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每个人和这座城市成了“生死之交”,也成为了每个公司的”生死时刻“。
作者:辛晓彤,周丰寸
疫情陡然升级,即便在武汉当地,也出乎大部分人意料。
1月13日,主营场馆和赛事运营的汉为体育开开心心地组织大家“吃年饭”。年会过后,他们一年的工作也就进入收尾阶段,外地的同事处理完手头工作,陆续提前休假回家了。
汉为体育距离华南海鲜市场距离非常远,中间还隔着一条江。那时候,新冠病毒还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乐观的武汉人甚至还编了一些段子自嘲,没有人将它真正与2003年的非典对应起来。
这是武汉大多数体育公司的情况。
汉为体育总裁李宏亮1月20日离开武汉到海南。离开的时候,他还感觉一切正常。然而,飞机刚一落地,他收到了钟南山院士到武汉的消息,当时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就在1月20日晚,钟南山在接受《新闻1+1》采访时表示,病毒可能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呼吁大家提高警惕。
武汉一下子紧张起来。
汉为体育子公司为酷健身负责人张明也回忆道,在听到钟南山表示“人传人”之前,他们根本没想到事态如此严重。
1月21日,汉为体育组织管理层电话会议,原本运营到24号的10个体育场馆也紧急提前关闭,在21和22号做了全方位消毒。
对于当地体育公司来说,接下来两天都是一个节点。大部分公司召开了应急会议,不过,面对疫情,他们还是“有些手忙脚乱”。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
唯一幸运的是,从武汉封城至今的一个月,由于此前各体育公司都和往年一样让员工提前放假回乡,没有人因为封城滞留在武汉。据懒熊体育了解,截至发稿时,本文提到的这几家武汉体育公司及其下属俱乐部、子公司均未出现确诊患者。
01
封城的消息一发出,武汉陷入一种紧张和彷徨的状态,大家疯狂地打电话确认彼此健康。
“我记得可能是大年三十,有一个外地同事说自己有发烧的症状,大家都非常担心,后来去医院检查,是阴性的,可能就是普通的伤风感冒,但着实把大家吓了一跳。”李宏亮回忆道。
之后,汉为体育建立起了一套内部监控与汇报机制,员工每天将体温、是否有发热症状、家人健康状况等信息汇报给主管领导,在统一汇总到公司人力资源部手中。
比起身体状况,员工的心理状况也是公司额外关注的。
“经历了最初的惊慌失措,大家心情逐渐稳定下来,这也跟信息进一步公开有关。”李宏亮表示,“但我也能明显能感觉到一些员工情绪受到影响,他们身边有人确诊了,有的甚至就是同一个小区的邻居,看着120救护车把人接走,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就是那种灰色的、非常down的、很沮丧的感觉。”
汉为体育逐渐开始给员工做一些心理健康辅导。体育教育机构极光篮球俱乐部也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表示,公司要求管理层主动与员工通话,纾解员工心里的郁结。大家会在工作群或者线上会议分享一些正能量的信息。
▲汉为体育工作群里的每日分享。
与此同时,武汉的体育公司纷纷加入抗疫大军,从民间到官方机构,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在为救援家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汉为体育总裁办主任喻颖姝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1月24日发起一个名为“武汉医护人员口罩天使小分队”的公益团队,她在团队中负责确认募款信息。“成立第一天,就吃了一顿饭的工夫,人数就超过了60人。” 喻颖姝会议。除夕夜,小分队总计落实了10000个外科口罩、4000个3M口罩和2100套防护服。
▲喻颖姝的“武汉医护人员口罩天使小分队”。
后来,喻颖姝的口罩天使小分队被更多人知晓,很多公司同事也纷纷加入进来,大家积极捐款、发布求助信息,也有人义务做起了物资配送员。短短3天,经她手的捐款总额超过40万元。
抗疫初期,武汉的医疗物资、后勤保障都严重缺乏。为酷健身的员工张婉丽报名了当代集团组织的“志愿者分队”活动,主要负责医疗物资配送。每天,她要先开车到武汉市之外的提货点,提取医疗物资,再运送到市内的医院,直接交付给医护人员。物资运送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道路不畅、导航失灵等,有时路途遥远甚至顾不上吃饭。张婉丽说,自己会在每天早上出门时,把一整天的食物都备好。
极光篮球俱乐部则筹集了一部分资金,组织车队向医院和社区运送食品、消毒液等物资。极光篮球俱乐部还表示,对抗疫工作者的亲属实行课程优惠减免。
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体投)在这一个月却与其他体育赛事公司有些不同。作为市属国有体育产业平台公司,武汉体投在这场战“疫”中扮演着更多关键角色。从武汉封城至今的31天里,武汉体投留在当地的70名员工几乎全部参与到了防疫防疫的工作中,不少人几乎没有一天休息。
▲武汉体投的员工深入到社区。
武汉体投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秋萍对懒熊体育表示,武汉体投是一家体育公司,也是一家国有体育产业平台,作为国企就应该在抗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公司成立了‘一个赛事,一个支部’党建工作体系,坚韧不拔、勇于担当是武汉体投人在抗疫期间的主旋律”。
