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篮世界杯惨败看中国篮球的数据分析 | 产业专栏

2019-09-06观点懒小熊

讲中国篮球数据之前,先简单回顾下篮球发展史。


1.jpg


很多人都知道,早年的NBA是没有三分线的,当时打的是一种接近二维世界的篮球,大个子能力越强,就越有希望赢得最终胜利。几个证据包括NBA曾先后因为乔治·麦肯和张伯伦的统治力过大而修改禁区宽度;从1956年到1980年,NBA只有两个非中锋(库西和罗伯特森)拿到过MVP。


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麦肯在退役后出任ABA(当时可以和NBA叫板的另一篮球联盟)主席,并率先引进了三分线和三分球规则。NBA在几年后开始效仿。根据麦肯的回忆,他的初衷是希望小个子球员在比赛中能够更加有参与感一些。


好玩的地方来了。大家可以拿使用计分制的球类运动横向对比下,有哪一项的规则是说换个区域得分,就能得到额外回报的?没有。或者这么说,假设FIFA主席明天要引进一个规则,说足球里的远射算作1.5个进球,想必绝大部分足球迷都不会认可,毕竟实在有些大动干戈了,这种变革可能要颠覆整个运动项目。


而70年代的NBA之所以没有遭遇太大的反对声,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其一,三分线是出现了,具备相应技能的球员并没有同步出现,以最开始的1979-80赛季为例,全联盟场均只有2.8次三分出手,却有87.9次两分球。当大家都不投三分球的时候,它对这项运动有多大的影响是基本看不出来的,包括号称是80年代最佳射手的拉里·伯德,其实整个职业生涯只进了649个三分,库里现在只需要一个半赛季就能做到。


其二更有意思。篮球圈一直有个说法“距离篮框越近、把握度越高”。这个道理乍看之下没错,以90年代的NBA为例,大部分赛季全联盟大约就是三分命中率33%,两分命中率接近50%。两个地方出手的性价比似乎很接近,再加上多攻框还会带来更高的罚球可能性,以及抢到进攻篮板的概率,坚决打内线仍然被视作主旋律。


实际上,三分球的潘多拉之盒很早就被打开了,只不过当科技手段不够进步的时候,人们意识不到这种“三分和两分性价比接近”说法的问题在哪里。大约是世纪之交的时候,美国率先引进投篮分布数据。换言之,两分命中率不会被混在一起计算,而是能够靠距离不同做出细分统计。


统计后的结果令专家们大吃一惊!


他们发现,两分球命中率和距离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不是说我在篮下3英尺(1英尺约为30厘米)内有65%左右的命中率,离篮框远一些就慢慢接近35%,直到跨出三分线外。而是大概在8英尺左右的近中距离,球员们的命中率就会出现一个断崖式下滑,从65%直接跌至40%,然后在8英尺到三分线之间的所谓“中间区域”,命中率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为了让大家更形象地理解,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2.jpg


掌握这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量后,一些具备数据思维的管理层就动起了脑筋:既然离开8英尺的命中率就只有40%,再退到三分线外仍有35%;而在三分线外投进了还会多1分的回报,为什么不多投呢?


这方面的先驱,应该就是2005年左右的太阳。当三分的魔盒被逐渐打开,人们发现其中隐藏的奥妙,绝不只是性价比高这么简单。比如当你场上只有一个射手的时候,射手的功能性更像是某种“专家”,需要防守方额外花心思去盯防;当你场上有4个射手的时候,他们会互相把空间拉扯开,最后更加方便球队把球打到内线,即前文所说的命中率65%的区域。


再比如,即使是NBA,具备超强单打能力,能够无视环境强行破局的球员也是稀缺品,这也是为什么世纪之交时,NBA的明星们场均要打40分钟以上,现在却可以更好地轮休。主要是因为替补席上能够拉开空间的人变多了,体系球更容易搭建,就不那么仰仗球星。


大概就是这么15年左右的时间,美国篮球因空间的拓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维基百科上对于各个位置的解释,也显得老旧不堪。这里不妨看几个例子:


