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在中国健美协会的指导下,由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三体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三体云动数据中心承办的《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全国发布会在上海举办,同期还发布了《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产业景气指数榜单》。
《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产业景气指数榜单》通过对19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健身行业宏观环境、行业供给、行业需求以及经营效益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最终呈现出《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产业景气指数榜单》,综合评分显示,上海以76.32分居首位,北京、深圳、广州分列二至四位。
而具体来看《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有这么几个有意思的数据。
首先,健身俱乐部数量下滑11.1%,健身人口增长3.19%。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健身场馆都经历了不同时长的暂停营业,少则2个月,多则长达半年之久,这期间淘汰了不少经营状态欠佳的健身场馆。
据三体云动数据中心统计,截止到2020年12月,中国健身俱乐部门店数量约44305家(不含港澳台,不含所有类型的工作室),尽管比2019年的49860家下滑了11.1%,但中国的健身俱乐部市场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市场。
中国整个健身行业的健身会员数约为7029万(不含港澳台),在14亿的总人口基数下,中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环比去年增幅3.19%,从趋势来看,中国同美国、欧洲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其次,教练月均收入7300元,同比下降20%。
根据全国健身场馆和店均教练人数的推算和统计,截至2020年12月份,我国健身教练从业人数约为90万,其中健身俱乐部教练61.2万,工作室教练28.8万。
受疫情影响,2020年教练的月均收入为7300元左右,相较去年降幅达到20%,主要原因是疫情严重时几乎完全没有收入。
最后,50%会员健身年限在1-3年。疫情刺激了很多人开始健身,从健身年限分布来看,1年以下活跃会员的占比有18.67%,基本都是新增的会员,占比最多的是3年以下的,这意味着当前中国健身会员中有68.5%健身年限低于3年,整体来看会员还不是很成熟。
总的来看,2020年的中国健身市场喜忧参半。疫情对人们健身行为和消费的影响呈现两面性,一方面,疫情期间人们的健身运动受限,消费活动减少;另一方面,疫情重塑了人们的健身认知,大量激活了人们的运动健身热情,健身消费需求与日俱增。
在行业端,疫情对门店的经营和生存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加速了健身行业的“洗牌”,部分运营模式落后、现金流不健康的门店纷纷倒闭退出,而经营内功更深厚、财务模型更健康、更注重数字化运营的场馆则坚持和活了下来,甚至还实现了业绩增长。
延展阅读:
爱动健身获小米、顺为资本C轮融资,巨头将健身推向生态之争?| 创业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