▲武汉体投捐赠物资。
已举办过4届武汉马拉松、6届WTA武汉网球公开赛的武汉体投,在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充分利用了多年积累的赛事组织管理的经验和体育商务资源。
一个月来,除了确保公司和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正常运转,武汉体投有23人参与进了“党员干部下社区”的工作,从门岗执勤到逐户大排查,从捐赠物资到社区环境整治;还有近30位人相应号召,主动参与服务东湖高新区的16个医疗隔离点,为医护人员提供后勤保障,主动为医生做一些心理疏导,给他们排解心理压力。
此外,武汉体投通过与联系紧密的赛事赞助商,为方舱医院和医疗隔离点的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防护用品、衣物、水、牛奶等物资,例如赞助商斯凯奇捐赠了2000件保暖服装和7000双一脚蹬鞋子,合作伙伴伊利捐赠了1100箱牛奶,利亚德捐赠了10000只N95口罩和50箱消毒粉,其他赞助商也在踊跃报名参与。
疫情笼罩下的江城,温情随处可见。
“疫情让我和这座城市成了生死之交。”喻颖姝说。
02
不过,这次疫情对武汉体育公司带来业务冲击也不言而喻,每个公司几乎都面临着“生死时刻”。
据懒熊体育了解,目前武汉的体育公司基本处于“线上半复工”状态,个别岗位需要线上坐班,对员工更多以内训为主。
这一个月来,各个公司都在密切关注疫情的走向,估算可能造成的损失。除了房租、人力等硬支出,他们的一些潜在收入也必然受到影响,例如培训机构错过寒假和春季开学这两个招生旺季,健身机构面临客户流失等。
“我认为武汉本地的体育公司平均下来损失有可能超过三分之一。”李宏亮告诉懒熊体育。
李宏亮曾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当时他在北京做体育赛事运营,对此印象深刻。
“那年3月份开始进入紧张的抗疫工作,警报解除是在6月下旬,相当于100天。”借鉴2003年的经验,李宏亮对疫情未来的大致走向分为低中高三种可能:“乐观估计,疫情在2月底得到有效的控制,然后消费者需要经历两个月左右的心理恢复期,5月1日一切恢复正常,按时间来看的话,三个月占公司全年损失的1/4;比较中性和客观的估计,我认为要到7月1日以后,这样上半年基本就耽误了,时间损失40-50%左右;比较悲观的估计就是全面恢复要到国庆节前后了,那对一般公司来说基本就很难维持了,不过我觉得目前来看这个的概率极低。”
李宏亮更倾向于7月1日之前恢复正常,“公司的损失期大约为3-4个月,再给下半年一个奋起直追的时间,争取把失去的挽救回来,幸好本来我们也是偏重下半年,一季度因为天气冷业绩比重比较低,而且我们也很看重疫情过后大家对于健康的重视和运动消费的反弹,估计武汉乃至全国的健身、户外休闲运动和体育旅游等会迎来强劲增长。”
即将在武汉举办的众多体育赛事也牵动很多人的心。2020年是奥运年,在举办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后,今年本是属于武汉体育赛事的又一个大年,4月的武汉马拉松、6月的武汉水上马拉松和9月份的WTA武汉网球公开赛,几项国际大赛理应为武汉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2月6日,湖北省田径协会发布通知称,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要求,2020年4月30日前举办的各级各类田径项目赛事(含马拉松路跑及相关运动)、健身集会活动、队伍集训等赛事活动,一律采取延迟或取消等方式,做好赛事安全防范。
武汉马拉松原定于4月12日开跑。根据之前公布的数据,2020武汉马拉松报名人数达到197592人,创下了到目前为止国内马拉松报名人数最高纪录。疫情发生后,武汉体投已向主管部门报送了应急预案。这项中国马拉松四大满贯之一的赛事为了确保跑友的安全,极有可能因疫情改变开赛时间,但究竟是否延期,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此前,原定3月份举办的无锡马拉松,重庆马拉松,徐州马拉松均已宣布推迟。
▲2019年武汉马拉松盛况。
举办大型户外比赛意味着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人聚集一处,这让处于漩涡中心的汉马和水马心存顾虑。不过对于武汉体投来说,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稳住脚步。
李秋萍介绍,虽然防疫工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武汉体投仍处于备战汉马、水马的工作状态,针对疫情引起的各种变化,公司已发动全员利用远程办公方式,开展头脑风暴,积极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确保在疫情过后能够快速进入全马力工作状态,以最高的办赛标准迎接广大跑者和游泳爱好者。
由于武汉网球公开赛是在每年9月底举办,当前的疫情给武网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2019武网召集了8位大满贯冠军、7位前世界第一参赛,包括王蔷、哈勒普、科维托娃等在国内人气颇高的名将,总奖金高达282.2万美元,2019武网开幕式当天,吸引了3.2万球迷前往光谷国际网球中心。