控卫:传统的解释是控卫不需要得分,以组织为先。这主要是因为球场空间不够开阔的时候,控卫在场上的体型最小,硬刚防线的能力最差。他们的职能是利用最强的传控技术,在人群中寻找传球机会,也就是老派的“组织”。


但现在,两个事情提升了控卫的进攻地位。一是球场空间更加开阔以后,控卫脚程快的优势反而体现出来了,至于个子小终结能力不足的缺陷,则靠团队拉松空间来弥补;二是相较于对手的中锋,他们体型差距最大,错位优势最明显,从而成为执行挡拆战术的优先人选。


侧翼:传统解释里,二、三号位的主攻戏份要大于控卫,毕竟他们的体型更大,无差别单挑的能力更强。


现在NBA的做法是“随缘”,如果手握詹姆斯、杜兰特这种超强得分侧翼,那自然得尽量开发其长处。然而攻击型侧翼仍然是稀缺品,大部分侧翼要具备一定单挑能力,但更重要的属性是为队友挡拆时拉开空间,而且必须是足够可靠的定点投篮选项。


大前锋:传统的解释是大前锋要干脏活儿累活儿,帮忙抢篮板之类……现代篮球,他们这块职能的变化幅度比控卫还大,以至于数据专家金伯利在书中开玩笑说,power foward的power可以去掉了,大部分球队目前偏爱的都是射手型四号位。


数据可以证明一切:上赛季NBA出场时间超过500分钟的大前锋,平均下来每36分钟要投5.1次三分,和小前锋几乎没有区别;69个大前锋里,每36分钟出手不到1次的只有吉布森一人。在被认为是现代NBA的2005-06赛季,大家知道会投三分球的大前锋有多少吗?超过5.1次的总共8人,不到1次的则有29人!


中锋:传统的解释是低位主攻手,内线核心。即使是现在的NBA,也必须承认三分潮还没有席卷到中锋这个位置。但既然二三四号位都擅长投篮,一号位是挡拆首选项,五号位是不是就成了掩护的首选项?中锋可以不用打低位,但最好具备扎实的掩护质量和出色的顺下能力,和控卫一起,把升级后的空间利用好。


这里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专家们根据数据算过,低位出手有较大概率发生在前文说的8英尺左右的距离(金伯利称之为艾尔·杰弗森区域),得分率一般(姚鲨、恩比德这种独角兽除外),造成夹击后转化成三分的几率也比挡拆小得多;二就是最简单的原理,中锋没办法在一个回合里同时干两件事情,想多去掩护,自然就得少打低位,反之亦然。


总结一下就是,美国人以数据分析为契机,以赛场表现为佐证,摸索出了一套现代篮球的建队捷径:弧顶一对不错的挡拆搭档(一、五号位为主),侧翼三个人帮忙拉开空间。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美国篮球那么强,是别人可以想学就学的吗?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们学不成哈登、库里、詹姆斯,但肯定可以学趋势、学方法。NBA这种建队模式,其实更多是为那些建队资源不足、没办法靠自由签约吸引巨星的队伍所准备的。从这个角度,中国队当然可以学,学完的目标并不是超越美国队,而是超越自身。


现在反过头来看,世界杯上的中国队,配置有多么怪异:


控卫即挡拆持球人,缺乏持球投威胁。此处的持球投不是说像哈登、库里那样,顶着大个防守人也能甩远狙,而是像库克、奥古斯汀那样,只要对对手的绕防予以回应就可以。任何篮球规则都会限制掩护人的移动,想把挡拆起手式打起来,首先得让对手有挤掩护的欲望才行,后续错位也才有得谈;


侧翼即不参与挡拆的定点选项,缺乏接球投威胁。数据早就告诉我们,那些进攻影响力差的侧翼,通常都是不投定点爱跑空切的,因为太过频繁的空切意味着会把对位人也带进内线,方便对手增加兵力协防;


