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火辣来袭,又到了球迷狂欢的节日。躬逢其盛,懒熊体育音频节目组也愿叨陪末位,共襄乐事。经过升级改版,懒熊体育的世界杯周播清谈节目《懒熊三缺一》正式上线推出。谈天说地聊足球,讲古论今话人生,这个盛夏,就让懒熊三缺一陪伴你一起度过这个无与伦比的30天吧!还等什么?很戳下方音频按钮,懒熊三缺一,等你开聊!
写在开头:本期节目,就是懒熊体育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系列音频节目《懒熊三缺一》的最后一期了。在这里,《懒熊三缺一》节目组的全体成员,再次对大家这一个月的陪伴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聊了看球的疯狂,聊了足球和姑娘,聊了洗脑的广告,聊了人生的告别,也聊了足球的本质,如果三缺一能给您的2018世界杯之旅留下一抹不一样的色彩,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最后也请各位听众朋友稍安勿躁,我们节目组的成员需要一点时间做一下调整和缓冲,懒熊早声音的节目可能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构思。我们一定会尽快回归,请大家耐心等候!
广告:懒熊体育商业课的音频以及视频产品即将推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懒熊体育的各媒体平台!
陪聊:
张兵(懒熊体育智库业务合伙人,球龄20+,以下简称兵)
孙岳(懒熊体育设计总监,以下简称岳)
王帅(懒熊体育足球记者,以下简称帅)
狂热?
那是小年轻们玩的把戏了!
兵:现在呢,基本上过去的这一个月,后半夜就看不了了,首先生理上不允许了。
而且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自己不太想看了,我现在觉得足球很无聊。当然说这话呢容易被骂啊。但是我自己是有那么一个突然的感觉,觉得足球没什么意思了。也不是不看,比如说周六的话有英超啊什么的,我还是会开着视频。但是呢,基本上不那么看了。
不看足球的过渡的时间段,大概是2014-2016年吧。在这之前其实是从非常小的时候就看球的,大概是1996年开始就已经正儿八经看了,一直这么多年,像周末的欧洲联赛、尤其像中国国家队的比赛,必须要看的。从2000年开始,欧洲杯、世界杯这样的国际大赛,全部64场我基本上没落过,基本不会落下一场说不看了。
但是2014年的时候开始,就有几场觉得没劲了,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了。现在感觉我看一场球赛,跟看一期《创造101》、看一集美剧、看一个韩综都是一样的。都只是娱乐的一种形式,并不是不可替换的所谓“爱好”。
▲足球和小姐姐本质上都是娱乐内容(图片来自网络)
岳:我跟院长其实有同样的感触,我们俩看球的时间都差不多,都是1995-96年之间开始的。而且我俩都是看国安起步的。时间长了,就好像有点“看烦了”,但也不能说烦,因为其实并不烦,其实现在仍然有看球的激情,是愿意看的。但是可能就是淡了,也可能像院长说的有其它的娱乐啊别的看得更多了。
而且,我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因为孩子自己看球的时间少了这种感觉是最明显的,尤其是去现场看北京国安的比赛。因为我是北京国安的球迷,而且我年年买季票。没有女朋友之前,那几乎是主场必须去、全都去,有女朋友之后这次数就会减少。这几年呢,尤其是有孩子了,一年可能就变成个两三场了。孩子、家人的优先级一定是要放在最前面的,足球就只能往后排了。
▲多少球迷因为家庭不得已“疏远”了足球(图片来自网络)
兵:其实从个人来讲,我吧,就挺不能理解,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把足球这个东西当作一个特别的部分,当成生活的主要内容来关心和投入的。即使我过去非常喜欢看球,但我也没觉得需要那种特别特别狂热的感觉。
有一部分人的狂热我可以理解,因为他们的那个狂热是反映出来的,有一个明显的表象。比如就拿孙岳来说,其实你去看国安的球,就是自然而然地买张票去看了,看了就回来了,既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天天讨论国安的阵型怎么样、某个球星怎么样,这是自然而然的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在别人看来,这个人每个礼拜都买票去看国安的球啊,那真是挺狂热的。
但是有的人就天天在朋友圈里晒、天天讲,“我出发了”、“我要去工体了!”、“我到场地了”。就比如像王帅这样的,啊我是C罗球迷、我就对C罗各种狂热啊,我挺难理解这个状态的。
▲狂热?那是年轻人的事了(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我自己对这个事情有一个分析,就是很多人现在其实把体育或者足球这个事,当做自己个人身份的一个标签,我觉得他们天天在朋友圈里议论足球啊,好像自己特别懂球。他这个心态呢,就比如说,今天我要点评一下姜文的《邪不压正》,这个电影姜文拍得好不好,故事性好不好,点在哪里梗在哪里,我看出了什么隐喻了。我觉得这两种人虽然好像是评论的不同领域,但其实本质上,我是觉得他们没有多么喜欢足球或者电影本身,他们更多是拿这个当作自己的标签,我懂。可你说他们懂吗?
