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炳添打破亚洲纪录后,暨南大学的微博贡献了舆论热潮的第二落点——“这可能是跑得最快的教授。”
网友先是发现苏炳添在2018年4月被正式聘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之后又找到了苏炳添为第一作者在2019年发表的C刊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这也让苏炳添有了另一个标签——“科研式运动员”。
苏炳添在论文中提到一点:我国有大批运动员在26岁左右选择退役,实际上是一种“人才浪费”。他本人在29岁(2018年)两度跑出9秒91的世界级成绩,又在32岁(2021年)拿出9秒83这一“亚洲人想都不敢想”的成绩并跑进奥运百米决赛。苏炳添为什么年龄越大跑得越快?从科学和专业的角度,懒熊体育总结了以下几点。
参考文献:
《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
《苏炳添对话程志理:运动行为志——短跑技术实践叙事》
《论苏炳添的单步技术》
《运动训练的学科观念史进展——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学术叙事》
1、对标国际一流运动员,改变跑步技术
一切始于2017年。
2017年11月,苏炳添开始了与美国教练Randy Huntington的合作,开始了一系列配合仪器设备检测的科学化训练。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化训练程度最高的国家,而Randy又是典型的“科研型教练”。他的训练思路是“冠军模型”——通俗地说就是将运动员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数据对标国际一流选手,针对性发扬优势、补齐短板,综合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
Randy加入之后,苏炳添改变了奔跑时的发力点。他在与《体育与科学》杂志编辑部主任程志理的对话中提到,之前的跑法小腿、前膝都会用到很多力,现在的跑步技术更多用到的是臀肌的后屈下压。
“国外的运动员他们的腿像萝卜一样,而我们中国运动员的小腿练得很粗。因为他们小腿是不发力的。“苏炳添说,”他们是靠后屈主动去下压的,他们不需要准备力量的,在途中跑的时候就是惯性,会更省力,发力也会感觉更好。”
▲感受一下苏炳添的臀腿部肌肉。
有介于此,Randy加大了苏炳添的菱形深蹲力量训练,主要练习踝关节。“那个力量以前是没想练过,最近跟Randy练的,这一两年才开始练这个位置。”
除了上述“臀肌发力”“脚踝下压”,苏炳添也在优化调整“手臂摆臂技术”等技术,使竞技水平得到综合提升。
2、起跑练“体感”,而非“听觉”
奥运会半决赛中,苏炳添的优异成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起跑反应特别快,一起身就占据了有利位置。
这种反应完全不是靠听觉,而是靠身体反应。“教练员在我们做好起跑的动作后,口令‘预备’,随后突然在你身后拍打你一下,看你身体反应。”“我练起跑就不是通过听枪声,听到再跑就晚了,我是用整个身体去感受的。”苏炳添在与程志理的对话中提到。
在奥运100米决赛上,英国选手第一枪抢跑被罚下,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苏炳添的起跑。根据国际田联规则,枪响后起跑反应时间在0.1秒之内都算抢跑。
▲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瞬间。图片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程志理表示,身体主动性是动作技术默会认知的特征,从“时间效益”来说,身体认知反应比单一器官的听觉经脑神经回路抵达肢体肌肉动作,要快得多。
3、尽量克服“反人性”的心理因素
程志理和苏炳添的对话中专门提到了2018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苏炳添10秒05屈居第二。前80米亚洲飞人都跑得很好,最后余光瞥见身旁英国选手追上来了,大脑主观潜意识要求自己加速,结果一加速反而输了。
“从数据来看,你说‘加速’,但即时速度是下降的。” 程志理在对话中提到。
人的脑结构和生理结构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当人处在力竭状态时,想快是快不起来的。“想加快步伐的结果是什么呢?是迈大步,并不是速度提高了。”程志理说。
在短跑的体育科学理论中,“前蹬”和“后蹬”都是加速因素,而“腾空”是减速因素。步幅加大会导致“腾空”时间变长。
2015年苏炳添跑出9秒99的时候是46.5步,之后他换了起跑脚(变成左脚在前右脚在后),2018年两次9秒91都是48步。苏炳添表示并没有刻意去缩小步幅,都是凭感觉跑出来的。
所以对100米短跑这项起步就冲刺的运动来说,比得并不是谁能在后程发力,而是谁能在后程降速少,能量利用率最合理。
4、背后强大的支持力量
苏炳添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短跑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这与田径管理中心的策略和管理息息相关。
近年来,田径管理中心采用了“大团队”模式,将大批成绩相近的运动员集中训练,相互之间产生良性竞争,不断提升训练质量。这属于100m短跑发展的结构性措施,效果明显。论文中提到,我国男子100米前三最好成绩不断提高,2018年前2名成绩都在10秒内。
2012 年伦敦奥运会结束,田管中心明确了“接力促单项”策略,目的是在促进4×100m 接力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带动个人项目成绩的提高。而苏炳添本人成绩的提升也充分体现了“接力促单项”策略的适用性。
苏炳添在论文中提到,4×100m接力一般要配备4-6名运动员组成接力队,接力队高频率参加高水平国际赛事,使得运动员得到了高质量的参赛锻炼,参赛经验大幅提高,也为运动员带来了参加个人单项的机会。这也是田管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以赛代练”方式的重要一环。
除了“以赛代练”,田管中心也会将优秀运动员送到国外训练营,接受更为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式。田管中心也会聘请国际优秀高水平外籍教练,除了苏炳添的教练Randy,谢震业和韦永丽的教练Rana Reider也是美国著名“科研型教练”。
▲苏炳添科学化训练常用仪器和设备。图片来源:体育科学2019年第2期《新时代中国男子100 m 短跑:回顾与展望》。
此外,运动员还有强大的训练保障团队,包括但不限于主教练、助理教练、科研、体能师、物理治疗师、按摩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短跑训练基地也越来越多,满足运动员适应不同气候和不同环境的需要。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住宿、交通、饮食、营养、康复、医疗等方面均有专人进行管理和协调,可以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训练或比赛。
5、吃好喝好早睡早起
这里借用苏炳添论文里的一句话:“客观而言,饮食、睡眠、恢复、社会活动方面的自律是笔者取得一定成绩的又一重要原因。”
▲苏炳添半决赛小组第一,图片来源:路透社。
将亚洲百米成绩推到9秒83之后,苏炳添后续的商业价值又将得到大幅提升。关于他目前的身价,21世纪经济报道给出的是“过千万(人民币)”,国外wikifame等网站给出的是“100万-500万美元之间”,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数据。
但今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依然是赞助商的宠儿,据懒熊体育不完全统计,苏炳添的赞助商包括耐克、伊利、斯柯达、广汽传祺、雪佛龙等等。
对赞助商来说,苏炳添形象非常正面,竞赛成绩优异、不断突破自我、耐心专注、谦虚而低调。微博上的苏炳添还是顾家爱家的角色,自己常年在外训练,微博上经常@妻子,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2018年底,苏炳添明确表示,他现在的目标是打破100米9秒9的障碍,这是首要目标。这里借用巩立姣夺冠后说的一句话:“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我实现了。”
延展阅读:
1小时收获4块金牌尽显中国速度,奥运冠军们也有生意经 | 奥运日报Day 11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