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真正承托起新国货等概念的,其实是科技,硬核科技。
9月27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领导品牌安踏举办首届创新科技大会,主题为“动创未来”。此次大会通过多平台现场直播,还打造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虚拟现实空间,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安踏最新发布的中底技术——氮科技。
近年来,中底科技已成为国产品牌斗法的核心课题,各个品牌都争先推出自己主打的中底材料。安踏此次发布的氮科技,花了三年时间内部研发,采用行业首创的子胚发泡工艺和一体成型模内发泡技术,生产技术流程短且效率高。值得一提的是,安踏氮科技实现了零报废率发泡工艺,生产过程中耗水量和生产废料都不高,更加环保。
尽管这几年,各大品牌都在发布泡沫缓震材料。但在实际应用时总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材料衰减速度过快、不够耐用,或者材料过软,没法提供足够的回弹反馈等。针对这些痛点,安踏通过氮科技实现材料升级,打造出了一款重量低、回弹好、耐久度高的中底。
根据安踏提供的数据,氮科技中底的密度仅为0.09g/cm³,能量回归率高达86.8%,耐久度则提升了30%。从数据来看,与市面上其他泡沫缓震材料相比,安踏的氮科技中底能提供更好的回弹和耐久度,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对于轻质化的需求。
作为一项“三年磨一剑”的科技,氮科技面世后就直接用在了安踏的旗舰产品上——马拉松专业竞速跑鞋C202 GT和篮球鞋KT7。
通过氮科技的加持,C202 GT和KT7在轻质、回弹和耐久度方面都有出色表现——单只US 9码的C202 GT仅有212g重;KT7的回弹率与上一代相比提升了20%;两款鞋的中底耐用度大大提升,长久穿着也不影响性能。而在氮科技的使用上,C202GT启用了全掌双层氮科技中底,KT7则是氮科技鞋垫+全掌氮科技中底的配置。
全新的中底材料直接用在旗舰款产品上,而且是大面积使用,这种情况其实比较特别。
新材料很多时候会先在休闲款产品上试用,观察其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使用情况。而且休闲款产品需要满足的功能相对单一,新材料所面临的挑战难度也会低一点。但对于专业项目用鞋来说,它需要解决复杂的运动使用需求,包括跑跳、急停急起等,对新材料的吸震、回弹等性能都是更大的考验。
由此也能看出,安踏对于氮科技的性能信心十足,氮科技中底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好评。安踏品牌鞋创新管理中心高级总监蔡之本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表示,“克莱·汤普森(Klay Thompson)最近已经开始在训练中穿着搭载了氮科技的KT7,虽然需要更长时间、更高强度的使用才能给出更完整的反馈,但目前汤普森对于KT7中底的轻质、回弹、反馈即时性都非常满意。”
此外,安踏集团鞋采购高级总监朱双虹还提到了氮科技未来的改进方向,包括降低密度、进一步提升能量回归率和优化制作、生产工艺,从而减少胶水和人工的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泡沫缓震材料未来还是会朝着更轻、更弹等方向发展,而制作、生产过程则要朝着更环保、更省力的方向发展,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到2025年,氮科技会大规模地在安踏产品上应用,占比将达到75%,覆盖跑步、篮球、儿童等品类。在此之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出场鞋、火炬传递鞋和领奖鞋,也都将启用氮科技。
为了满足氮科技的大规模使用,保证产能是关键。“在氮科技研发过程中,安踏和供应商联合攻关,创造了‘一步法’,极大地提升了氮科技材料的制作效率。同时为了实现量产,供应商在模具制造、橡胶体配套和组合体配套方面也提供了帮助。”朱双虹表示。
作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为满足专业运动员们的比赛、训练需求,安踏一直在做技术攻关,力求为运动员们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性能的装备。
以北京冬奥会为例,安踏专门成立了北京冬奥会备战保障办公室、专业装备部及冬季运动专业装备设计中心日本办事处,同时在产品技术研发、测试过程中引入了针对竞技体育的数据分析、风动测试,环境模拟测试等科技手段,完成了上百种材料风洞测试及竞速服风洞测试。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测试,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们所使用的比赛服得到了极大改良。
