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的内容女王,出了很多体育商业书

2021-07-18观点懒小熊

一本限量版《勒布朗·詹姆斯的商业帝国》的图书最近颇受欢迎,这本书描述了运动员传奇故事与商业智慧的完美融合——一位身家10亿美元的NBA球员,如何聪明地抉择、驰骋商业世界,赚得“盆满钵满”。


拿起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篮球外观函套”、“头层牛皮装裱”、“湖人专属紫金色”,还附赠“巨幅海报”、“纪念书卡”……到处都是撩人的小细节,堪称将传统图书做到了极致。


这本书由湛庐文化策划出版,韩焱是湛庐文化的出品人,同时她也是一位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六星跑者。


1.jpg


实习生


中关村南大街,一块巨大的广告牌竖立在那里,上面写着:“中国人距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向北走1500米,是一家早期做互联网的公司——“瀛海威”,而向南走1500米,则是联想桥,那是用当时中关村最具规模的科技企业——“联想”命名的一座高架桥。


联想的广告语是:“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那是一个PC的时代,也是一个拨号才能上网的时代,更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夜晚,由汽车灯编织成的一条条光带,在联想桥上上下下流动。


那是1995年的一天,她正在北理工读大三,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她和同学从校园走到联想桥边,一边看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车流,一边畅想着未来。


正方向开过来的车灯是一个颜色,反方向开过去的车灯又是另外一种颜色,看着眼前一明一暗的两条光带,她们感觉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历史的交汇处。


嘻嘻哈哈的两个女生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把话题转到了毕业实习这件事情上。女同学突然对她说,我认识一个前辈,现在做了一家国外最大出版公司的首席代表,这个前辈让我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英语比较好的姑娘愿意来做兼职的工作。


同学说的那家国外出版公司,名叫西蒙与舒斯特,是第一个被批准到国内开代表处的出版公司。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于1924年由两位年轻人创办,一位是25岁的理查德·西蒙(Richard L. Simon),另一位是他的同学林肯·舒斯特(Lincoln Schuster)。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蒙和舒斯特相继离世,西蒙与舒斯特公司上市。


2.jpg

▲舒斯特和西蒙(右)。


到了1975年,传媒巨头派拉蒙的前身Gulf & Western集团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西蒙与舒斯特,从此便进入了高速扩张的阶段。1994年,维亚康姆集团收购派拉蒙集团,西蒙与舒斯特成为维亚康姆的子公司。西蒙与舒斯特的图书业务涵盖大众图书市场和教育图书市场。


由于政策等原因的限制,代表处仅有首代一个人。代表处的主要工作是图书的进出口,也就是把外版的教材、外版的专业书籍、外版的小说销售到中国。代表处打交道最多的是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还有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

她的兼职工作都是一些琐琐碎碎的事儿,包括整理图书目录、端茶倒水、接待访客、收取快递等等。


上班的第一天,首代派她去旁边的北大取一个快递。那时,西蒙与舒斯特的首代在北大资源楼办公。那里也是百度李彦宏第一个办公室的所在地,微软的中国公司也开设在那里。


快递的物品是一大箱子书,死沉死沉的。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外版书和目录。这些书和目录都是给图书进出口公司和一些高校准备的。


快递来的外版书实际上就是用于销售的“样书”,目录就是一本一本厚厚的图书广告,都是用铜版纸四色印刷的。之前,她也曾经看到过有关计算机的外版书,印刷得乌漆嘛黑的,多数都是盗版书。


她快速翻阅了一下,几乎都是当时国内需求量特别大的计算机类图书。什么HTTP,什么html,什么UNIX,什么Linux,全部都是讲编程、网页、互联网的。


1995年的中国互联网,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上班之后,她开始用Windows,开始上网,每天都要发Email。


那时,没有什么人有Email。她在大学里学电脑都是在机房里学,每人穿着一件白大褂,一个人上机几小时,然后出来,再换一拨人进去。


到了西蒙与舒斯特代表处,电脑随便用,上网随便上。首代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很快就教会了她很多计算机的知识。


她开始整理世界各地的畅销书单。西蒙与舒斯特有世界畅销书排行榜,也有亚洲畅销书排行榜。在亚洲的榜单中,她看到了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排行榜,其中马来西亚的畅销书增长幅度很猛。


他们分析了这些排行榜后发现,在亚洲市场有两类图书卖得特别好,一类是计算机类图书,一类是商业类图书。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管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都是既有技术这个翅膀,同时还有管理这个翅膀,有了两个翅膀才能飞起来。


西蒙与舒斯特的亚洲总部设在新加坡,新加坡市场为代表处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学习的标杆。


