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手机上,出厂设置里几乎都会包含计步工具。各种其他移动装置,手表、腕带,最基本功能都是计步,都在指向你这一天是否达到了一万步。
每天一万步,你的生活会发生本质变化。你会变得更健康,你会更长寿,你会更有活力,你会进入成功人士人群,你会有更多社交媒体分享的资料⋯⋯每天一万步,你会变得更潮更新锐。你会很in!
人发明创造了这些仪器,然后又被这些仪器绑架。每天一万步,你没走够,这些仪器仪表会以各种方式提醒你警告你,甚至调笑你。
人创造了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上晒跑步走路数据的和晒饮食、晒娃的一样多,甚至还更加理直气壮、顾盼自雄。
一万步,走不到,你就out。
未必所有的计步应用和仪器都会精准,大小偏差总有。你的偏执或者强迫症如果很严重,也能找到很多手段,去欺骗这些应用和仪器。大部分应用对奔跑和慢速溜达,是很难识别区分的。然而不论如何,一万步依旧成为了人群和生活方式分水岭。
所有这些计步应用,默认的每天步数目标,都是一万步。为什么是一万步?八千步,或者一万两千步,和一万步有没有区别?是否八千步就不够健康?一万两千步就健康过度?没有太多人研究过这里头的细节差别。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将“一万步”达成了脑海中的默认值。
人和机器,在这个步数数值认知上,没有了差别。或者说,人真的被机器绑架了。
一万步这个魔幻数字,细究起源,其实和日本有关。所谓“重振日本”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是这一万步概念产生的原点。当时日本也出现了很多运动器材供应商,其中有一家机构开始贩售计步器,其产品名称“Manpo-kei”就有万步仪的含义。在奥运会背景下,这种健康仪器大获成功。关于这一类产品,2006年还有过名为《Manpo-Kei: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tep Counting》的专门书籍出版。产品成功,品牌大行其道,“万步”这个概念,由此深入人心。
之后有过对于日行五千步和日行万步的对比,毫无疑问,日行万步者的健康程度肯定更高,这更加深了万步代表着健康的简单概念。然而此后对万步的精细研究,却迟迟不见,直到哈佛医学院做出了一个规模巨大的调查。
哈佛医学院的调查对象,是年逾七旬的16000名女性。调查对她们每天行走的距离进行统计、分群对比,并且检测其中不同个体后来去世的原因(全因死亡率)。这一调查进行了4年3个月之后,有504人去世。这时候呈现出来的数据为,幸存者们平均每天的行走步数有5500步。再详细区分,日平均步行超过4000步的被调查者,明显比平均日行步数不过2700步的被调查者更加长寿。在这样的逻辑下,很容易得出“走得越多、活得越长”的结论,实情却非如此。
被调查者对象中,日均步行达到7500步之后,似乎和长寿程度的关联,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走得更多,未必就活得更长。
这项调查有其先天缺陷,因为调查者无法确认被调查对象中、在调查开始前,就已经染上了某些病患。换言之,一些走得更少的被调查对象,或许是因为已经有疾在身,所以行走能力下降了。但是在这个调查中,日均7500步,是一个比日均万步更准确的健康达标数据。走得更多,或许能对一些特殊隐患能形成更好预防;走得更多,或许也只能说明被调查对象本身的行走和运动能力更强。但这些“或许”,都无法揭示健康、长寿,与更多行走步数之间的逻辑关联。
“万步”概念的存在,还有一种心理学上的理想数据效果。因为“万步”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容易达到的。邓小平先生长寿且健康,据说就是一位“万步先生”,当年就有上午下午快速散步的健康习惯。其女回忆时说,从日本买来计步器(不知道是否就是Manpo-kei),但小平同志从不携带,自己散步时却对步数距离计算十分精准。要像他这样做到日均万步、风雨无阻,绝不容易。
许多人都有“万步”的健康标准存在,却很难日日达成。美国三个州做健康调查时,对13岁到15岁的中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连续两周都做到日行万步,结果大部分同学都感觉艰难,抱怨这种测试“不公平”。
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乔丹·艾特金就是一位反“万步主义”者。他认为,过于强调计步,剥夺了散步者或者慢跑者于散步和慢跑中能享受到的纯净快乐,计步变成一种心理压迫。艾特金的抽样调查显示,同样每日稳定散步和慢跑的人当中,不刻意计步的人,要比那些动辄计步者,快乐和幸福感觉都更高。
万步仍然可以是一种健康标准。但真正的健康标准,在于设立起的一个目标,能否激励你更多参与运动、让自己更快乐。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万步,也可以是八千步。不过从Manpo-kei的角度看,一种新推出的计步器,从产品到品牌,能在之后半个世纪如此影响全球人的生活,日本人的体育生意确实做到了极致。
东京奥运会马上又将重来,他们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作者简介:颜强,资深体育媒体人,前体坛周报社副社长、网易副总编辑,现为肆客体育创始人。
延展阅读: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