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公司的企业文化:北派「狠」,南派「装」

2021-03-01观点懒小熊

离疫情爆发伊始我给懒熊写的第一篇稿子,正好约是一年的时间(去年大年初二发的专栏)。这一年,我给懒熊投了3篇稿子,第一篇写疫情,第二篇写“跑路”,第三篇写的是行业。2021年的这一篇,我来谈一个柔软的话题:组织文化和价值观。


《体育培训行业,这个坎不简单》

《体育教育公司变革得失:重新认识信任、钱和使命》

《体育教育冲刺2021:从消费、刚需、政策看市场》


价值观是一个公司创造给员工的精神上的工作环境,一个公司用什么价值观开发人性,就定义了自己,也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同样是行业巨头,不同的创始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带来不同的领导力,创造出不一样的组织文化。


新东方的俞敏洪是一个“教父”级的人物,他的人格画像是在沼泽地里的苦行者,他的精神能量很强,自然能够感召到一批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寻求解放和救赎,这就是为什么新东方的老师都特别喜欢讲段子,又都是鸡汤的高手。相比而言,好未来的张邦鑫是一个凤凰技术男,“人”这个东西对于他来说,可能更接近一个“科学问题”。自然,学而思的老师都是一个庞大系统中的一颗颗螺丝钉。可能也只有张邦鑫这样的企业家,才能把教育问题转化成工业问题。


体育培训行业,这个效应同样显著。如果我们用二分法,可以粗略地把体培的公司分成北派和南派。


北派「狠」,南派「装」


发源于北方的公司,骨子里就透着游牧民族的血性和狠劲——教学是服务于业绩的,服务是用于引发转介绍的。即便被很多同行诟病,他们仍是体培行业中最强悍的一支力量。


1.jpg


北派公司的伙伴,与其说是教练,更像是猎手。学校门口的家长都是一个个猎物,预约上了体验课的,就是嘴边的肉,休想溜掉。在我初创的时候,和一个北派的公司,在一个学校门口“交过手”。那种感觉我至今无法忘却:那个公司的几个教练员,就好像是狮子一般,而我们则是进入其领地的入侵者,分分钟要被弄死的感觉。


在北派眼中,创业是一场生存游戏,拥有狼性的团队,才有活下去的资格,而情怀什么的是南方娘娘腔过家家用的。


如果说,派的关键词是:狠,南派的关键词就是:装。要把握这个词的精准Feel,只要看一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就可以GET到。


在南派的小伙伴们,都有一种很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支撑起某种逼格。这种逼格亦能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所以,南派公司的品牌都挺有范儿的,教练员的穿着也很时尚。在南派公司看来,北派的吃相太难看,“不配做教练”,更不配把自己说成是教育工作者。南派也一般叫不出“哥啊、姐啊”这样肉麻的称谓,这可能是因为南方人喜欢有一定边界感的人际关系。南派会把注意力更加放在自己本身的价值感,让自己能够香到消费者都是慕名而来,站着把钱给赚了。最好还能和消费者来一句:爱买就买,不买拉倒。


事实上,我一直坚信,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只要味道够纯,贯彻足够彻底,并能把人性中的某个点开发到极致,都会让公司在某个点上拥有极致的竞争力。路线选择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


2.jpg


以我自己的公司的文化为例,更多属于北派。虽然我自己是南方人,但我本身公司的属性和基本盘,不允许我用逼格高的南派打法。自然,经过了一些时间沉淀,公司就会获得一定程度在业绩上的竞争力,例如:


大年夜这一天,我们仍然有伙伴在上课谈单;大年夜晚上,我们还有教练员把单子签进来;我的教练员在临睡前,都会拿出手机看一看业绩排名;年夜饭喝酒的时候都是在谈钱钱钱;教练员对自己的规划,也是买詹姆斯或是特斯拉。


这些现象,都表明了我们公司是一个喜欢做业绩的公司,对此我是喜忧参半的。的确,组织文化在鞭策每个人赚钱,但与此同时,我也深知,财务表现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潜在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学员粘性很弱,课消做得很差;比如,我们教练员对专业的执着和追求不足,等等。


