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分战成1比1的NBA总决赛当下万众瞩目,尤其是在首次经历总决赛的多伦多,数十家电影院免费召集球迷一起观赛,第二场甚至吸引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来到现场。在大洋彼岸的中国,NBA同样也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习惯,融入你我生活。
跟百余位CEO、高管们一起看球、聊球,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是知名投资人张颖今年攒的一个局,人数仍在不停增加,在这个局里,大家不聊登珠峰、走戈壁,只讨论篮球,更准确一点说,只讨论与NBA相关的话题。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NBA已经融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张颖很忙。作为中国顶级投资人,他每年都要跟上千家公司负责人接洽投资的事宜,作为经纬中国的创办人,他同时还负责560家已投公司的投后,工作量可想而知。
不过,即便再忙,他每天都会拿出一段时间来看NBA,没比赛时会关注相关的资讯、话题等,用他自己的话说,“NBA就代表着团队精神、拼搏,是想要赢的欲望。我认为每个行业都一样,最高境界的博弈,它的意义它的有趣,也让人有成就感。做投资也如此,也是一种竞技,也要拼第一、第二、第三,要在行业里做到最好,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今年季后赛,张颖还拉了一个微信观赛群,群员绝大多数是公司创始人或者高管,他给群定的一条规则是:不聊投融资、不聊各自业务,只能聊篮球。张颖积极参与各种话题讨论,观点鲜明,不仅如此,从西部半决赛开始,他还义务组织了线下集体观赛,边看边聊,先是在北京办,之后在总决赛举办地旧金山,还将组织两场现场看球。
“我特别喜欢(德拉蒙德)格林,他的性格、拼劲儿,其实是每个组织都需要的,”张颖说,“从一个创始人观赛的角度,谁还继续讨厌格林,就是没有深刻理解任何一个组织里格林这种人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骑士和勇士曾连续四年在总决赛碰面,格林和詹姆斯对位。
得到总编辑李翔也是个NBA铁杆,他从这几年勇士队的崛起,尤其是连续四年的总决赛骑勇决中,发现了一套适合当下年轻人的管理秘笈。
“骑士队是一个围绕着单个超级巨星的中心式组织,勇士更像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虽然有巨星,但是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进攻性,”李翔说,“我记得我当时开玩笑说,这简直像是两个时代的组织在对抗。”
当下的年轻人,个性鲜明,有明显的反权威意识,对自己看好或者认定的事情,愿意投入120%的热情和精力,甚至主动做出“牺牲”,反之,即便是再高的薪水、再好的福利待遇,公司都很难留住人。
这对当下的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翔就把上述看球心得应用在 公司管理中,比如,他的团队中没有专门的编辑,所有内容发到工作群里,每个人都能看到并且能提批评意见;也没有专门的流程编辑,所有人都会去做全流程的事情,从写文章、编辑文章、到上传文章;总要有个人来为当天的内容最终负责,并且编辑文字,这个人就是轮值主编,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主编在做什么,应该按照什么样的主题搭配来发内容。
李翔另外还有两条规则,生产的内容坚持保留冗余,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最终发表,包括李翔自己写的,目的是保持一个比例的内容淘汰,以及有备稿;第二是所有人员随时响应、互相补位,如果上线的内容在事后检查时出现问题,会在工作群中同步,这时候,无论谁在电脑前,都会在第一时间来修改。这两条跟NBA球队的阵容调整和场上沟通,道理几乎完全一致。
“所有人每天都要写内容,没有人例外,并不像很多人想的,我只是从大家写好的内容中挑选,我是写的最多的那个,”李翔说,“这个工作方式要求团队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责任心和文字能力。所以,还是奈飞企业文化中的那句话——找到优秀的成年人。去中心化组织的魔力、它对团队文化带来的正面影响,都很惊人。”
▲火箭穿着中文球衣比赛。
用NBA球队文化和思维来做团队管理的远不止李翔,我的创业搭档、懒熊体育CEO韩牧也一样。
火箭这赛季开始前重磅引进全明星球员卡梅罗·安东尼,但他并没能很好地融入球队,常规赛开赛不到一个月,火箭就果断选择与他和平分手,之后球队迎来转机,走上正轨。
