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变大了,我们的故乡在哪呢?| 老北京说

2022-03-01特别策划懒小熊

「友情提醒:这篇是配合“体育‧新城市之北京”的稿子,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北京。北京因为体育大赛、发展规划、政治地位的特殊性,变得更大、更快、更不像北京了。好的是,她可以给任何人一些机会;不好的是,她跟任何人的连接性都在减弱,尤其是那些视北京为生命不可替代的故乡人。


另外,“体育‧新城市之北京”跟之前懒熊体育策划的成都、武汉、西安、杭州、崇礼等城市特写不同,北京会是一个系列,除了这次两篇的专题外,接下来还有1.工体、2.什刹海冰场、3.清华与北大(体育史)、4.什刹海体校等,敬请关注。」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家里往上倒几辈儿都是北京人,可以算个标准的老北京家庭,儿时生活在天桥长在崇文门一带(2010年,崇文区与宣武区拆掉,分别并入东城与西城),大杂院生活的熙熙攘攘和纯真快乐,也许是这一辈子最难忘的记忆了,天空中时常响起的鸽哨,混合着胡同里嘈杂的声音,现在想来都让我无比怀念。


那时候的北京,生活节奏远比现在慢,人们的脚步也不显得那么匆匆忙忙,公园里打闹的孩子、河边下棋的老年人和路上速度缓慢的公交车,构成了一副和谐的画面。北京人爱聊天儿,也基本都很热情,在大街上跟人问个路大概率都能获得最佳答案,更有热心肠的甚至愿意带着你去,人家不嫌麻烦更不怕生疏,在旁观者看来,问路的跟指路的也许就是久未谋面的一对老友。


北京人爱聊的还有一种就是国家大事,你在某个棋摊儿的附近或者胡同口自己搭的小桌前听一听聊天内容,很少有东家长西家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什么报登了什么,哪又出了什么大案,哪国的火箭又研究出来了,诸如此类的内容。三五成群在那聊得口沫横飞,不亦乐乎。


那时候过年的年味儿还是很重的,尤其是南城这边,绿皮棚子(买东西的摊位,比较规范那种)到处可见,卖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走到哪都像庙会一样。现在过年的时候,看着朋友圈里回到故乡的朋友们发着一大家子杀牛宰羊举杯庆祝的场景,或者是拿着鞭炮猛放的情景,我自己就挺感叹的:我们故乡在哪呢?


1_副本.png


北京发展得太快,成为了国际大都市,成为了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都想来并在这儿奋斗的地方。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一个记忆点,大概是我五六年级的时候,快过年了,我爸带我去理发,发现我经常去的那家理发店没有空位了,就去了马路对过一家南方人开的理发店,结果一问价格吓了我爸一跳,10块钱(我常去那家连洗头加一起才4块,单剪2元还是3元记不太清了),拉着我赶紧就走了。


现在看来,那时候可能就是北京开始加速发展的时代,后来尤其是宣布2008年奥运会落户北京的时候,北京加速发展的脚步已经不可逆转,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北京,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北京,各种开发区的出现,到处拆迁改建,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地铁线也从最开始的两条不停飞速开通新线,北京好像一下就“大”了。


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快,周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2000年左右,我家崇文的房子也拆迁了,拆迁原因是两广路的扩宽。故乡这个词对北京孩子来说是“奢侈”的,现在每天上班的时候我都会路过老家门前,如果时间充裕我会提前一站下车从胡同里穿行,那些胡同是我小时候嬉戏玩耍的地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我会拍照发到我家的群里,大家都说好怀念,却再也回不去了。这片胡同某一日再拆的话,我所有的记忆也许就只在这几张照片中了。


现在很多老北京人都搬出了四九城,住在五环外甚至郊区,大家想聚聚都需要约上好久,不是他有事来不了就是他车限号出不来,大家从大杂院和胡同里都搬进了不知道邻居是谁的高楼里。我时常会跟家里人讨论北京,讨论北京的发展,讨论北京又开通了哪条地铁,当我们聊起以前的时候却发现,以前已经没有了,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相册中和回忆里。


我平时看的最多的书都是关于北京的,我想记住那时候的北京,记住北京的点点滴滴,然后给我的儿子讲,让他了解北京的根儿是什么,让他了解他是从哪走来的。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会带孩子去庙会,虽然里面的东西也不那么正宗、也不那么有意思,但我还是会给他买几串所谓的羊肉串,自己也喝上一碗水没开就冲搅的茶汤,这是我能想到留下北京记忆为数不多的方法了。


2_副本.jpg

▲1990年,孙岳在天安门广场上和亚运会主题花坛和吉祥物盼盼像合影。


从1990年亚运会到两个奥运会


关于体育最早的记忆应该是1990年的亚运会,我有很多照片,背景里都是亚运会相关的元素,那时候大街小巷充满体育元素。虽然我那时候才4岁,但翻看相册的时候还是有一丝丝模糊记忆的。


那时候,几乎每个北京人家里都会有一些关于亚运会的纪念品,而且花样繁多,我记得有手绢、磁带、围裙什么的,无孔不入的感觉。


其实关于我自己真正种下体育种子的是足球。1994年美国世界杯,那时候我小学3年级,同学之间就有人说起某某球星,什么什么队强,我记得最开始记住的一个球星名字就是贝贝托。最后决赛我还看来着,虽然不是很懂,但点球巴乔踢飞的时候还是觉得挺替意大利惋惜的,那时候看足球主要还是跟家里人看,我爸会看,我叔会看。那时候院里的叔叔大爷嘴里聊的也多跟足球有关,世界杯过后咱们的甲A也开始了,足球热在大街小巷蔓延开来,胡同里出现很多穿着各种球衣的人,当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龙潭湖、红桥市场或者体育馆路假货一条街买的。


