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第三年,街舞还能继续“破圈”么?
第三次来到《这!就是街舞》的舞台,叶音从一个要接受毛巾的参赛者、挑战者,变成了节目云海选的发起人。
2018年,曾获多次世界级别街舞大赛冠军的叶音第一次参赛,海选后成功晋级,却因为个人的时间和录制时间难以兼顾而选择了退赛。虽然在总决赛的舞台上“回归”,作为冠军韩宇的帮跳嘉宾出场。但叶音的退出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始终是有些“遗憾”。
遗憾退赛的叶音,也许当时并没能想到,2018年《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两档节目的接连播出,能给街舞带来那么强大的影响力。2018年2月24日首期节目播出,从那天开始,“街舞”词条在百度指数的搜索指数、资讯指数和媒体指数都出现了猛增。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年左右的街舞,即使在海外已经有了更为长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但在国内市场里似乎始终是小众的、非主流的。经历过进入中国初期的野蛮生长后,囿于破圈难题的街舞,作为“潮”和“年轻化”的代名词,通过节目对它特质的放大,使得观众和资本的目光也开始为它所吸引。
▲叶音获得《这!就是街舞》第二季冠军。
2019年,叶音又一次来到了这个舞台,并且拿下了《这!就是街舞》第二季的冠军。和街舞这项运动一样,叶音也过上了被聚光灯和商业资本“看上”的生活。而这样的变化,不止在叶音身上发生。
7月18日,《这!就是街舞》第三季在优酷准时上线。虽然被疫情影响,节目似乎来得比往年晚了一些,但在这期间他们尝试的“花样”也更多了。叶音仍然和节目紧密合作,成为了节目线上“云海选”的裁判。同样也在正片节目中出现,作为节目第一次battle时的裁判出场。
节目对第三季的各方面都尝试进行升级,首先是“队长”的调整,专业团体出身的王嘉尔、王一博和张艺兴,以及以演员身份出道的钟汉良成为了四位队长。节目组在场景制作和拍摄手法上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先导片中极重的“科技感”给不少网友们的感受就是“经费的燃烧”。
在更精良的制作、更大的投入之下,节目上线当晚,有16个微博热搜与《街舞》相关。上线第二天,豆瓣就有超过八千人给出了9.1的评分,在猫眼的全网综艺节目热度榜中排名第一。
从2018到2020,《这!就是街舞》带着街舞这项小众运动,从成功破圈到越来越商业化,从热度高涨到市场逐渐饱和。三年的时间,街舞是会继续伴着第三季上线的热度一路高涨,还是受圈层所限再难突破,进入节目的“三年之痒”?
“阵痛期”的转折点
2018年,《这!就是街舞》为街舞圈带来的热度几乎是现象级的。这样的变化在街舞圈很多OG(元老级舞者)眼中,则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它给街舞圈带来了破圈的机会。
2001年,15岁的林梦发现了男团深受喜爱的秘诀——跳舞。彼时的林梦,想学跳舞的初衷也很简单,靠“帅气”的舞蹈来吸引女孩。二十年过去,最初的初衷似乎已经实现,但他心里却始终有着遗憾:曾经被现实打败过。
对于热爱街舞文化的舞者来说,他们更热爱街舞的纯粹、热血、“炸”。林梦和1999年开始接触街舞的小白,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舞者。而对他们来说,要一生以“街舞”为事业却并不容易。
▲小白从2009年就开始在“土豆”等视频网站上发布Xcrew在昆明表演或培训的视频。
小白的舞团Xcrew在2004年成立,这个阶段他还没有把街舞当做自己的主业,成立舞团在那时的他看来只是“一群人在一起”。但16年过去,第一批“在一起”成立舞团的人,也只剩下了小白一个。
“这条路太苦了,舞者很难养活自己的。”小白说。在他看来,以街舞为生或许能够满足一个人的日常开销,但当人需要继续生活,这是一项很难支撑舞者在世间立足的行业,“庸俗”一些说,获得的资产也许难以买房、养家。
早期的街舞圈,赚钱的方式几乎只有三个——参赛、培训和伴舞。2003年开始的CCTV电视街舞大赛、舞佳舞成立初期就坚持举办的KOD(Keep On Dancing)赛事都可以说是那个时候街舞圈最具影响力的赛事项目。
小白告诉懒熊体育,参加一场街舞比赛,奖金从3000元到上百万元不等,但比赛的冠军永远只有一个。而作为赛事的主办方,林梦介绍,KOD从2004年开始举办,但十几年间始终难以获得盈利,甚至“能持平就是好事”。无论对参赛者还是举办者来说,以赛事作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似乎都不太可能,那么培训呢?
