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一位投资人朋友聊天。他就职于国内一家长期关注体育产业的投资机构,一向对体育培训赛道很感兴趣,也出手投了一些项目,但对足球培训项目他却始终很犹豫。他告诉我,其实他在这两年看了不少足球培训的项目。但却始终下不了出手的决心,因为觉得这个生意太难做。
其实类似的说法,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自打我入行起,就听到各种从业者对我吐槽足球培训的苦逼,他们有多么不容易。投资者也鲜有看好足球培训项目的,愿意出手的就更少了。
市场上来看,似乎也是如此。在目前的体育培训市场上,与篮球、击剑等热门项目相比,当下少有跨省市的、主营足球培训的项目。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连锁经营的足球培训机构也不多。哪怕是橄榄球、棒球等外来运动项目的发展势头,看上去也比足球要好。
在体育产业中,体育培训原本是投资者们很喜欢的赛道。其市场前景广阔,有不错的现金流,面向的是中高端家庭,过去两年这个赛道上的融资消息频频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为什么身在其中的足球培训,却显得有些尴尬呢?
谈到足球培训这门生意,我自己有个亲身体会。差不多三四年前,我去南方的某个二线城市探亲。期间,亲戚拜托我照看下他十岁的儿子,他要上一下午的足球课。我到了发现,培训根本不是在一个专业的足球场上进行,而是公园里的一片草地;教练也不是专业的足球教练,而是一名体育老师的兼职;总共十多个孩子,跟着一个球在草地上做折返跑,教练在边上呼喊呼喊吹吹哨,一节课就这么结束了。
亲戚告诉我说,孩子在那上课已经三个多月了。他并不在意孩子有没有在那学到专业的足球知识,主要是为了让他开心就好,顺便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课也不贵,一个月只要300块,每周去一次就好。
后来我和从业者们聊起这段经历,他们告诉我说,这长期以来就是足球培训的常态,主要特征是客单价低,教练不专业,教学也不规范。这也导致了家长对这方面的认知较低,需求也不大,久而久之使得足球培训成为了一个低端生意。他们采取了各种手段,试图对这个行业进行改革,赶上教育市场整体的步伐,却发现操作起来没有那么容易。
从足球培训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来看,其主要具备着五大难点:
1.场地稀少。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国内目前专业的足球场地寥寥无几,开放可供青训机构使用的更是屈指可数,且要价高昂,场地成本也就居高不下。同时,与篮球、击剑等项目相比,足球培训在对坪效的利用上有天然的劣势。
▲供不应求的足球场地,是制约足球培训市场发展的首要因素。
2.师资短缺。这也不新鲜,国内足球教练员的水平一向参差不齐,优秀的是凤毛麟角。足球教练员待遇过低,且平日缺少学习交流的机会,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3.客单价低。目前在一线城市,足球培训的客单均价几乎是橄榄球、棒球等同为室外项目的一半,但运营成本相差无几。且足球培训的进入门槛较低,市场上难免有恶性竞争,日积月累下使得足球培训变成了个看上去很廉价的消费品。
4.天气原因。这个是所有室外项目都会碰到的问题,刨去下雨天和雾霾天,一年基本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能开展足球培训,诸如篮球等室内项目就没有这个问题。
5.招生面窄。中国足球长期以来的痼疾和对外的孱弱表现,影响了足球在家长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愿意送孩子去踢球的家长相对较少。更何况,对足球抱有兴趣的女生稀少,这个生意几乎只能做一半市场。
这些原因,加上足球产业在过去十几年的畸形发展,导致从业者在足球培训市场上面临的难题太多太多。而这些难题,即使是风口也很难解决。
2015年可以说是整个足球产业的时间节点。年初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后,资本陆续开始进入足球领域。同样的,位于产业链下游的足球培训,也短暂迎来了春天。例如索福德获得了红杉资本的青睐,华人文化投资了激战联盟。只是这一现象没能持续,今年迄今为止,除了乐播足球外,没有足球培训机构公开了融资消息。
▲董路所创办的乐播足球,是今年迄今为止唯一一起足球融资事件。
另一方面,欧洲的各大豪门俱乐部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也把青训作为了一个主要手段。他们采取的方式大多是与国内的青训机构或者政府学校合作,他们输出教练与教案,合作方提供场地和资源资金上的支持,从而实现项目的落地。
政策的优势也帮助足球培训机构能够拓展更多的生意,比如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进校园,这还能成为足球培训机构引流的方式之一。
但是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引入国际IP,还是进校园,这两个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足球培训运营难的问题。就前者而言,多位曾经如此尝试过的从业者告诉我,事实是国际IP的加持对他们在运营上的帮助并不大。增添了运营成本的同时却没能提升客单价。虽然教学水平确有提升,但短期内很难支撑他们借此立足。
而进校园,短期来看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却不稳定。一旦学校或教育局高层发生人事更迭,双方的合作就很难继续。
当然,我们也就不能就此断定,在中国,足球培训会是个没出路的生意。毕竟足球还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大运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能起到关键性的教育作用。在欧洲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足球在上流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且,政策的支持也在持续。自《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后,依旧不时有利好政策下达,其中大多集中在青训培养和校园足球方面。针对前两年过热的国外俱乐部投资和高价引援,政策也及时作出了限控,相比未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会流向更有需求的产业链部分。
国外的IP也依旧热衷于在国内做青训,他们调整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合作模式,更多让政府和学校成为他们合作方,并且重点培训足球教练员,核心是打造健康的青训体系。
▲德甲俱乐部格拉德巴赫就在宿迁当地与政府合作,开展了青训项目,并派遣了两名教练。
只不过,在相对发展较慢的体育产业,足球培训市场的发展可能要更慢。位于产业链下游的他们,不仅需要位于上游的足球场地建设和足球师资培训得到改观,还需要等待整个社会对足球认知,和中国足球的品牌形象的提升。
从业者们也在收起急功近利的心。他们大多选择先立足社区,想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打磨产品和运营模式,而不是着急向外扩张,因此对融资的需求也没有过去那么迫切了。毕竟大环境决定了他们很难烧钱来买时间,不如慢慢来,先教育市场,让家长逐渐感知到足球培训的魅力和重要性。
延展阅读: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转载请注明www.mao36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