刚好,亚洲总部的总裁来中国出差,总裁给首代和她开了一次会。总裁说,他们要学会借鉴新加坡、中国台湾的经验。在亚洲,新加坡是最先发展起来的,然后才是台湾。台湾就在学习新加坡的做法,他们需要看台湾是怎么做的。未来的10年时间里,有可能走的就是新加坡和台湾走过的路。


亚洲区总裁的这些话,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她认识到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一方面要寻找成功案例,另一方面要洞察未来10年的潜在需求。


新加坡也好,台湾也好,尽管这两个地方人的受教育程度高、熟悉英语的人很多,但是,这两个地方都把很多西蒙与舒斯特的图书翻译成了中文版,市场销售状况非常好。


新加坡只有300多万人口,台湾地区的人口是2000多万,是新加坡的6倍多。而中国内地的人口是十几亿,是台湾地区的几十倍。在西蒙与舒斯特的眼里,未来10年的中国内地图书市场,将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


她开始尝试整理世界销售排行榜100榜单上的商业类教材。找到了相关的教材之后,她先把它们编辑成目录。


她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然后,把信用A4纸打印出来。那时候,大家写信基本还都是用笔写,很少有打印出来。她把打印出来的信和目录一一地装进了信封。


寄往各个大学的出版社,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北大出版社、人大出版社。寄往著名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但是还不叫商学院。打印整齐的信件一封封地寄出去了,在半年的时间里,她寄出去100多封信,差不多过一天多的时间就要寄出去一封信。


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那段日子里,每天上班她都期盼着能收到一封回复的信件。


没有,始终没有收到一封信,她感觉都要绝望了。她不断地自问,为什么做了这么好的东西出来,就没有一个人回复我呢。


首代也看出了她的情绪有所波动,过来安慰她,不要着急,可以先做其他的事情。慢慢地,她的生活回归到和往常一样,寄出去100封信的事也就搁到一边了。


一天上午,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是个陌生人:


“收到一封信。”他说。

“有空的话,可以过来聊聊。”他又说。


3.jpg


播种者


那天,中关村南大街,来往的行人熙熙攘攘。


人群中,一个挺胸昂头的年轻姑娘向前急速地走着。她的手里拎着一只如同航空公司机长和空姐专用的那种黑色小皮箱,皮箱上印着一个明显的标识。那是一个身躯高大的人形剪影,头上戴一顶帽子,粗壮的右腿大步迈到左腿的前面,步幅大约是他身高的60%,右手有力地甩着身后,脚上穿着靴子。


这是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的标识,原型来自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作品——《播种者》。他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西蒙与舒斯特采用《播种者》形象,寓意播种希望。米勒的《播种者》原作,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她手里拖着的那只西蒙与舒斯特的黑色小皮箱里放着几本铜版纸四色印刷的样书,那是她推荐的教材。她口袋的钢笔上也有一个西蒙与舒斯特的标识,另一只手中拿着一份蓝色的文件夹,上面同样有西蒙舒斯特的标识。


对20岁的韩焱来说,脚下的这条路不知道走过多少遍。今天,她走在这条路上感到分外的不同,她是作为西蒙与舒斯特的代表去拜访客户。


那个打电话过来约她聊一聊的陌生人,是人大出版社的负责人,说是有人把邮寄的信和目录转交给他了。这位负责人看过后,觉得可以聊聊,他负责把出版社相关的总编和编辑叫在一起,和西蒙与舒斯特的人沟通一下。


她在靠近人大西门的地方找到了一个破败的小楼,当时的人民大学出版社就在那里办公。负责人叫来了出版社的总编,还叫了两位金牌编辑,一起和她聊。


来的时候她是兴致勃勃的,没想到和出版社的人越聊,气氛越冷,特别沮丧。出版社的人问她:“你怎么保证这些书一定会好卖?要找谁去翻译呢?翻译完了怎么卖呢?”


她越听越觉得不是滋味。这些问题应该是出版社考虑的问题,她仅仅只是把在其他市场销售很好的产品带过来。


虽然这些年来有一些盗版的外版商业类图书在国内销售,然而,从真正的具有规模化的角度来审视的话,市场还没有形成,处于初创阶段。


出版社的人希望西蒙与舒斯特能找到第一批标杆客户,能找到合适的译者,等这些都有了之后,出版社才会和她签合同。


那是她第一次做销售,她非常渴望能把这个单做成。只要能帮助把这个单做成,无论对方谈什么样的条件,她都尽量答应。为了眼前的这个机会,她一个人忙来忙去,足足辛苦了半年。她不想失去这个机会,也来不及回到北大资源楼和首代商量。


她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和出版社的人说:“没有问题,我们一起来做好了。”


20多年后,当回忆起当年那段经历的时候,韩焱用“挺虎”这两个字来形容20岁的自己。


她开始和出版社的人进行深度沟通,了解国内现在的经济管理学院都是什么样的学科设置?哪些学科适合引进现成的外版教材来做?