我记得国家队穿得比较多的是巴西、德国、意大利,俱乐部则是曼联、桑普多利亚还有纽卡斯尔,但后来听说很多人是拿纽卡当尤文图斯买的。当然,我第一件球衣买的肯定是北京国安。1995年国安大热,当时有一个论调是:国安年,申花运,最后国安屈居第二,但小快灵的比赛风格,很快俘获了北京球迷的心,同学们都以会背国安大名单为荣,现在我都能准确背出1995年国安的全部球员名字。


因为那时候能踢球的足球场不多,而且人工草的球场更是几乎没有,孩子们也没多少钱,想过球瘾就找一块空地拿俩书包当门柱来踢上一会,空地没有的时候在胡同里也会来上两脚,就是为了过瘾,当然也踢过人家玻璃,没少闯祸。


3_副本.png


除了足球,篮球也逐渐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乔丹的公牛几乎是那时候所有人都爱的,后来北京首钢开始起来,巴特尔单涛的双塔是最初的篮球记忆。但打篮球的人确实不多,可能因为小学生吧,身高有限,篮球打的就极少。


大球之外,小球也有接触,有一阵我记得乒乓球热,不少人打乒乓球,不过通常没有球网,大家就找来几块砖头摆一列当网子,一打就是一下午。随着2001年宣布2008年奥运会落户北京后,北京的体育就更热了,体育设施越来越多,所有的街心公园里都出现了一批体育器材,人们生活的小区里也基本都或多或少添加了几种体育器械。


我上高中的时候,高一入学第一天开集体会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咱们学校的操场是全新修建的,花费200万。”那时候很多学校开始重视体育,至少是从设施上开始重视体育,一个像样的足球场、几块不错的篮球场,就好像是学校的名片一样。学校在有了场地后也热衷于开展一些体育比赛,足球、篮球什么的,热火朝天,很多男生因为球打得好吸引了大批女生关注,有的甚至名声在外,校外的姑娘都来打听,我们班里当时还出现过为抢某个男生,两个女生大打出手的事情,其中一个女生因为这事直接转了学。


我那时候还参加过两次北京城的著名民间赛事“百队杯”,第一次我们在报名上还做了假。明明是高中生,为了能走得更远报了初中组别,但小组还是被淘汰,当时既羞愧又懊恼,现在想来却是有趣的回忆。


走入大学之后自己的时间更多了,平时打篮球踢足球的次数非常多,尤其是足球,我们大学比较偏僻,是一个公园改造的,操场很不正规,足球场上几乎没有草,我们踢球都是在水泥地上踢,后来还攒了一支队伍去参加社会上的比赛。


因为地处海淀区温泉镇,我们就参加了当地的“温泉杯”。比赛场地在温泉二中里面,参赛队伍说出来非常搞笑,有汽修行的足球队,有某某饭店的足球队,各路大仙云集各显神通,因为是以学校的名义外出比赛,我们打算跟学校申请一些补助,却只换来几箱水,最终我们决赛凭借点球战胜了某某饭店队。


后来,据说因为争夺奖杯要放在哪个办公室里,体育组跟教务处都吵起来。第二年我们再次出征的时候,学校给了奖金还有满满一车的水。


足球、妻子以及北京国安


大学毕业后,我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介绍人第一次跟我说的时候我清楚记得:“那姑娘绝对适合你,人家是体育教师,以前职业踢球的!”


4_副本.jpg

▲后排右四为孙岳妻子。


第一次见面的破冰话题也跟足球有关,我一个劲儿地问这问那,好像记者一样去采访。我妻子是北京大兴人,从小身体素质就挺好,在学校里是田径队成员,6年级的时候大兴区里有人去学校选材,看中了她,那时候她根本不知道女孩子还能踢足球,家里也不太懂,但是觉得好像是一条出路,就送她去了大兴区的一所足球体校,体校的办学理念现在看来也算比较不错的,学业和足球两手抓,最后让孩子们有出路,不至于足球一条路上走到黑而过早地流入社会。


我妻子属于比较认真的人,也知道刻苦训练,水平在队里也中上等,这样的话打比赛的机会就比较多,后来还穿着国字号的队服去过挪威跟人家那边的球队踢比赛。她们也参加过“百队杯”,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就在前不久的陕西全运会时我才得知,我妻子还代表北京队参加过全运会,对我家来说也是个挺大的荣誉。


后来我妻子通过体育特长生考入首体的运动训练系。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做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后她做的也是体育教师,最开始在一所学校还带健美操队,参加比赛也获得过名次,现在这所小学的女足更是在丰台区的比赛里得过冠军,她亲手输送了几名不错的学生进了专业队。反正我们能相识到今天,体育始终伴随着我们。


其实我能来懒熊体育也是因为体育,之前的工作比较清闲,有大量的个人时间,我就做了很多国安的赛前海报,在球迷圈也有一定的影响。后来我把这些海报都做到简历里,也正是这些业余时间做的海报打动了懒熊的心。


5_副本.jpg

▲孙岳儿子身穿国安球衣。


体育从小时候就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教会了我坚强、勇敢,更教会了我要懂得感恩、懂得团结和如何直面挑战和承受压力。我让我儿子也从小接触体育,我给他报名了街舞班和围棋班,一动一静,一项强健体魄锻炼身体协调性,另一项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希望体育能成为他的终身爱好。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


北京,戴上“双奥”的皇冠 | 体育·新城市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