“这显示了火箭志在总冠军的决心,哪怕要开掉的人是顶级球星,”韩牧说,“管理公司也如此,天赋再好再有才的人,如果不能融入团队,不能和同事起化学反应,时间久了反而可能会起副作用。对于目标明确的公司来说,调整必须迅速,因为时间更宝贵,创业公司尤其如此。”
在韩牧看来,总决赛的猛龙,也是这种理念的极致执行者。季后赛屡次三番被淘汰后,管理层在去年夏天果断跟马刺做了核心球员互换的交易,哪怕换回来的伦纳德只剩下一年合同、今年夏天面临白白走人的风险,然后在2月初交易截止日前的关键节点,换回能在总决赛上牵制勇士内线弱点的小加索尔,“当初看每一步都像是赌,现在看每一步都是奔着目标努力,之前外界的质疑都成了最好的奖赏。”
▲1979年子弹队来华打友谊赛,全队参观故宫。
体育无国界。中国的篮球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890年代美国传教士在天津的表演推广。1979年,中国向世界打开国门,当时还叫华盛顿子弹的奇才队到上海和北京各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自那之后,中美篮球文化的交流就没有断过,NBA赛场先后出现了王治郅、巴特尔、姚明、孙悦、易建联、周琦、丁彦雨航等七名中国球员,而自2004年首届中国赛开始,NBA已经累计派出17支球队,到中国奉献了26场季前赛。今年夏天,中国男篮将尽遣主力,参加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NBA夏季联赛,那将是我们在参加家门口篮球世界杯前最重要的热身备战。
现如今,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已经大不相同。篮球在中国早就成为与足球媲美的大项,而且正在向更年轻、更广泛的范围发展。竞技之外,体育带来的积极力量和文化融合尤为重要。
刚刚结束的这个周末,火箭球星埃里克·戈登受NBA中国之邀,在北京某学校和4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运动,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跟他们互动过儿童节,这是今年NBA关怀行动的一部分,另外在上海和成都,还有为特奥儿童、希望小学以及藏族学生等孩童弱势群体组织的活动。
▲戈登带着孩子们一起训练。
对大城市的孩子们来说,类似的球星活动可能司空见惯,但对这些孩子来说,近距离接触NBA球星,了解他们从贫寒走出来的励志故事,可能成为其追求梦想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而在猛龙和勇士总决赛第二战开打当天,CCTV-5在北京的NBA乐园主办了一场线下看球会,《NBA最前线》主持人于嘉和刘柏伶主持了这场活动,有“眼镜蛇”之称的四届NBA总冠军得主霍勒斯·格兰特和戈登一起,聊球互动,和中国球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这是NBA带来的文化输入,反向其实也有中国文化的输出,我有一大一小两个例子。
过去的八个春节,也就是从2012的龙年到2019年的猪年,NBA每年都组织了新春贺岁庆祝活动,以赛事转播为核心,搭配穿中文球衣比赛、赛场搞中国风节目、体验中国美食以及专门拍摄春节宣传片等,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直观感受是,NBA球员以前都说Happy Lunar New Year,现在都是直接Happy Chinese New Year,以前我们还得跟他们解释什么是生肖,现在不少球星都会直接告诉我们他们属什么的,厉害的还会主动拽几句中文。
▲戈登体验龙舟,实地感受中国文化。
小的例子就发生在前不久。猛龙球员范弗利特因为季后赛前后两段表现反差巨大,从被戏谑的“范乔丹”到连续登上微博热搜,我在推特上简要说了下这个事情,没想到三个美国同行先后私信我了解详情,他们因此都知道了中国年轻人的嘈文化和梗文化(主动给范乔丹道歉),其中两个说要把这种文化现象用到自己的文章/节目中。更有趣的是,范弗利特在总决赛第一场赛后的采访中,不仅接受了这个名字,还学会了用中文念出来。
从1987年前总裁斯特恩到央视接待室门口送录像带,随后央视开始向全国播出NBA比赛开始算起,NBA在中国已经发展32年。赛事和球星之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NBA与教育部联合编写的篮球课程,已经覆盖了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4000所中小学,400万名学生本学期正在使用该课程进行校内篮球课的训练。在9月即将开始的2019-2020学年,这个篮球课程预计将推广至6000所学校的600万学生。
实际上,NBA文化早已成为你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而这也是其他联盟,包括NFL和NHL在内,短时间内很难学到NBA精髓的原因所在。
延展阅读: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