▲2018年KOD街舞大赛,舞佳舞“五虎将”作为特邀嘉宾表演。
中国的街舞培训也是以几大厂牌的发展开始的。北京的舞佳舞、上海的Caster和广州的Speed均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成立,几乎形成了中国街舞的三足鼎立之势。但街舞的培训似乎仍然不是舞者们发展的最佳出路——林梦在2009年到2010年间,因为希望“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从中午12点开始教课直到深夜12点。而林梦所在的舞佳舞,也在2015年彻底停下了培训业务,理由是很简单的“不赚钱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OG舞者们最早意识到了街舞圈存在的问题。
“可能很多人感受不到,街舞圈在2012年左右到2016年左右其实有个坎。很多新的舞者看到那个时候是有很多的比赛,看到了最好的街舞圈的状态,所以开始跳舞,并非常想坚持下去。但是我们这些老人是把这些都经历过一遍的,发现它上不去。”林梦介绍,那个时候街舞圈的人面临的是“破圈”的难题。
当赛事都曾参加过、冠军拿到过,却发现这个行业还是难以让身处其中的人得到赖以生存的资本和机会时,他们开始迷茫,街舞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
舞佳舞就曾尝试过以舞台剧的形式拓展街舞的可能性,并试图通过投入大笔资金、寻找各级别大咖和明星助演来拓展受众和关注,但最后的结果仍是“所有的钱全部打水漂”。
最早一代的舞者在艰难摸索、尝试突破却屡遭失败后,街舞圈的发展似乎出仍在重重迷雾之中。因此在林梦看来,2018年横空出世的《这!就是街舞》可以说是街舞圈的一个“转折点”。
似乎是从节目之后,舞者们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不再只是晚会或节目中的“背景板”,也不再只能在舞蹈教室里从早到晚挥洒汗水。而是可以站在台前,以主人公的身份向更多的受众、更广的市场诠释和介绍街舞这项文化,拥有更多的商业合作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机会”与“悖论”
当问及《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这样的节目给街舞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不论是舞者还是培训机构的创始人都不约而同的提到“机会”这个词。
拿下第二季《这!就是街舞》冠军的叶音对此感受颇深:“生活中来说,自由肯定是没有以前自由,但是能做的事情也比之前多了很多。拍摄或其他领域的机会比以前多了,也有机会去学习很多东西。”
而即便是没能拿下冠军,参加过节目的人也同样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林梦和小白都参加过第一季《这!就是街舞》。节目播出之后,他们的微博粉丝量和互动数都有着不小的增长,或许热度还很难与许多网红、明星相比,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相当大的关注度的提升了。
▲2018年,参加《热血街舞团》的Caster舞团。
破圈之后涌入圈子的不止是关注,还有商业和资本。Caster舞蹈机构的创始人石头对懒熊体育表示,参加完《热血街舞团》之后,Caster在三四个月里赚了几百万,并在2018年的9月获得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但这些会不会都是“一时的”?Caster对懒熊体育表示,节目带来的资本力量其实也仅在短暂的三四个月里,直接效果的确并不长久。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以Caster的厂牌身份获得《热血街舞团》冠军,是帮助品牌提升了影响力。资本入局是一时的,但品牌力的升级才是更为长久的。
而在Caster的创始人石头眼里,即使是一时的商业资本,也能给行业带来变化和提升:“和任何行业的形成一样,是资本首先发现这个种子,然后它才有机会形成一个野蛮生长的市场,最终产生二次洗牌,并沉淀成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
现在的Caster,经历了资本的入局、行业的洗牌和沉淀,已经在全国拥有11家舞蹈教室,每天会进行超过100节课程。并在同时开启少儿街舞的课程和厂牌,也持续在赛事和品牌营销上发力。
而对于舞者来说,商业的入局更多体现在商业合作和活动的增加。叶音在今年的疫情期间,还曾参加了天猫国潮大赏的直播,并与BOSE等品牌进行了相关合作或推广。林梦也同样与汉密尔顿等品牌展开了推广合作。他们二人还曾在5月的卡西欧天猫品牌日来了一场线上“battle”。
但在聊到商业和街舞文化的融合时,石头和林梦也都同样提到了一个词:“悖论”。
石头觉得,资本的入局一定程度上会“稀释”文化。“比如一包咖啡能冲一杯,但当一杯咖啡被冲成10杯时,浓度不高,味道也不纯正了。”当小众的文化走向大众并破圈后,门槛就会越来越低,而文化和艺术的门槛降低后,吸收到的新鲜血液也是被“稀释”过的,而非原有的味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Caster的一些业务在石头的眼里也存在着“悖论”。一方面他认为线下的舞蹈教室开始做少儿教育之后,似乎显得没有那么“潮”了。但另一方面目前的街舞圈刚刚结束阵痛期,仍然面对青黄不接的问题,目前Caster的品牌力也仍然需要继续培养。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他还是选择了开始少儿培训业务,尝试输出品牌力和教育力。
