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教融合”、“双减”政策相继出台,体育教育成为了最近两年体育产业里最热门的赛道之一。社会正在认同体育的教育意义,家长们也越来越接受让孩子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成长。
但在这条年轻的细分赛道发展初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项就是体育教育的公平问题。
资源分配不均是其中的一种主要体现形式。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里,孩子们可以拥有更多可供选择的体育教育资源和产品。根据央视《正点财经》栏目2020年11月报道,在跳绳被列入中考体育项目后,在广州就出现了相关的“考试特训班”。一堂1对1的跳绳私教课,价钱可以达到300元。
而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里,一些基础的体育教育硬件设施还处于相对匮乏甚至稀缺的地步。根据新华网报道,西藏墨脱县直到2021年春节前后,才拥有第一块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
▲新建在墨脱大山里的足球场。
为了讨论体育教育公平这一话题,懒熊体育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双减之下,体育教育的公平与普惠》的圆桌论坛,邀请了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姚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叶大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于素梅共同讨论。
此次的嘉宾阵容涵盖了体育行业多方面的参与者,既有资深的体育媒体从业者、也包括从事体育教育相关工作的“观察者”。他们围绕体育教育公平这一主题阐述了自身的见闻和观点,也试图找到推进体育教育公平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在讨论过程中,于素梅分享了一个过去在实地调研中看到的真实案例。在一所1000多人的农村小学的体育器材室中,只有1个足球和1个“还没有揭去包装膜的”篮球。于素梅表示,尽管她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体育共同的热情,也看到了不少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担任体育老师,但“相比较而言,农村孩子接受到高质量体育教育的机会,还是令人有些担忧。”
叶大伟则通过分享一位从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里走出的女孩陈静敏的真实故事,点出了体育教育公平的重要性。陈静敏来自青海湟中县的一所乡村小学,是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参与者。叶大伟回忆道,刚开始她不敢主动举手报名参与。但通过在集体中成长和交流,她开始逐渐不再害怕陌生和遥远。后来的陈静敏,也从青海考入了广东的一所高校,她表示,正是篮球给了她克服遥远和陌生带来的恐惧的力量。
▲论坛先导视频中的主人公罗明凤就是一个被体育教育改变人生同时又在践行体育教育公平个案例。
2015年,当《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炉后,许基仁来到新疆喀什进行调研,发现即便在同一座城市,也会在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一些学校的孩子们那是还在土场上踢足球,甚至校长亲自带着孩子们在土场上“种草”——他们也不知道足球场应该是什么样。但一些学校的孩子们应该用上了新的人工草坪足球场。许基仁通过调研后发现,条件较好的学校主要也依靠了其他地区的对口援建。
点击收看懒熊体育青少年体育教育圆桌《双减之下,体育教育的公平和普惠》
因此,体育教育公平也是扶贫攻坚政策在体育教育领域里结出的硕果。体育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教会某种技能,还能给孩子以及家长带来观念上的改变,而体育教育公平在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最后,嘉宾们从“硬件不足、缺少师资、缺乏比赛”等三大影响体育教育公平的典型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思考和方案。
在圆桌论坛中,嘉宾们普遍认为,解决体育教育公平的出发点,是让全社会对体育的“育人”价值达成共识。也就是要所有人一起转变观念,体育教育不光是教育部门和行政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家长、学校老师们共同参与。
▲篮球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实现体育教育公平与公益结合的良好载体
此外,搭建起赛事、荣誉、评价三大体系,也被甚至是构建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其中,健康的赛事体系需要建立起“常赛”的理念,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机会参与体育;荣誉体系在体育教育公平中可以扮演重要的重要,因为越是对于基层的参与者,激烈的作用会越明显;而正确的评选体系,则应该在评价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引入科学的学业质量评价,进而考核体育教育在“知、能、行、健”各方面的作用。
“公平”一直是重要的体育精神,体育本身不会对任何地域、贫富、性别的群体产生各种限制,认知的不足、经济发展带来的差距等才是体育教育公平的关键影响因素。
在打造教育公平的路上,体育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延展阅读: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