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各种各样的聚会与表彰层出不穷,吃个饭、喝杯酒以及带着套路的豪言壮语,很容易让人兴奋地回首:过去这一年,引吭高歌,一路欢笑!
可是,今年似乎很不一样。时间还没有进入到12月,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消息就在中国公司之间弥漫。中国经济突然卷入一股刺骨的寒风之中。据金融数据分析机构Wind调研,截至今年10月10日,共有375家上市公司的385位董事长离职;而随着P2P爆雷潮的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浮出水面:LP(投资公司的出资方)直接对投资公司着急、投资公司对创业公司着急、创业公司裁员以及再次梳理商业模式等。
体育产业当然也不能幸免。
尤其是那些2014年之后成立的公司,他们多数因享受到“46号文件”的红利而迅速发展,被资本加持后,规模扩大、攻城略地、野心勃勃。一度,这类公司因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而被外界给与很多赞美,但在具体营收数字上却实在可怜;还有一类公司,是腾讯体育、阿里体育、PP体育、乐视体育、暴风体育这样的“大公司”,背后都有体量庞大的上市公司(乐视总市值134亿多,2015年市值最高时达千亿)来支撑,体育是他们的领域之一;第三类就是很多做赛事、营销以及区域化的公司,他们一直稳扎稳打,把体育当成未来的一个趋势,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现在来看,经过4年多的发展,这三类公司都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第一类公司超过三分之一已经悄然倒下,还有三分之一经过调整已经找到自己的方向,仍然有三分之一,还在痛苦地迷茫与纠结之中;
第二类的大公司中,腾讯体育围绕篮球以及体育娱乐的结合仍在深耕,阿里体育更多切入到线下的杭州马拉松等,另外的乐视体育与暴风体育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PPTV在乐视体育走过的道路上,仍自信满满地前进;
第三类公司没有经历前两类的起起伏伏,也没有前两类那么功利,他们生于“定位准确”,成长于“为用户开发产品”。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规模,但团队与产品都比较过硬。
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过程,所有的体育公司现在都必须奔跑起来,而奔跑的方向则需要聚焦在“寻找到你的用户与产品开发上”,并为之配置核心资源与团队。谁能快速找到自己真正的用户,并开发出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才能获得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生存密码(当然,第三类的公司一直都在解决用户的痛点)。
我先说说第一类最受关注以及最可能改变体育产业的公司们。这类公司今年的经历是整个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融资无望、扩张无力。他们这时候才很不情愿地开始进行业务收缩、人员调整、产品研发等。这类公司的创始人,开始经受第一次考验。
对外扩张无效的情况下就得回归公司内部,开始进行真正的调整。因为资本很现实,拿了融资的CEO们,都希望体育可以快速规模化,在没有进行人效测算的情况下,人员快速从10个加到30、50、100甚至200人。但是,在其他领域“增加人员就可能增加营收”的普世道理,在体育行业完全失灵失效,而增加人员之后的管理问题,反而把这些Leaders折磨得够呛。
“来自内部对我的不信任,比外部打击更大”——最近我跟近20位体育各领域标杆公司的创始人进行了深入沟通,他们都称,对比外面看到的光环,他们正受到来自公司内部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不仅让他们难以理解,更让他们的心脏经受刺痛。
所以,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峰会或发布会上,这些创始人出现的频次会越来越少,他们的精力几乎在同一时间由外转向内。在公司内部,这些创始人正在经历“没有朋友”,之前看上去和平融洽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变化还没有结束。最近很多公司都在进行大面积裁员,经常有产品调整、核心人员出局的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公司要重新理解三个问题:1、我是谁?2、有何不同?3、何以见得?
体育产业这副麻将突然重新洗牌与摸牌。很多公司3年前的团队结构、目标设想、资本加持等,在一夜之间都变了,眼下必须做好对局面的再次自我定位。
重新开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可要了人的命,只有处理这些事情起来时才发现,商学院学到的那点管理知识是多么匮乏,中国这个东方神奇的土地上每一秒都是崭新的,新得刺痛眼睛。
这种不适应感用NBA的说法是“新秀墙”,马拉松的说法就是“撞墙期”,而在管理学方面就是“韧性锻造”,这种百折不挠的韧性有三个特征:1、冷静接受现实,不管有多困难都能找到前行的意义;2、进行强大的复原再造;3、有惊人的临时应变能力,利用一切资源与方法完成修炼。
这种“韧性锻造”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是TCL以及他的领导人李东生。过去36年,TCL在李东生的带领下经历多次生生死死,这一过程被他自己描述为“鹰的重生”。
所以,体育产业一部分公司正在经历“韧性锻造”阶段,能否完成“鹰的重生”,就看这个阶段是否够狠,心是否够决——更主要的是,方法是否得当。说到方法得当,第二类的腾讯体育以及第三类的很多公司都值得学习,他们在成立之初就聚焦在找到自己的用户上,而没有被所谓的资本与故事带偏。
多跨界去学习,也应该成为体育人的一种习惯。尽管拼多多备受质疑,但他们抓住了用户的刚需;另外,日本茑屋书店深度运营用户的思维(当卖户外书籍时旁边就会卖书里提到的帐篷),更值得借鉴。
当然,我们也看到代表体育产业新力量的Keep、超级猩猩等在今年均获得过亿元的融资,而Keep创始人王宁融资完成后内部信的主题是《不做一颗流星,愿做一盏明灯》。与此同时,代表传统商业力量的安踏,在上半年的营收就超过105亿元,其创始人丁世忠早已把目标放在千亿元。
另外,今年体育产业还有几个趋势值得关注:
1、人们快速淡忘乐视体育,他的成功与消逝都转瞬即逝;
2、健身领域备受青睐,这个领域没有耽误过融资;
3、青少年体育培训正受到资本好感,尽管赚钱能力有限,但现金流好;
4、电竞从来没有被这样被争议过,他们情愿与不情愿都得打着体育的旗号;
5、中国体育鞋服品牌获得高速增长,安踏、李宁都可能达到从未去过的高度;
……
综上,体育产业正在经历从扩张无力后到回归内部修炼的阶段,谁的内生力更强,谁就走得更远。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用户(真正支撑自己发展的真用户)、开发与之相匹配的产品、梳理靠谱的团队,成为体育产业人破局的核心。
基于此,懒熊体育将第三届中国体育产业嘉年华的主题定为“和自己赛跑”,时间是2019年1月10日,地点在北京。
老规矩,懒熊体育举办的活动都希望听到真实、有价值的声音,有方法论的经验,因为“所有没有方法论的励志,对这个社会都是一个灾难。”
跟往常不同,第三届我们会加大互动。如果你身边有这样正在和自己赛跑的商业领袖,他们可以是大公司和联盟的掌舵者、品牌创始人或者是创业公司的CEO,请通过文章留言推荐给我们;或者,你希望在嘉年华听到谁的分享,请给我们留言,懒熊帮你邀请。
总结2018,看清2019,我们相约1·10。
——懒熊体育创始人兼CEO 韩牧
商务和合作联系
小熊:13436937955(微信与电话都是这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