出版社的编辑带着她去拜访了人大的几位金牌教授。她把学科之父写作的外版教材推荐给这些教授。例如战略学科,她推荐了明茨伯格的著作;市场营销学科,她推荐了科特勒。


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现代工商管理的开山鼻祖们,都是西蒙与舒斯特的作者。这些众多的学科之父的著作,都是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人大出版社的编辑带着她按照学科一个一个地和教授们进行深度沟通。最终构建了一套“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内容都是当时国际上掐尖的学科之父的著作。


当事情已经做到七七八八的样子时,她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她想起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那就是向代表处的首代汇报事情的来龙去脉。


听完她的汇报后,首代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位实习生,再也坐不住了。他跑到清华大学出版社,找到社领导说,人大社刚刚做了一套“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咱们清华社不能落后,应该也要做一套。


来西蒙与舒斯特代表处之前,首代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工作,他对清华社是非常有感情的。


4.jpg


做内容


1998年4月,《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并取得空前成功。《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收入,占到中国当时电影票房收入的45%。包括她在内的西蒙与舒斯特代表处的四位同事一起去看了那部巨片。


伴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她们四个人说说笑笑地从电影院里出来。没有想到的是,看完《泰坦尼克号》没多久,她们便笑不出来了。


西蒙与舒斯特的教育图书出版业务被一家公司收购。一个香港人来到北大资源楼接管西蒙与舒斯特代表处的业务。那个香港人手里拿着一个录音机,分别找她们四个同事谈话。每句话都要用录音机录下来,这种举动,让他们实在受不了。


其他三个人陆续去了外企工作。唯独她自己还是思考下一步究竟应该如何走。


对韩焱来说,在西蒙与舒斯特的这几年还是属于穿着一双雨鞋在河里走,她并没有真正脱了鞋、光着两只脚在河里淌过水。


既然入了这个行,那就一定要脱了鞋光着脚去淌一次水。只有那样,才能感受到这个行业的温度,才能真正做好这一行。她没有像几位同事那样去了外企,而是来到一个传统的出版社——开始从零起步,负责组建一个新的商业图书事业部。


刚去的那段时间里,晚上她经常做梦。梦见自己来到了一个印刷厂,印刷厂里有很多车间,车间里传来轰隆轰隆的机器声。梦里所折射出来的,其实就是她对于新环境、对于未知领域的一种恐惧感。


社里的总经理,带着她出差去看全国各地的渠道。他们不仅去大城市,还去了虎门,去了常州,去了这些她没有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们会看各个书店是如何铺货的,也会和民营渠道去做沟通。国内的出版社认为渠道为王,所以,他们的精力都花在了铺渠道上。


而西蒙与舒斯特的经验是内容为王,因此,西蒙与舒斯特的重心聚焦到做内容上。


西蒙与舒斯特创办80年来的总结出来的经验告诉她,一个出版机构的竞争力,来源于你的内容,而不是渠道。对标国际最优秀的出版集团西蒙与舒斯特,国内出版社的差距是巨大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业绩最重要,只要你做出业绩来,业绩自己就会说话。她开始带着新组建的团队埋头扎扎实实做内容,而不是到处去铺渠道。只要有了好的内容,渠道自己都会过来抢内容。


到了2001年的时候,她们的业绩已经进入国内财经类图书的前三名。到了2003年时,她们做到了国内财经类图书的第一名。如何从内容角度做切入,是她给这家出版社带来的最大改变。大家能够真正去思考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东西。


时光荏苒。一转眼,她进入内容这个行业十年了。


“一个人,在30岁之前的人生中,应该尽量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在阅读一本企业家传记的时候,书里的这句话对她影响特别大。


十年来,她对于内容行业的激情丝毫没有减弱,不过,她不愿意始终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她想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又到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


5.jpg

▲湛庐办公室一角。


创业者


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25岁的西蒙有一位整天沉迷于报纸上的“填字游戏”的姨妈。当时的很多报纸都开辟了“填字游戏”的版面来吸引读者。


某一天,姨妈问西蒙,书店里有没有“填字游戏”的图书卖,她要买一本送给好朋友。不经意间姨妈说的这句话,其实,反映的就是读者的需求。读者觉得在一张版面有限的报纸上做“填字游戏”已经不够了,读者希望有一本专门的“填字游戏”图书。西蒙也了解到,市面上没有“填字游戏”的图书在销售。


西蒙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与同是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毕业的同学舒斯特一拍即合,创业做了一家专门制作“填字游戏”书的出版公司,即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