成也价值观,败也价值观。一这就是做一家公司的宿命,我们都得认。认了之后,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在矛盾中往前走,把台面上的戏做足,把台面下的规矩做透。


“不如做点这个吧、别人怎么怎么样也挺好的”这是创业者很容易出现的心态,比如,有个北派同行,力排万难要发展外教产品,在我看来,这样做性价比可能不会太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在内蒙古种水稻,自然很难有好的收成。当公司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它的文化土壤就形成了,在这个土壤中,有些东西种的出来,有些种不出。违背组织的天性做事,很难有很高的效率。


2021年,企业文化需要讲故事与定规则


如果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自己公司的价值观,那很多方向性的问题也不必太纠结,有许多事儿也不必去瞎折腾。内心笃定下来,剩下的就是技术面的问题。那在创造价值观的问题上,我们有哪些技术呢?


我总结有二:讲故事和定规则。讲故事,顾名思义,就是把伙伴们,通过运用了公司的价值观成功和失败案例,反反复复告诉其他伙伴。分享一个我们公司内部广为传颂的故事,非常简单:


一个东北小伙儿,在上一家公司不仅没有赚到钱,而耽搁了2年的社保,一度觉得在上海落户落不下来了。但是在我们公司,追了3年的社保公积金,也已经通过工作攒了小几十万钱。打算这两年父母再给凑点钱,在上海买个小房子,和老婆在上海定居下来。就是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真事儿,打动了无数的教练员。这个故事会告诉所有小伙伴,公司不一定帮大家发财,但一定要让大家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可以安居乐业。


当然,我们公司也有自己的反面案例故事集,告诉大家不要做什么。我在《体育培训公司变革得失:重新认识信任、钱和使命》一文中分享过。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各位,讲故事时候的一个注意点:克制。


体育人感性居多,会画饼的领导者,轻轻松松就可以让全公司伙伴热血沸腾。讲个故事,造一个梦,让小伙伴们信了,并不是很难。真正的难点,并不在造梦,而是公司如何兑现自己造的梦。事实上,业界有部分公司的领导者,真的是一等一的故事大王、造梦奇才。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项目,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集结许多许多人。但如果后续兑现的功夫跟不上,人员流动率就会很大,公司不得不不停招新韭菜来割。这对整个行业的信誉,都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一直秉持一个原则,让小伙伴不要对未来有过于美好的幻想。对个人来说,能买个房,讨个媳妇,工资体面,一起把孩子养大,已经是不错的成就;对公司来说,创造就业,带好孩子,依法纳税,这就是最大的爱国。公司每说的一个故事,都能在一段时间内实现,这个就是对组织文化最大的建设。


3.jpg


如果说“讲故事”是形成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方向盘,让大家知道往哪开;那么“定规则”就是文化落地的油门和刹车,告诉大家哪里加速,哪里减速。


定规则是一个细腻的技术活,好的规则可以帮助建设企业文化,而坏的规则不仅不会建设,反而会破坏。需要在无数次试错中,找到最好的、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手感,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彰显企业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对于上课出勤率的考核,我们可以用人头课时费的方法进行激励,也可以用出勤率考核扣款进行惩罚。这两个办法,看似目标一样,但背后的价值观和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人头课时费,就是出勤一个学员给一份钱,本质上就是课消抽成,是一个奖励手段。背后的价值观是把教练员看成公司的“合作伙伴”。在这个规则下,教练员会觉得让出勤率提高是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利益切实相关。


再来看出勤率考核扣款,就是给教练员划一条考核线,没有到的,就罚钱。这是一种处罚手段,这个制度本质是一种恐吓,背后的价值观是把教练员看成“奴隶”,鞭子一定要抽上去,才能往前走。在这个考核制度下,教练员会觉得出勤率不是自己的事儿,是公司的事儿,自己只是公司实现财务目标的一个工具。


我面试过许多从那些喜欢搞惩罚的公司出来的小伙伴,他们最真实的情绪就是委屈感。他们会感觉自己已经很累、很辛苦。但还是要被这里扣、那里扣。本来的一点辛苦钱,最后也没剩多少了。久而久之,小伙伴对公司心凉了,公司也没有凝聚到能够让人振奋和温暖的文化,人自然就散了。这种人才流失是非常可惜的。


