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后,曾经有三次,我特别想采访王石。
第一次是“中国新企业家精神”计划开营,在深圳大辣甲岛。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赛艇,第一次玩就被扔到了单程超过10公里的海岸赛艇上。途中我无数次想放弃,双手满是血泡,想着自己是队伍中少数几个从事体育工作的,不能丢人,咬牙坚持划到了岸边。
那天晚上,组织方没给我们安排吃喝。我们小组靠着完成丛林游戏,获得了一条死鱿鱼、一根胡萝卜和一个土豆。就是这些平时我们看不上眼的食物,在沸腾的海水衬托下,成了我们争相拼抢的“饕餮”。
第二天,早餐只有前一晚剩下的残羹冷炙。更让人绝望的,是回程要经历的又一个10公里+海岸赛艇,那意味着,要将血泡磨破。
我们迟疑之际,年近七旬的王石,伴随着晨雾划到了营地边。他凌晨4点醒,同样的赛艇,只用了不到我们一半的时间就划上了岸,没有喘气,更没有抱怨。
简单交流并给我们打气后,他旋即踏上回程赛艇,跟我们相约岸上见。原本有打退堂鼓想法的一些人,默默去包扎好血泡,硬着头皮踏上回程。我们一行共三十多个人,全部完赛,无一放弃。
那一次让我意识到,体育之于王石,不只是玩玩,他骨子里肯定有更深层次的爱。
▲王石一直坚持赛艇训练。
第二次,是听他给我分享的一个故事后。
2000年在亚布力参加企业家论坛,王石上午抽空去滑雪,结果开始没多久就摔了,直接导致大拇指脱臼(实际上还伴有骨折)。他不甘心就这么白来一趟,接着滑了三个小时,直到滑爽。同行的张朝阳觉得他脸色不对劲,一问才发现,他伤得这么严重。
下山后,王石只是简单做了处理。工作人员建议他抓紧去拍片治疗。他大手一挥说没事儿,下午继续参加了两个小时的论坛,随后才去的医院。
这个事儿让我想起科比。某年的季后赛,他手指脱臼变形,也是坚持不下场,场边找队医直接复位。那个画面网上仍可以搜到,能直观看到那瞬间的痛苦,但他处理完,跟没事儿一样继续回到场上比赛。还有那次可以说终结其职业生涯的跟腱断裂,注意是脚部跟腱,科比是坚持罚完球,才回的更衣室。
科比说,那种巨大的疼痛,像是吗啡,会让自己愈发专注。王石很清楚这种感觉,从事体育运动且受过伤的你我,或多或少也体会过这种不合逻辑的错觉。这可能是体育项目中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我想听听他的理解。
第三次是看了他刚发的新书《我的改变》。书中回忆他年轻时的经历提到,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在交通不变的年代,他通过扒火车等方式,独自去了祖国很多地方,开了很多眼界,同时玩乒乓球、踢足球、打篮球等,这在当时是很超前的生活方式。
而这种走出去的方式,在当今信息茧房时代,对年轻人是不是又有了另一重价值?
▲王石参加第一届体育产业嘉年华。
王石的人生似乎总是想“走出去”,从扒火车游遍中国到工作后离开外经委下海倒玉米,从60岁赴哈佛、剑桥游学,到创造中国飞滑翔伞攀高6100米纪录,以及成为完成“7+2”(登上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的唯一一位中国企业家。
如今的王石,更加“从心所欲”。在2017年卸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之后,曾经的江湖已远,但他其实更加忙碌:去了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游学,研究“希伯来人在东亚的迁徙史”;从个人爱好发展起来的训练营项目——深潜学院,开始了商业化道路。王石把体育放在社会人文的大环境下思考,认为体育不仅有利于人格的塑造,还有利于推动社会规范。
这或许就是他把第二次创业坚定放在体育领域的终极原因。
点击观看我和王石有关体育的对话↓
延展阅读: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