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池最近一直在忙着筹备一个全新的项目,给运动员上表演课。
自从2017年参加《演员的诞生》后,作为演员出道已经27年的刘天池凭借其“演技魔鬼课堂”重新被大众所认知。近些年,除了担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教授之外,她在2016年创立了刘天池表演工坊,设立表演实训营,协助综艺和影视作品开展表演指导,并且开发针对商务、大众、大学生及青少儿的表演课程。
如今她又把这个课堂的对象指向了一个新的人群,职业运动员。
刘天池告诉懒熊体育,她的表演工坊正在和公益教育项目运动员“焕新计划”合作,这是一个支持中国高水平运动员个人长期发展和职业转型的系列计划。今年,刘天池将负责其中新增的为期3天的戏剧表演课模块。
实际上,在去年首届“焕新计划”的启动仪式上,刘天池作为圆桌论坛的发言嘉宾就参与了“焕新计划”,当时她就表达了运动员的关注、对他们的潜力的认可,并鼓励在场所有运动员在赛场外的舞台上,迎接更多元的挑战,塑造更精彩的人生。今年和“焕新计划”的深度合作,也是希望用表演赋能运动员,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体验更多不同的社会角色。
▲刘天池在“焕新计划”启动仪式上发言。
在这样的课程出现之前,当“体育人”和“表演”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似乎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娱乐圈转型。
但这回“焕新计划”不是这么想的,课程负责人宋依丹对懒熊体育表示,课程的最终,是想让运动员通过“表演”这种体验,学习如何认知自己。
刘天池对这次的3天课程做了很久的构思,她理想的计划是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运动员打开自己、真诚交流,随后帮助他们学会幻想场景和角色,最后以想象“告别场景”的方式,离开课堂的同时也和过去在赛场上的情绪做告别,从而释放新的可能。
在3天课程之后,运动员真的能达到这样的变化吗?刘天池现在也很难下一个判断。她和宋依丹都认为,这个课程希望的是能够在参加者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在之后的某一天,能够学会认知自我、展开对自我成长的探讨,并在这基础上养成、调整出更多的社会角色。
这可能与我们以往对“表演”的认识有很大不同。
的确,有不少运动员在退役后甚至在役时,就把娱乐圈作为人生“下半场”的目标,到目前也有了不少成功案例。但在时代和学科的不断发展下,表演与体育的结合,并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出路。
作为导师,刘天池对体育和表演的结合有自己的理解。她曾在电影《夺冠》剧组指导郎平和中国女排姑娘的表演。在她看来,郎平既是最好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也是训练场和比赛场上最顶级的演员。
▲郎平在场边执教。
“郎平能成为郎平绝对不是吹的,她的表演能力太强了,”刘天池告诉懒熊体育,“我问她,如果队里头发生矛盾怎么办?她说队里总发生矛盾,尤其一帮女孩子在一起难免,除了专业上的指导,辅助的可能就得演了。什么时候需要挑气氛,什么时候需要一种让队员觉得必须要做到怎么样的状态,暗示她们可能要怎么做,这完全就是一种表演能力的运用。”
刘天池自身是个体育爱好者,家就住北京工体附近,经常看各种比赛。在她看来,表演和体育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信息传递的准确。“其实表演的核心,就是信息传递的准确。而运动员在赛场上,和队友和教练的交流,同样需要通过眼神或表情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刘天池说,“表演和竞技体育一个相似的地方,在于我们都是高强度的、当众孤独的一项职业。”
当然,他们也有着明显差别。表演者对个人和演出角色的掌握、对情绪的掌控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在运动员的这个群体当中,对感知的训练容易转换成运动上的技术性训练,把自己变成了“机器”。
运动员大部分是以固定的状态和身份进行比赛或是和人接触,但他们往后终究需要切换角色。比如在役时参加不同的比赛会需要不同的心态和状态,接受采访时也一样;而退役之后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一员,更需要以一种新的身份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否则就会出现错位和不适应感。
这也正是“焕新计划”和刘天池希望戏剧表演课能给运动员们带来的新价值——对个人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对角色和场景掌控力的调整。当人能够打开自我认知、呈现自我之后,需要再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来将它展现出来——这就是“表演”的深层次意义。
在这样的理解和期待下,刘天池对课程的设置,也是建立在她对于表演和体育理解的基础上。
▲表演课上。
“自我认知有很多种方法,包括心理学、冥想、瑜伽等等,都是通过调剂自己的心灵、让自己舒缓,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方式来与自己对话,从而进行一个深度的认知。”刘天池说,帮助人们展开自我认知的方式有很多,表演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可以更有趣味性,也更让人轻松。
她举了一个例子。设想在一个游戏空间内,打破原有的氛围,给大家赋予新的角色和身份,比如以动物的身份代替所有人的原有身份。参与者扮演某一角色,并在这个角色的“掩护下”进行一些真诚的表达。
在进行真诚的自我认知之后,下一步就是要让运动员尝试想象不同的场景,给这个场景下定义的同时,也给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位。
对现役运动员来说,可以尝试幻想离开现在熟悉的赛场场景,想象离开赛场后自己的去向和所作所为,来展开构思。而对已经离开赛场的运动员来说,则可以尝试重新回忆赛场的关键瞬间,或是训练时印象深刻的瞬间,并准备对此进行告别。
但“告别”并非和过去的自己彻底说再见。“希望让运动员告别曾经成长的那一个环境,那个环境培育了你,让你变得强大,而运动员要相信的是,自己在那里所收获的东西是什么,是真实、热情、激情、果断、判断以及所有的敏感,这些东西是在赛场或训练场的场景下培养起来的,比起单纯的金牌或冠军,可能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刘天池说,她也不确定这样的三天课程能给运动员们带去什么样的变化,但希望上完课,他们更能够理解人的情感和情绪的多样性,而非在训练场和赛场上的那种单一性。
“把原来的那种信心,包括那些荣誉,包括荣誉之后带来的压力和情绪,找一个地方把它放好。剔除成长过程中零碎的情绪,保留最宝贵的东西,让信念增长起来。带着这样的信念再去切换自己,变成一个社会人。”刘天池说,“我相信到最后一天,我能让他们运动员彼此去直视,彼此能够真诚拥抱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那我这课就算是成功了。”
延展阅读:
中国高水平运动员 “焕新计划II”招募开启,设计人生与社会影响力塑造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