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在会议现场(受访者供图)。
“我在做网上调研的时候,想找找和青少年儿童相关的社区体育设施的标准,结果发现还是空白。”杨扬告诉懒熊体育。目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仍在继续进行,正在北京参会的全国青联副主席、政协委员杨扬接受了懒熊体育的采访。
杨扬今年的提案还是从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入手,围绕社区体育,“要着重推进青少年儿童的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杨扬认为,疫情期间,很多孩子都待在家中不能去学校,加之社区适合青少年儿童的体育设施不多,所以孩子的运动的机会就更少了。除了体育设施的标准存在空白,“像一些攀爬、秋千、滑梯等设施,在网上都被归类为‘儿童、幼儿娱乐设施’,其实定位是有一定偏差的。”
而社区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的完善,不仅可以尽早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社交能力等,也有助于完善社区文化所能扮演的角色。既有利于邻里和谐,也有助于增强亲子关系。
因此杨扬提议,尽快将社区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的相关标准建立起来,能够科学地指导未来的社区的体育规划与建设。
近几年杨扬的提案一直围绕着青少年体育教育展开,以学校体育发展为主。对于提案的落实情况,她也是比较满意。“需要部委做出回复的,我已经收到全部回复了。当然所有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点点逐步开展吧。”杨扬提到了此前篮协与中国大学生、中学生体育协会签署的“促进体教融合发展谅解备忘录”,以及去年开始举办的中学生冬季运动会等等,都是体教融合的亮点。
除此之外,杨扬也谈到了今年疫情对冰雪产业的影响、“冠军基金”项目和退役运动员转型问题、以及北京冬奥会的筹备情况。
以下是采访实录:
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对今年“两会”的有哪些直观感受?
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还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能够在这个时候召开如此重要的大型会议,我感到非常骄傲。我还记得开幕式那一天,国歌奏响的时候还是非常激动,那一刻觉得中国人真的了不起。
今年“两会”提了哪些提案?
今年的提案还是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提案是“在社区体育当中,着重推进青少年儿童的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由于目前多数社区适合青少年儿童的体育设施不多,主要以面向成年人、中老年人使用为主。加之疫情影响,孩子无法去学校,很多孩子的运动的机会就减少了。而且我在做网上调研的时候,想找到相关的青少年儿童社区体育设施的标准,结果还是空白的。像这种攀爬、秋千、滑梯,这些设施在网上搜索的时候都是儿童、幼儿娱乐设施,其实它的定位是有一定偏差。
幼儿时期,体育活动对早期大脑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playground这种游乐设施,也有利于社交能力的早期形成;青少年时期,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社交能力等等。所以我觉得,在社区青少年儿童体育设施这个领域,还要加强科学指导,尽快将相关标准建立起来,去指导未来社区的体育规划与建设。
另外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社区文化、社区体育能够扮演的角色。到了周末,家长做志愿者——有体育爱好的做教练,其他家长做赛事组织方,带领孩子在运动场上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这样无论对增强邻里关系,还是增强亲子关系,都非常有益,也可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
今年“两会”期间不单是体育界别在提学校体育这块,其他界别的委员也都在提。这也和媒体近几年大力支持体育界别的委员提案有关。体育界别“明星”相对多一点,发声力度更大些,所以我们也发自内心地希望做出一些促进和推动。
您一直在关注青少年体育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您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认识和体会?
一个特别可喜的现象,就是目前的家庭教育——尤其是80后、90后家庭——他们对孩子的体育活动非常重视。多数父母都会让小朋友参与一项体育活动中,也因此看到社会化的体育机构正在蓬勃发展。事实上只有家长的意识到了,我们才能看到更大的希望,教育、体育部门的工作才更好做。很欣慰在当下的社会大环境里,青少年体育是被大家所重视的。
对于未来,我认为原有竞技体育的青训会随着体制的变化逐渐萎缩,取代而知的是社会体育的蓬勃发展,未来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会有一种融合。这种趋势目前已经显现出来了,一些赛事已经不去区分社会组和专业组。我认为这对竞技体育未来选材会特别有帮助,因为池子大了,更多人有机会。
我希望看到两点:一是体育人人参与,能够获得健康,获得快乐,获得成长;另外一个就是有天赋的孩子能够不断涌现。
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在北京冬奥申奥成功之后,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申办冬奥会对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参加冰雪运动有了巨大的推动。我去年是亲身体验了崇礼滑雪场的热闹,滑雪变得非常时尚,也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对冰上运动来说,因为冰场大都在城里,有其便利性。近些年冰场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孩子们对参与冰上运动非常感兴趣,尤其在南方地区,由于室内室外温差比较大,孩子们对冰首先是好奇,参与冰雪运动又感到非常的快乐。所以要感谢冬奥会,让人们对冰雪运动有了更多的认识。
▲杨扬在冰上与飞扬短道学员们互动。
除了普及之外,对专业选手的发展来说也是有益的。其实在没有申办冬奥会之前,国内商业冰场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但是难以出现人才,主要是因为商业冰场和社会冰场没有跟专业这条路打通。但是冬奥申办成功后,我们成立了滑冰协会,通过机构改革,大力的发展社会化的俱乐部培养人才的渠道。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大量的人才在涌现。
疫情导致室内冰场发展遇阻,您的冰场运营情况如何?有没有一些应对措施?