这是安踏通过与国家队、专业运动员合作,带动品牌不断实现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在2018年-2021年期间,安踏发先后发布A-FLASHFOAM“虫洞”鞋底材料、A-FLASHEDGE舒弹科技、3D FLOW系统、智能分子吸震科技SMART S.A.M、A-FLASHLITE氢科技以及最新的氮科技,品牌的科技阵容日渐壮大,安踏产品“科技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安踏在研发新科技时并不单一、割裂地去立项,而是以系统化的思维去审视技术的研发和测试,旨在让安踏开发的新技术能实现联动。
以KT6为例,3D FLOW系统和智能分子吸震科技SMART S.A.M都用在了这双鞋上。SMART S.A.M材料用于强化后跟缓震性能,3D FLOW系统用于强化球鞋整体稳定性,两者的结合联动让KT6可以在提升缓震的同时不损害整体稳定性。这样的联动在KT7上也存在,证明这种技术上的联动经得起市场考验,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对于安踏来说,技术的研发和推陈出新固然重要,但将品牌的技术体系用活,使得各项技术能够相互呼应,同样不容忽视。科技研发需要一定时间,如果能实现新、老技术之间的融合互补,安踏每年都能通过新技术升级其产品,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迅速变化的需求。
与此同时,安踏也一直在强调科技的“可转换性”,不管是针对运动员专业需求而研发的科技,还是新发布的高性能技术,消费者都能买到对应的产品。比如氮科技,一发布就用在了市售产品上,还有此前发布的冠军龙服、国家队装备系列同款,这些专业装备也都能让消费者尽早尝鲜。
在安踏品牌副总裁&CMO朱晨晔看来,安踏需要通过科技赋能的产品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度和忠诚度。而且通过核心科技的出现、传播,消费者也会记住安踏是一个专业运动品牌。
安踏从运动员需求出发,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并且向消费者们开放这些新技术。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模式,安踏不仅满足了专业运动员们的装备需要,也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运动体验,从而进一步强化安踏的专业形象,最终推动整个品牌向上发展。
早在7月8日,安踏品牌宣布未来5年战略目标,其中就包括主品牌将努力实现流水年复合增长18-25%和线上业务年复合增长30%以上等目标。
零售业绩增长的核心之一是产品,而科技则是做好产品的关键因素。因此,安踏不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未来5年安踏集团将投入40亿做研发。近5年(2016-2020),安踏集团整体研发投入在30亿元左右,研发成本占收益的百分比为2.5-2.9%。
高投入也有高回报,目前安踏集团已经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建立了全球设计研发中心,吸纳了200多名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研发专家,累计申请国家创新专利超2000项。
此外,朱晨晔还介绍,安踏今年上半年不仅与清华大学联合创立 “清华大学-安踏集团运动时尚联合研究中心”,还与东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对于安踏而言,重视科技研发是在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的基础。
近两年,安踏尖货产品售价向千元突破,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事,但在高性能科技的加持下,国产品牌的产品也有底气卖出高价。另一方面,随着价格体系的上探,安踏也可以增设产品线,在不同价格区间里安排更合适、高性价比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重视科技研发、强调“中国制造”是新国货崛起的重要推动力。如今的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观念早已改变,只要产品的质量足够好,搭载的科技足够吸引人,就有人愿意买账。
从这个角度来看,安踏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推出新技术,不仅能带动自身业绩增长,也能刺激其他国产品牌重视技术研发。当越来越多国产品牌开始重视自研科技,行业升级才能快速向前推进。
安踏举办创新科技大会,再加上氮科技的亮相,让消费者们对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又多了一重期待。届时,有高新技术加持的安踏产品将在海内外观众的注视下得到更多的展示。
延展阅读: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