我觉得也没多懂。
这么多年了,
你们除了煽情没有新玩意儿了吗?
兵:另外你会发现,我国的体育媒体,描述体育,尤其是足球,就是情怀梗。在我印象中比较清晰的过去三四届世界杯,尤其是自媒体发达以后,从06年世界杯开始就是:啊,岁月啊!我当年年轻的时候、19岁那年的操场、17岁那年的雨季,什么风里雨里我操场等你。你发现每年这些体育媒体的表现形式都是这一套,一聊足球就聊过去跟情怀跟岁月,十几年没变!起码我在这个环境里,就觉得越来越没意思,媒体呈现足球的形式就是那点套路。
后来我也分析这个现象,为什么呢?你要说是有人做得太好了,那就不得不说到《天下足球》和《足球之夜》了。他们太直接地影响了体育媒体,尤其是足球媒体表述足球这项运动的语言体系。
你想一下,天下足球出来之后,回顾退役球星,大罗啊什么因扎吉啊卡卡啊,再往前小罗啊什么的,等其他人退役的时候,媒体就一窝蜂全都整一些抒情的像散文一样的东西。当然了,他们写的文案听着好像是挺感人,可问题是每次一写大家都觉得好,结果这种写法和表述一下子从那时候延续到现在,以至于感染了中国全部的体育媒体。
▲《天下足球》的语言体系影响了几代中国球迷乃至中国足球媒体(图片来自网络)
你看到现在这么多年了,形成的那几套大的节目,基本上都是煽情、回忆。其实你想想,有那么多好的玩法,技术分析的,甚至于偏娱乐一点的结合,都会让年轻人感兴趣的。但最终呈现出来不同风格的很少。所以我现在一看腾讯体育,文章里面一排感怀。
岳:院长这方面我对他有一些了解,他喜欢打破旧的格局、推陈出新,但是中国足球媒体的标杆也只有《天下足球》和《足球之夜》。
兵:确实是,所以说他们描述足球的方式一直持续了这么久,十几年没变,我看也看累了。
帅:但是院长您不觉得为什么说只能往前做呢,因为只有前面过往的东西可以写出来,往后你再怎么去预测也不一定是准的,你只能去从既有的事实里找故事。
兵:举个例子,往前的东西,老外在体育里喜欢特别用一个词叫legacy,就是“遗产”。他们特别喜欢围绕这个legacy做非常多的延伸。
最好的一个范例就是NBA。从NBA在中国普及到现在,也就不到30年吧,你会看到NBA呈现比赛和篮球运动的方式已经迭代了很多次。尤其是关于这个legacy的,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有数据、有名人堂、有球衣退役,所谓传承。也就是说,如果你把NBA当成一个娱乐产品的话,你会觉得特别有意思。懒熊体育其实总的来说也是一家NBA基因特别重的公司,你会看到我们自己围绕NBA做的产品,它要比足球丰富太多了。
▲NBA对于体育文化的挖掘值得学习(图片来自网络)
我觉得NBA之所以是NBA,就是因为开发“遗产”legacy的能力特别强。今天你想讨论NBA的时候,讨论着讨论着,你就会跟过去的球星做对比,然后跟过去的战绩做对比,然后想到什么上古神兽啊,包括球员模板——最佳和最差,这全是遗产,全是跟过去要来的东西,但是拿过来之后他玩得就不一样,而不是“我又想起02年,我当时上初中,跟兄弟在寝室里看球”,拉倒。变个时间四年之后又是这套。
我们老了?
错,是足球老了!