确确实实疫情对于冰场包括雪场影响是蛮大的,看到一些数据还挺惊人的。我们冰场的情况也是同样很艰难,行业内也确实觉得挺困难的。最主要的还是不能放弃。疫情期间,我们的教练都在做一些线上指导,很多其他俱乐部也在做同样的事情,通过网络指导孩子在家做一些冰球、花滑、短道等自己专业的陆地训练,保持能力,为疫情结束后重新回到冰场做准备。
▲杨扬创办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
另外,这次参加两会也是增添了信心,从政府工作报告也好,还是能够感受的氛围也好,国家还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在国家的支持下,更加坚定信心往前走吧。
您一直在做冠军基金,坚持为退役运动员的转型做职业规划和培训,为什么会持续关注这一领域?
感同身受吧,因为我当年退役的时候也经历过一段迷茫期,“未来到底发展方向在哪里?”“能做什么?”整个过程还是蛮纠结,蛮痛苦的。后来特别幸运能够进入国际组织,在国际奥委会看到这样的项目,非常打动我,就把它引进国内来了。
这些年我们持续做,越做越得到运动员们的喜爱和支持。而且我们也根据国内的发展情况做调整,不光是在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培训这一领域,我们也跟一些企业对接,谈实习和就业的岗位,也会做一些创业训练营的培训,会有一批导师、志愿者给运动员支持。等于全社会的资源通过冠军基金来帮助这个群体,我们只是做日常的维系。
其实我觉得不光是帮助,而是能够让运动员发挥所长,让这个群体的价值得到体现,他们其实是中国体育大发展时代特别珍贵的财富。我觉得不单是我有精力能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也坚信我们的价值不单体现在赛场上。
那我也希望运动员能够形成合力,能够向世界展示我们的能力,这是一个体育价值的正向循环。如果运动员退役下来都过得很惨,那么还有哪个父母愿意送孩子去练体育呢?长此以往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也会变得非常单一。只有我们的运动员能够做得更好,才有更多的孩子愿意加入到这个群体里来。
您认为对退役运动员来说转型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最难的应该是自我突破。因为很多运动员从小就在一个封闭的训练环境里长大,一切都有人帮你安排,有个团队在支持你。当你一下子走向社会之后,就会变得很无助。这个时候如果知识结构不够、对社会认知也不够的话,心理上会有非常大的打击。
我们的培训理念是要将运动场上的能力转化为职场能力。在跟大企业的人力资源聊的时候我们都意识到,其实运动员在场上具备的这些拼搏精神、大局观、团队意识、关键时候的心理素质,都是企业招人非常看重的能力。知识结构的缺失可以通过培训提高,但常年累月锻炼出来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等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进程如何?
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还是按照既定计划。虽然打乱了部分节奏,但在疫情基本控制之后,场馆建设又开始加班加点在做了,我们也非常有信心在8月份就能够将场馆按照原定的计划完工。
完工后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就会来做场馆认证,经过认证之后我们才能举办奥运测试赛。因为疫情,一些测试赛也延期或者取消了。目前我们也在跟国际体育单项组织积极配合,未来会根据疫情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
您认为东京奥运会推迟到明年夏天举办,会对北京冬奥会产生影响吗?
东京奥运会的推迟确实打乱了原有节奏。不光是冬奥会,包括单项组织的比赛、包括大运会等等,大家都在积极做出调整。对于北京冬奥会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原来的一年半多的准备时间压缩到只有半年左右,间距非常近,组委会肯定会有相应影响。目前组委会正在做全面的评估,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报告出来。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国际奥委会做出推迟奥运会决定之前,也是征求了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和国家奥委会各方的意见,我也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参加了几次电话会,总体感觉,大家还是在这个时候还是展现出团结一致,共度难关的意愿,真有Olympic family的感觉。将全力支持备战的运动员实现梦想放在第一位,哪怕只有1%的希望,就会尽100%的努力。
延展阅读: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