中锋即挡拆掩护人,非常爱去低位要球,但低位又不够高效;无球时爱站篮下,挡拆时糟糕的掩护质量则会和控卫互相影响。


3.jpg

▲王哲林的低位进攻,在世界杯的比赛中通常都因为遭遇包夹非常艰难


这里有个例外是阿联,他不存在能力问题,却存在一人需要分饰两角的定位问题。假设国家队看重的是阿联的挡拆顺下能力,也就是让他打中锋,那么合适的搭档应该是能够拉开空间的射手型四号位;假设看重的是阿联的投篮能力,也就是让他打大前锋,那么两个挡拆搭档要配得上阿联给他们拉开空间。不能说内线里顺下最强的是阿联,投射最强的又是阿联,他一个回合里不可能扮演两种角色。


在中国队输球以后,很多人检讨的是什么身体问题、战术问题。其实中国队身体蛮好的,没有空间支持也敢强行攻框;战术也挺丰富的,尽量让拖空间的球员去弧顶参与配合了。他们恰恰最缺的,是世界列强已经在盯着NBA看的学习能力。一些更符合潮流的球员,在层层选拔里,囿于老旧的观念很可能失去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前一阵子美国一位数据专家来中国讲课,我们一位朋友问过他,说很多主教练并不接受这种强调空间的篮球理念。他说你们急什么,美国经历这个过程也花了20年。问题是,美国作为先驱者是要边摸索边前行的,我们明明有案例珠玉在前,为什么不能靠模仿缩短这个学习过程呢?


这里就要说到一些联赛和基层的内部问题了。


首先是联赛。我们讲的数据思维只是一个大纲,光个别球队接受不够,理想状况是大家有类似的理念,然后靠数据和对手打信息战,靠实战不断升级,NBA现在玩的就是这个。比如都是一、五号位挡拆配3个射手,对面哪个射手最值得放?这些策略都离不开诸如三分产量,有无贴防的命中率等进阶数据。


据我所知,CBA目前的现状是,数据供应商只负责提供数据,不负责分析。而俱乐部则认为,匀一块投入在这里不值得,数据分析往往交给录像分析师去兼职搞搞,太贵的数据库索性买都不买了。一件事情如果只是做得不够好,将来努力去做好就行了,但如果压根儿就认为它不值得做好,将来它又怎么可能自己变好呢?


要知道美国革新篮球理念过程相对漫长,还存在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因素。NBA意识到三分的重要性,三分手也不会一夜之间剧增,必须要基层的培养能够跟上才行。


这带来另一个问题:如果CBA不做榜样,中国的基层造血有没有可能自己变得现代化起来?我见过一些青年队或者高中球队,靠的就是我比对手高,往篮下一吊或者强行冲框了事。这种球赢是可以赢,赢了对延续到职业赛场没有任何帮助。你虐菜时有大中锋可以卖高卖肉,打几十年前的那种篮球是很轻松,没必要练什么挡拆套路,什么射手拉开,到职业队可以一直这样吗(除非靠外援)?国家队层面呢?


真的,我这次看了3场国家队世界杯小组赛,一个真实感受就是状态不好可以调,能力不够可以练,这些属于执行层面,问题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但选的人值得推敲,潮流没跟上,逻辑不自洽,这些属于策略层面,路子走歪就有些难办了。


关于中国篮球在数据层面还有哪些缺失,应该如何结合实战,以及更多的数据理念和拆解方法,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赘述,欢迎从业者就具体问题和我们展开更深层次的讨论。


4.jpg


作者介绍:张文璟,笔名@旋猫,一个从业超十年的篮球媒体人。2008年夏天至今,研读和翻译了大量美国专家的篮球评论,对篮球数据和录像有细致研究,目前在微博上运营付费专栏。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懒熊体育。


延展阅读:


中国男篮遭遇11年来最痛心一败,我在现场所看到和听到的 | 观赛手记


后阿联时代,谁会是下一个接棒者?| 观赛手记


anner.jpg

评论

还可以输入500个字符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确 认
扫码关注懒熊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