兵:而且我觉得也不只是中国吧,可能足球领域相对来讲都是如此。其实你如果做对立的话,你会发现一个NBA可以对立整个足球世界——当然这是我个人观点——就在于这种产品和衍生物的开发,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其实像欧洲最发达的英超,它在这一方面做的可能已经是顶级的了,像曼联、利物浦、阿森纳,可能有些部分能跟NBA媲美了,但是其实他们做的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自己虽然也有那种阿森纳TV、切尔西TV、曼联TV,但这种TV的影响力是极度有限的,足球和NBA的内容输出相差非常大。
我觉得这是整个足球领域的通病,我感觉这个项目太容易赚钱了,因为看得人多,所以不需要去花什么心思,反正有一堆人看。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中国在本届世界杯的收视群体报告——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必然趋势吧——主要收视群体还是80后。90后呢,其实只是拿足球当一个谈资,世界杯仅仅占据了他们的注意力的一部分。前段时间网上有张疯传的照片,电视上放着世界杯,电脑上放着《创造101》,平板还是手机上放着LPL的比赛。对于年轻人来讲,世界杯或者说足球早就不是唯一一个消费项目了。
▲电竞等更符合年轻人潮流的娱乐内容已经在争抢年轻一代消费者方面对足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在国外,这种观赛群体的老龄化已经非常明显的了,我也问过英超的人,当然他不见得承认,但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就是因为现在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整个娱乐消费的产品供给是非常丰富的,不一定非要看足球嘛。
帅:院长说的我特别同意,之前颜强在足球周刊上写过一篇专栏,叫做“你现在是看球还是看比赛?”大意就是,流媒体时代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无限碎片化的过程当中,很难有人再用90分钟去全神贯注地看一场比赛,年轻人就是看集锦、看明星的发挥、看那几个进球,看到了就够了,剩下那些过程他们是不care的。他们要把这些时间花到他们觉得更有效率的东西上,比如说,去看小姐姐、去看电竞。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家对集锦的消费越来越高,但是反而对整场足球比赛的关注是越来越少的,他们觉得90分钟的时间成本太高了。
现在甚至国际足联内部也有一些讨论:我们是不是要把比赛压缩?想办法让比赛的节奏更快?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去吸引年轻人。
兵:起码你从NBA来看,懒熊体育也报道过,NBA在媒体端推出了新的付费包,你可以来购买最后是三分钟或者五分钟的比赛,只看最后嘛。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
但是你想一下,咱们这个国家从有电视、开始直播球赛,从那时候到现在,呈现方式有改变吗?无非就是屏幕信号更清楚了、从模拟的到数字的、从360的到现在变成4K了,然后这个摄像技术更清楚了,球员的慢动作啊脸部表情啊都表现出来了,但是整体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太大改变。所以不得不说,你能从各种迹象来察觉,足球这个运动正在老化。当然了,足球的魅力就是变化多端,它老化的速度是非常非常慢的,但变化慢不代表没有。
我前段时间真跟一个电竞领域的人聊过。你看电竞这些选手,他们经常会直播,他们跟粉丝——对应过来是足球迷——的关系特别近。我就说为什么我看不到太多足球运动员去做呢,哪怕频次低一点,比如说我有一天训练的时候,这个训练属于放松类型的,不演练什么战术,不是需要我集中精力的那种训练,我是不是能跟球迷一边直播一边互动,在场边架两台手机直播一下嘛。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这种东西。
▲电竞选手通过直播收获了大量人气(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我跟那个电竞口的聊的时候,他也提出了传统体育一些比较固化的地方,有些结构性、框架性的东西本质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总觉得,为什么不呢?
现在无论篮球、足球,乃至整个体育运动的趋势都是非常个人化的。比如说有很多球迷就是只喜欢C罗而对皇马无感,对吧?举个例子,如果C罗说我愿意每两个礼拜做一次直播,训练的时候做,你肯定也会看嘛,是吧?为什么这不能成为一个好产品?
其实无论什么领域,很多时候需要参考行业外的东西。也不仅仅是中国,国外也应该想想如何丰富足球运动的体现形式。正是因为这个运动它的魅力足够大、也足够复杂,对应的应该有足够的延展性、足够的承载能力让它去承载更多的形式,这是未来我希望看到的。
音频制作:高士茹