同样在担心品牌力的还有林梦。作为KOD赛事创始团体中的一员,林梦对街舞圈的赛事有着较大的担忧。早期作为舞者主要收入来源的赛事,近两年已经进入了平衡期。“舞者们因为参加街舞这类的节目而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得到更多舞台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后,赛事的影响力可能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而林梦眼中街舞圈的悖论,则可能在更远和未来的时间里。“现在的舞者们希望做很多的事情,把跳舞这件事无限传播,让更多的人加入、更多的人去跳舞。但跳舞本身应该是在真实的情况下,一个小圈子大家一起跳。”
作为一项以小众、非主流、“街头”为核心的文化,街舞破圈后却正在向更大的圈子发展,并逐渐为主流文化所接受。
2019年6月25日,国际奥委会表示,原则上同意霹雳舞、滑板、攀岩和冲浪四个大项成为巴黎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霹雳舞将进入奥运,对街舞圈来说是个好消息,又似乎是个要解决的“悖论”。当这一项原本没有固定评分标准的运动进入奥运会,街舞是否会在更大型的赛事中受到更传统、更拘束的限制,街舞又将如何发展,现在似乎也很难想象。
▲2019年,MLB“一球成名2019”街舞挑战活动。
同时,更多新行业也在与街舞展开合作,对街舞进行投资或以街舞为主题尝试吸引年轻人。2019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就曾开展“MLB一球成名2019”街舞挑战活动,具体活动有线上街舞合拍挑战和线下battle等等。以棒球和街舞结合的方式,还邀请了《这!就是街舞》节目中关注度颇高的舞者杨文昊担任发起人,尝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而活动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上线2天,MLB街舞挑战在抖音活动话题累计播放量突破1300万,同时也有众多百万级粉丝的舞蹈达人跟进活动。像MLB这样与街舞融合的尝试,是将街舞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和表现形式。来作为传达信息、表现事件的“桥梁”,这拓展了街舞的应用场景,但同时对于街舞本身的文化内涵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稀释。
身处碎片化时代,年轻、潮流已经逐渐成为时代的标签,街舞正属于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它的变化和发展也可以成为年轻文化发展的一个样本。而如今第三季《这!就是街舞》的上线,再次掀起“街舞热”的同时,也让人开始思考街舞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多种可能性。
仍有发展空间的存量市场
提到对“未来”的看法时,石头似乎显得不够乐观:“街舞圈已经进入一个存量市场,可能不会再上升到某一个高度了。”
但叶音却有着不太一样的看法。由于《这!就是街舞》这样的节目存在,依靠明星队长的带领首先吸引关注,其次通过素人舞者的专业性和表现来引导粉丝,从对明星的关注到对素人舞者的关注就是一个转变。这样的转变或许在未来不会再像第一季播出后那样猛烈增长,但仍然会处于稳定的慢慢提升的状态。
第三季的开播,比起前两季最大的变化是“破圈”的因素更多了。前来带队的明星队长不再局限于偶像、舞者,还加入了演员出身的钟汉良。钟汉良在节目中的表现也让许多人看到了街舞跨界的力量之大,以及这项文化更多的可能性。
事实上,节目中展现出来的内容就是行业的一种投射,浮在街舞圈最表面的《这!就是街舞》直接或间接地反应了许多行业发展的情况。尤其是赞助商的变化和更具现实感的画面制作,都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方向。
第三季《这!就是街舞》还迎来了一个重量级的赞助商:Burberry。一方面这是Burberry与当下潮流文化结合、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尝试,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档节目商业价值的上升。根据公开资料,《这!就是街舞》的赞助商已经从第一季大量的软件App产品,发展到更落地的品牌,再“进化”到吸引奢侈品牌的赞助和投资。
而以科技、未来感为主题的先导片也反映出了目前的社会现状:数字化世界、VR和AI技术会逐渐成为诸多行业发展的目标或重要工具。但这些数字化项目能否运用到街舞中,林梦和石头却并不太赞同,最主要的原因是街舞项目始终需要线下的交流。
Caster就在疫情期间尝试了线上教学的课程,但效果并不算非常好。作为非常需要线下交流和直接授课的文化,线上街舞课程的体验感是非常差的。这也给石头理清了思路:街舞的线上培训是“跑不通的”,但同时线下也不能突进和盲目。在这背后,更深层的是要沉淀品牌的力量,提升师资、增加曝光,品牌的持久也是文化长足发展的重要一环。
林梦的感受则是,疫情结束之后的“后疫情时代”,当AI和VR技术再发展起来后,街舞的悖论或许会比现在更加拉扯。叶音表示,对街舞来说,所有的活动最终都需要回到线下。即使是破圈成功的《这!就是街舞》,在节目之后,街舞最大的变化始终要回到线下,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线下的演出和活动中,这才是街舞文化长足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在圈内人看来,节目带来的入圈之人或许很难再大幅度增长。但播出两周后的《这!就是街舞》第三季,其关注度、热度和口碑都处在综艺节目的领先位置。它是否仍然能影响更多新人关注和入局,似乎还可以乐观地期待一下。
回想自己进入街舞圈的契机,叶音是幼年时电视上看到的迈克尔·杰克逊在他心中扎下了种子,林梦则是从男团舞蹈开始提起了兴趣,而《这!就是街舞》发展到第三季,仍在尝试以更新的方式引导年轻人从线上到线下地了解街舞。“破圈”之势,应该还会继续。
延展阅读: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