4.jpg


规则是服务于合作的,我们为了让合作能够顺利,只需要给出最必要的规则就行。如果规则太过精细化,会让人的劳动异化,人性中一些坏的东西反而会跑出来,人和人的合作和信任会被伤害,最终伤害了组织的文化。


有一段时间,迷恋上了计件制,想要把公司里面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事无巨细地按“件”来结算。比如,培训一个人多少钱、写一份教案多少钱、打扫一次卫生多少钱、写一个制度多少钱,等等。当我把这个逻辑用在管理层身上的时候,突然发现味道不对。我发现管理层做事情,变得越来越计较了。后来,我找了很多资料,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直接给很高的底薪。


其实高底薪背后的逻辑也非常简单,就是“信任”。信任伙伴值这么多钱,也能做出值那么多钱的活儿。一次谈好钱之后,大家就可以只关注事情,不用再关注钱了。而计件制用在兼职身上可以,但用在管理层的身上,就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而且,做什么事都要和钱挂钩,无论对公司还是对员工都是非常痛苦的。这对企业文化是不利的。


5.jpg


在我原来的工作经历中,我也拿到过很厚的绩效书,里面有很多难懂的公式。我花了许多时间研究公式,但觉得还是不能彻底弄明白。最后,我决定放弃,爱给多少奖金就给多少奖金吧。因为我自己不想陷入到计较的情绪中,这样事情是做不好的。其实,领导只需要平时和我多聊聊天、开开会,年终考核的时候,随便抓我公司的几个伙伴问一下我工作的情况,就可以大体判断出我的工作价值。即便凭感觉给我一个奖金,也不会怎么样。


有关“定规则”,我最后分享一个故事。


我们在去年招聘了一个年轻的人事专员,并把制度的培训交给了她。渐渐,我发现有许多新人在培训的阶段就离开了。后来,我旁听了培训的过程,我发现她在培训惩罚性规则的时候,是直接用一种告知的态度来进行培训的。再坚强的人,一连听了几十种处罚的情况,都会有点小崩溃。


我反思下来,问题其实不是出现在规则本身,(因为有些处罚条款是不能避免的,比如迟到)而是沟通的方式。我随后帮助她一起改进沟通方法。


以迟到的处罚条款为例:


原本,她会直接告诉新人:“我们迟到要罚100块。”


现在,我让她换一种方式,这样说:“你知道我们迟到为什么要罚100块吗?因为有些人会迟到,有些人不会。如果迟到的和没迟到的伙伴,当天拿到的日底薪是一样的,那是不公平的。而这样的不公平,会鼓励大家迟到,而不是准时到。久而久之,我们公司就会变成一个爱迟到的弱鸡公司。”如果你是新人,听完上面一段话你有什么感觉?同样一个规则,用心沟通和不用心沟通,对组织文化建设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每条规则都花时间讲前因后果,会增加很多工作量,但对于小伙伴形成对组织文化的认同非常有帮助。


6.jpg


今天和大家聊了一些有关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篇幅较长,我总结一下要点:


1.无论南派还是北派,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选择自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2.讲故事是形成组织文化的重要技术,但是故事一定要实在,重在兑现。


3.规则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文化。治大国如烹小鲜,要谨慎选择用奖励还是用惩罚,不要把规则做得太复杂反而削弱了人和人的信任,同时要注重对规则的解释和沟通。


疫情后,会迎来新的消费反弹,而人本主义会继续保持很强劲的势头。说白了,消费者,会更加喜欢“有人味儿”的品牌;从业者,会更加喜欢“有人味儿”的公司。对于我们体育培训的从业者,我呼吁大家不要整天眼睛盯着事情,不要只看着产品、标准化、SOP。而是要关注到组织的文化,关注到人的情感需求。


体育教育冲刺2021:从消费、刚需、政策看市场|蓄势而上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


体育教育公司变革得失:重新认识信任、钱和使命 | 于一专栏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