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赛程过半。赛场外,关于吉祥物冰墩墩的讨论依然火热;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们也在多个项目中取得突破和佳绩。截止2月9日,中国代表团共收获3金2银。
从具体的项目表现来看,被品牌方寄予厚望的年轻选手谷爱凌不负众望,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金牌。在雪上项目中,另一位00后年轻选手苏翊鸣则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中,为中国军团实现了该项目奖牌零的突破。
至于冬奥中的传统“王者之师”,中国短道速滑队先后在混合团体接力和男子1000米比赛中收获2枚金牌。前短道速滑奥运冠军王濛,也凭借着自己独树一帜的解说风格,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极大的关注和追捧。
为了量化品牌在冬奥会期间的营销回报,懒熊体育和数字品牌榜联合推出了《北京冬奥会品牌营销榜》(第二期),从多个维度评估品牌的营销效果。
在此特别指出,由于不同项目开赛时间不同,反馈在品牌在营销端的表现也会略有影响。
本期榜单所涉及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4日-2月9日,数据来源覆盖新闻媒体类(中央级媒体、泛财经媒体、地方媒体等网站/APP)+社交媒体类(微博/微信号、头条号、百家号、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一点号等平台号/知乎)+短视频类(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等)+电商导购类(小红书/得物App/什么值得买等)+行业垂直类(虎扑/GOSKI等)+论坛贴吧等媒体报道和用户UGC内容,基于数字品牌榜的专有模型计算得出。
懒熊体育也将继续联合数字品牌榜,在冬奥会结束后推出《北京冬奥会品牌营销榜》(第三期),敬请关注。
北京冬奥会品牌营销榜总榜
(1.4-2.9)
以下是懒熊体育从这份榜单里观察到的几个营销趋势:
第一,本届冬奥会的营销特征更趋向品牌露出而非直接激活消费。
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很多官方赞助体系中的品牌,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本身距离消费有一定距离且消费频次不高;另一点是,冬奥会的项目相比夏奥来说更新鲜好玩,所以用户的关注点就会更专注于赛事本身上。
懒熊体育在过去也多次提出过关于体育营销的“长期主义”理论。也许利用冬奥会产生的全民关注进行品牌露出,要比直接刺激消费更巧。
第二,赛事官方赞助体系中的品牌位置相对靠前。
原因主要是权益更高,投放量更大。此外,在本期榜单前20名中,不在官方赞助体系里的蒙牛、奥迪、荣耀、泸州老窖、水井坊5个品牌,主要和各自选择赞助的运动员或运动队表现出色有较为直接的关联;排名第20的斐乐,则和开幕式的“羽绒服展览”及其和安踏集团的关联相关。
第三,区别于上期榜单,我们在本期呈现中加入了“单条内容引爆力均值”的数据,旨在展现不同激活方式对营销效果的影响。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有时不见得是以量取胜,如果选好传播角度、内容和渠道,也可以制造出“一文胜千篇”的效果。
指标说明:基于数字品牌榜的独到洞察和研究,我们以DB为计量单位测算和衡量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口碑评价状况。计算维度为:
好感度(Favorability)——衡量受众情感倾向的指标;
参与度(Engagement)——衡量受众卷入程度的指标;
传播度(Activeness)——衡量信息扩散效率的指标;
因此,品牌的数字价值(亦即DB总值),就是与该品牌相关的每一篇文章的“传播度×参与度×好感度”的乘积之和。以DB值为基础,可以得到品牌在用户头脑中的心智占有率,让企业的传播效果可衡量。
北京冬奥会品牌营销榜总榜关键词云
(第二期)
延展阅读:
北京冬奥会品牌营销榜 • 第一期 | 懒熊体育 X 数字品牌榜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