创业伊始,西蒙与舒斯特两个人里里外外拳打脚踢,包揽了策划、撰稿、编辑在内的所有出版工作,并且自己上手做市场营销。第一本“填字游戏”书定价1.35美元,还随书赠送一支铅笔。


创业初期,西蒙和舒斯特对这种“填字游戏”书的市场前景还是充满疑虑的。没有想到,首印的3600册一上市就售罄,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一炮打响,这本书的最终销量超过了百万册。


西蒙与舒斯特创业时,是姨妈给了西蒙灵感,韩焱创业时,父亲把自己的一个两居室借给她使用。


前辈是用创业者的名字为公司起名号,韩焱为自己创办的公司起了一个很古老的名字——“湛庐”,取自春秋时期铸造师欧冶子打造的一把“湛庐剑”。


尽管她早已洞察到了市场的需求,但是,苦于创业初期她们没有那么多的钱来买畅销书的版权。没有钱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内容呢?


在翻阅一本书的时候她发现,国外畅销书榜单上赫赫有名的书,被引进国内之后却落了个无人问津的下场。内容本身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深入分析之后,她做出了判断,这本书的客户没有找准。


国外的畅销书,并不是说你把它翻译成中文,它就会自动在中国畅销。在中国市场,需要按照中国市场的规律重新做市场营销的策划和推广。在市场营销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要比翻译一本书做的工作大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等到那本书的版权到期之后,她用湛庐重新签过来,开始着手把这本书盘活。


深耕内容十年来,经历过无数次的淬火,韩焱练成了“内容女王”。


经过一番精心策划之后,原本坐了几年冷板凳的书重新进入市场,市场反响热烈,销量一路走高。没有想到的是,那本书一炮打响之后,羡慕嫉妒恨跟着来了。


之前引进过那本书的人把韩焱她们告了,要和她们打官司。


虽然,韩焱她们是重新和国外的出版机构签了版权合同,在法律上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为了对付这个莫须有的原告,还是要耗费不少精力。


找到市场上没有做好的畅销书,接过来重新做一遍,成了他们创业初期的一项金牛业务。


6.png


体育书


十年前,韩焱预感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外流行的跑步、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会慢慢走入湛庐的目标读者之中。


当时,市场上有关这方面图书基本为零。她就签下了国际上流行很多年的多种权威跑步类图书:其中包括《跑步圣经》、《丹尼尔斯跑步训练法》、《马拉松训练宝典》、《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等等。


跑步类的图书应该如何切入市场,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她找到一位从前是体育差等生,后来开始坚持跑步的朋友了解需求。朋友说,要把跑步书做好,自己应该先跑起来。


在朋友的耐心指点下,从小也是体育差等生的韩焱开始跑步,湛庐的其他创始人也开始跑步。


正是由于自己穿上跑鞋开始跑步,没多久她就掌握了很多初学跑步时的方法。例如,没有必要天天跑,跑一天休息一天或者二天都可以;跑起来不要追求跑得快,找到自如地和周围人聊天的速度就行;一开始不追求跑多长距离,而是尽量能够30分钟以上,等等。


在韩焱和其他创始人的带动之下,跑步渐渐地成为湛庐的一种文化,公司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员工开始跑步,其中的四位高管都完成了世界马拉松大满贯。


除了出版跑步书之外,韩焱也在带领团队深耕体育+商业图书这条产品线。除了当下推出的之外,先后推出了包括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所著的《鞋狗》,全景展现人类探险史上的鼎盛之年的《触及巅峰》,讲述22个英国体育项目崛起背后故事的《67块奥运金牌》,以世界上战绩最佳的全黑队为蓝本,介绍如何高绩效团队的铁军的《全黑军团》,讲述全球体育巨头是如何运作的《英超联盟》等。


对韩焱来说,波士顿是她非常熟悉的城市,包括上面提到的西蒙与舒斯特标识上的米勒。几乎每一年,她都会造访位于这个城市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拜访这里的很多前沿科学的著名学者。


2019年4月15日,雨中的波士顿,身上别着一块28321号码布的韩焱向前奋力地奔跑。在一片欢呼声中,她穿过了波士顿马拉松的终点线。


奔跑中,韩焱的头脑中冒出来一个“思想马拉松”的念头。


思想马拉松将用一整天的时间,让原本不可能碰面的领航者产生密切交集;不设观众席也不售票,远离舆论和外界纷扰,让不同领域的思想在此尽情碰撞。


“作为一场智识探险,让我们一起,成为知识星球的提塔利克鱼,共同进化成想象力永不枯竭的关键物种。”韩焱说。


第一届思想马拉松于2019年6月1日举办;第二届思想马拉松于2019年下半年举办;第三届思想马拉松于2020年11月28日举办:第四届思想马拉松于2021年5月29日举办。


跑步是什么?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


跑步是什么?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