工作室的课程里。
我曾经从下午3点到10点连续上课7小时不吃不喝,差点低血糖晕倒在回家的地铁上。就是凭着这股子冲劲儿,我们自2015年-2016年中旬,在200多平的工作室做出了300多万的营业额!这或许就是时间管理的力量。
但市场总是去伪存真的,2017年行业开始下滑,我们明显感觉到新会员少了很多,以前的业绩成分主要是新会员,当新会员少了,我们才发现老会员也有很多很久没有来过了。当我们缓过神来,已经是兵败如山倒的颓势。
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自己的失败并产生思考:如果能够让老的会员一直来上课,并且续费,除去搬家等不可抗力因素,我们只需要很少的新会员补充,就可以有稳定的营业额,这不光降低了广告成本,还提升了工作室的稳定性。
带着这个思路,2017年大学毕业的我加入了一家比较大的健身房,希望在大的平台从零开始,从新踏上征程。
走上健身产业这条路的前后过程?
和大部分健身从业者一样,我是从爱好健身训练,逐渐发展到以健身事业的。把爱好当成事业这听起来既合逻辑又合道理。可是有勇气走出去,还能够走的远的,好像并不太容易。
可能是小时候不爱学习,总被母亲打的原因,我非常渴望拥有一身健硕的肌肉来避免我每天可能受到的拳脚相加的待遇。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对8lb(8磅)的哑铃。并且我清晰地记得六年级时我就可以用哑铃连续完成扩胸动作100次的优秀表现。这就是最早我健身的起心动念。
后来第一次进健身房是十六岁初中毕业,健身房里的型男靓女们让我对这个陌生的环境产生了浓厚的探索欲。以致于在短短的三个月假期我就从一个健身小白进步到了可以卧推60kg的水平,并且拥有了明显强于同龄人的发达肌肉。这让我在后三年的高中生活中获得了不少社交自信。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健身带给我的自豪感。
上大学后由于我有着不错的健身基础,和北京生源得天独厚后的组织动员能力,我被一致推举为大学健美队长,负责本科和研究生的健身社团活动和比赛工作。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承担“领导”的角色。
机缘巧合的是2014年到2015年正值蓬勃发展的一家健身培训机构赛普就开设在我的母校里,我们得到了许多来自林怀慎院长的技术和物质支持,在社团工作和大学生健美赛事相关。我也利用假期时间报名零基础高级私教的课程,利用两个假期的时间完成学习并获得了高级私人教练的认证。
在2015年我组织并带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队友们进行了三个月的备赛,并取得了北京市大学生健美赛团体冠军的好成绩。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健美比赛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他对运动员的日常饮食和训练有着及其严苛的要求。在经历了三个月的白水煮鸡胸和每天力量训练两小时,有氧训练三小时的折磨后。我个人在保持肌肉量的同时从190斤瘦到了150斤,减掉了40斤的纯脂肪!
后来回忆起来还清楚地记得备赛期我曾数次差点晕倒在有氧训练的台阶上,每天上床休息后身上每个关节都像被打了那么疼,第二天六点听到起床铃还是会腾的跳起来跑去做有氧。
更夸张的是参赛的30来个队员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我想这是我第一次作为领头羊体会到目标和信念的重要性。
对于未来怎么打算?
确实,我自己也挺迷茫的。最近脾气也不好,经常跟媳妇吵架,对人性也常常怀疑,造成对这个世界与周边的人不太信任。
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恢复正常,虽然我对健身产业充满怀疑,但回归初心最重要,我觉得现在的健身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想赚快钱,过于注重销售了,而忽略了会员的体验与感受。
也就是专业性,我希望未来再创业是以产品驱动的,而不是销售驱动,产品好了自然销售就会好起来。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创业,不然每家健身房通过卖卡的方式顶多可以撑5年,把新会员卖卡卖完了就只能关了。
尤其在疫情的情况下,大家更注重健康与健身了,我们都得回归到健身的本质上,既然有那么多喜欢健身的人群存在,我们只要提供最好的产品才能有机会。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