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受疫情影响,原本定于今年2月举行的ISPO北京展被迫取消,展会上的白皮书发布环节也改为线上举行。
白皮书主要撰写人、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介绍了2019年中国滑雪产业的情况。2019 年,国内滑雪场新增28家,包括5家室内滑雪场,总数达到770家,增幅 3.77%。国内滑雪场的滑雪人次由2018年全年的1970万,上升到2019年的2090万,同比增幅为6.09%。
根据报告测算,2019年全年国内滑雪者约为1305万人,比2018年略低,国内滑雪场的人均滑雪次数由2018年的1.49次上升为1.60次,滑雪爱好者数量正在上升。
770家滑雪场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滑雪场数量排名前5的省份及自治区分别是黑龙江、山东、新疆、河北以及山西,其中黑龙江遥遥领先,共124家雪场,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山东(67家)的两倍。2019年新增雪场中,新疆和湖北数量最多,分别是5家。 “东三省”之外的吉林和辽宁分列第6和第9。
但从滑雪人数上来看,河北、吉林、北京增长态势明显,超越黑龙江,成为前三甲。其中,河北、吉林两省全年滑雪人次突破 200万大关。不过国内滑雪市场在2019年明显出现分化现象,共有13个省份的滑雪人次出现下跌,雪场数量排名前5的黑龙江和山西均在列。
2019年,滑雪人次超过 10 万人次的有31家,占雪场总量的4.03%;但31家雪场总计产生了609万滑雪人次,占总滑雪人次的29.14%。滑雪人次占据前三甲的仍是万科松花湖、万达长白山以及万龙。
白皮书按核心目标客群将国内滑雪场分为三类:旅游体验型、城郊学习型及目的地度假型。此三类雪场在全部雪场中占比分别为77%、20%及3%。其中,目的地度假型滑雪场的滑雪人次增长幅度要远远大于全国滑雪场滑雪人次的增长幅度,其中,大型目的地滑雪度假区滑雪人次的增长幅度又远远高于中型目的地滑雪度假区。
室内雪场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事态。在2019年新增的28家雪场中,有5家新开的室内滑雪馆。截止2019年年底,国内开业的室内滑雪馆已达31家,滑雪人次合计为 235 万,同比增幅42%。融创集团接盘万达的“融创雪世界”系列陆续开业形成了持续的热点,广州、无锡、昆明均有不俗的表现,其中2019年6月5日开业的广州融创雪世界已累计接待滑雪人次 55 万(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有望成为全球接待量最大的室内滑雪场。
2019 年滑雪场场地设施中,压雪车和造雪机都有明显的增长幅度,与北京冬奥会大额的采购订单直接相关。另外,由于近两年气候变化,给造雪和雪道维护都造成了很大困扰,不少老雪场被迫增加造雪设备,改良压雪设备。
综合2015年-2019年5本白皮书的数据,今年白皮书给出的结论仍然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尽管整体滑雪市场处于连续增长的状态中,但不管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核心数据的增长率五年来基本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且中国滑雪市场已开始出现分化,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由于疫情影响,白皮书的最后给出了2020年的一些初步判断。白皮书认为国内的19-20雪季已基本结束,99.9的户外雪场只能等到下个雪季才能恢复雪季经营,而室内雪场何时能恢复营业还要看疫情发展以及政府的管控政策。
初步预测,2020年全年的滑雪人次将下滑至1100万附近,同比下跌47.37%。受高温天气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一批处于临界温度带的户外雪场在整个2020年将不具备营业条件,2020年营业的滑雪场总数预计会下降到720家左右。
根据白皮书的分析方法,按2019年各类别滑雪场的滑雪人次增长率保守测算,疫情对于国内滑雪场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在66.8亿元人民币左右,而考虑到其他或有损失,整体短期经济损失估计将超过80亿元人民币。
延展阅读:
《2018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发布:我国总滑雪人数超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