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严重怀疑,一个巨星在以粹不及防的方式退场之后,那些继任者们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否大致和前辈们头上的光环成正比:于是我们一次次计算易建联周琦暴扣的力度和队伍的领袖力,于是张帅们唯有用李娜式鸡汤和哲理语言来排解长达14轮的大满贯一轮游,于是疯狂揽金的何姿们面对追问时只能复制师姐郭晶晶的那三句半经典语录。
具体到刘翔,情况可能更复杂一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刘天王两届奥运会上的蹊跷表现,坊间不乏阴谋论的揣测,以及戏剧性解读。等到他那演艺明星背景的前妻葛天加入,更是上升到一次全民的娱乐狂欢。其背后,是对中国体育巨星中空一地鸡毛的恐慌感和不适感。
事实证明,外国人看重了中国田径巨大的空间这个开头:由于刘翔、孙杨、李娜等前辈们的开创性工作,和中国体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国体育明星升格为世界体育明星的时间和路径已被大大压缩。田径领域,已成为中国向世界输出价值观的最佳场合。因为这两年,以路跑赛事为核心的中国田径产业,开始了井喷的迹象。更何况,无论是身体条件和天赋,训练氛围,社会氛围,如今的运动员,都当初的朱建华们,已经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却没有猜中结局:成人世界竞争的残酷和真实,高科技裹挟下的百米赛道一日千里,让莫有雪很快消失在飞人丛林的某个角落。若不是去年鸟巢世界锦标赛同伴受伤,若不是中国人戏剧性摘取短跑接力铜牌,你实在很难将这个名字和可能的体育巨星划上等号。
尽管“备胎们”的寻找工作异常艰辛和漫长,但在刘翔之后的跑道上,中国飞人们蒙面狂奔,先后争取田径场的主导权。这其中,最让人侧目的至少来自三股力量:
率先登场的是充满自由气息的三个“学生军”,“鸟巢三少”:张培萌在莫斯科世界锦标赛跑出10秒,险些进入百米决赛并创造黄种人的神话。李金哲创造8米31这一平了伦敦奥运会金牌的跳远成绩,而王宇,也纵身一跃创造了2米33这一当年世界第二高的好成绩。人们将他们亲昵地成为鸟巢第二代,之所以取名鸟巢,构成了一种深刻的隐喻——他们大多在鸟巢这个地标性建筑的滋养下成长的,最好的成绩都直接间接和鸟巢产生关联,也都是刘翔极致荣光的最近距离欣赏者,这个大都市当然的代表。
这些晋升为A角的选手,拥有让人羡慕的颜值和优越的身体条件(张培萌和李金哲的身高和爆发力,王宇完美的肌肉线条),而作为罕见的大学生运动员代表,A角还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话语体系标签(张培萌的睿智,王宇的亲和,李金哲的冷幽默等)。在习惯于向外界展示千篇一律的表情的中国体育群体中,F3们受到众人的追捧,并迅速上位,是如此的理所当然。而彼成绩更加重要的,是他们游离于传统培养体制之外的身份:他们,让人看到了一种平凡中的伟大,自由中的舍弃,张扬中的拼搏,这是体制内被视为唐僧肉的运动员渴望而不敢奢望的事。
第二波,则是在去年鸟巢世界锦标赛前后突然爆发的B角(刘虹、苏炳添),刘虹成为唯一在世界锦标赛的金牌,苏炳添突破了张培萌的10秒,并创造了直道的神话。在当年的体坛风云人物中,他们大获全胜。和A角们有些戏剧性的爆发相比,B角们的晋升之路显得尤为艰辛:由于学历和成长环境的缺失,及自身延续的体制内痕迹(比如没有闪光的语言,天才的基因,可供挖掘的故事等),B角们往往习惯了被外界所遗忘。
实际上,翻看他们的成绩曲线,他们甚至比A角们更为稳定和连贯。而由于机会和机遇的稀缺,B角们往往要付出比其他明星们更多的努力和艰辛。他们小心翼翼地穿行于体制所构筑的这条狭窄的通行道上,从少体校-省队-国家队,他们对抗着寂寞,对抗着时间,对抗着世俗的傲慢与偏见,也对抗着机会,不放弃,不随波逐流,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爆发点。
第三波,则是在今年室内田径世界锦标赛上。名不见经传的湖南人董斌,以17米33的出色成绩轻松获取男子三级跳冠军。或许和前面的角们相比,这个不算老将的老将没有太多的星味,我们姑且将其定义为C角吧,就是他们从未在镜头前聚焦。他长期在一线中沉浮,甚至被人恶毒地认为只会“窝里横”。但在金牌含量、项目甚至男子世界的影响力,董斌被认为是最接近于刘翔的明星——他获得的是中国田径选手在历届室内世锦赛中获得的第3枚金牌,此前男子只有刘翔在2008年获得冠军。相对国内的出言谨慎的祝贺,国外专业媒体对他却是充满溢美之词。实际上,他在今年先后创造过17米41的高光成绩。
短短三年的时间,先后有三波田径人爆发,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代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项目,也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但成为田径场新的主宰者,在刘翔之后,成为他们最后的价值诉求。按照这种运行规律:在今年巴西奥运会上,应该有新的王者出现,那是代表的第四波,第五波,或许在那之后,刘翔,将不会再成为唯一的主角。
我们欣赏这些运动员前赴后继的奋斗姿态,也欣赏他们在其中展示出来的人性。正如刘虹跟我说的,自己从来没有想到,作为一个竞走运动员,能在职业生涯的后期能享受如此的礼赞。
感谢这个时代!
作者简介:杨旺,男,湖南大学毕业,曾任《体坛周报》记者,《体育画报》编辑副总监,《第五频道》杂志主编,现任中视体育新媒体部部长。业内资深体育人,专栏作家,先后专访过上百位体育明星。文章试图从人性的角度挖掘故事。曾参与《最亮的十米》等著作。近期参与不少重大项目的招标,以及不少重大赛事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