针对当前情况,武汉体投已经与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展开充分沟通。本次疫情期间,WT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西蒙为武汉送来了祝福,武汉体投还与WTA共同邀请了科维托娃、王蔷等多位世界顶级球员和武网形象全球推广大使、WTA名人堂球员李娜为武汉市民加油鼓劲。李秋萍透露,双方建立了沟通机制,定期商讨疫情结束后武网的筹备方案,策划精彩的现场互动环节,希望未来通过给一场体育盛宴给武汉市民甚至世界人民从疫情中快速恢复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亚洲唯一WTA超五赛事,也是中国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定期举办的顶级国际体育赛事,武汉网球公开赛如果能够如期举办,对武汉体育产业的复苏必定是一个好消息。
03
由于疫情拐点未至,对于目前的武汉体育公司来说,“节流”成了唯一的选择。
政府补贴可以弥补一部分损失,但接受懒熊体育采访的几家体育公司都没有将这一块看得太重。“武汉需要政策帮扶的企业太多了,政府肯定要优先帮扶那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企业,体育服务类公司的优先次序排不到前面。政策出台后,落实到我们这里估计还有一段时间。”李宏亮表示,“这个大家都能理解,所以现阶段主要还是得自救。”
至于房租成本,李宏亮透露,目前武汉当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处于相互理解和帮助的状态。“汉为体育和上游房东交流过了,包括招商地产,还有一些政府事业单位将体育馆交给我们运营,他们都表达了减免租金的意愿;我们也有一些下游公司,例如培训机构,他们很困难,我们也愿意支持他们。目前的情况是具体减免的时间和金额都没有确定,因为疫情将影响几个月谁也没有底,但是在一定会减免这个事情上大家是存在共识的。”
再者就是人力成本了,几家公司都或多或少都对员工薪资做出调整,例如汉为体育会扣除疫情期间全体员工的绩效奖金。“公司从去年开始实行了基本工资+绩效的形式,疫情期间员工在家原地待命,我们管理层讨论后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调整,员工也都表示理解。”李宏亮说道,“其实这时候也在考验公司的内部管理问题,比起一刀切降薪,运用一个科学的管理办法更加符合实际和人性。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公司确实要在人道和商道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截至发稿时,文中几家公司均没有裁员的计划。
疫情也在倒逼武汉体育公司磨炼线上业务。例如极光篮球俱乐部正在做线上课程的推广,提升教练与客户之间的粘性。“团队目前正在建立完整的线上课程体系,尝试不同的方式,包括积分商城的搭建。”极光篮球俱乐部联合创始人黄教练告诉懒熊体育,“线下课程向线上转移原本就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疫情的介入让我们的转型提前了,这段时间也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经验的机会。”
极光篮球俱乐部除了武汉在全国都有业务,黄教练正在考虑让非湖北籍的员工去其他城市复工。从长远来看,这是公司进一步全国布局的发展良机。
汉为体育也在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培训。“原本今年的计划就是体育场馆向零售化转型,场馆负责人成为店长。现在正是很好的学习消化时间,我们借鉴了消费品行业相关的零售运营手册,准备孵化成一套场馆运营手册。”李宏亮说,“公司也在积极开发其他业务板块,在主营业务场馆和赛事注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的话,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机会是大家提到最多的一个关键词。
武汉体投的判断是,疫情过后,更多武汉市民会将增强体质作为首要需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会成为武汉乃至全国再一次追求的热点,武汉也将迎来体育产业新一轮的增长热潮。由此,武汉体投已着手以三大国际体育赛事和光谷网球中心作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在体育培训、体育健康等领域重点发力。
这场疫情给李宏亮带来最深的感受就是——不能否认挑战,要面对挑战。“实际上我认为复工后的三个月才是行业里见真章的时候。这三个月里,谁的企业恢复的快,能够尽快吸引消费者回到自己的平台上来,获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润,谁就会变强;如果这三个月的关键时期丧失掉的话,你就成了被洗牌的对象。”他说,“疫情期间,大家拼的是自己个人的免疫力;复工后的三个月,就是拼企业免疫力的时候了。”
就像加缪的《鼠疫》里所写的,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奉献给现在。
延展阅读: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